天天看点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作者:柏拉图的诉说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麻烦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点一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从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管理据点开始,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已长达三个世纪。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大起义之前直接对印度实行统治。

1858年英国当局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的代理管理权,取而代之的是英国政府的直接管辖,印度正式进入英属印度殖民统治时期。

英国政府在印度建立了完善的政治统治体系,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全方位介入并掌控印度的发展,印度自此开始现代化的进程。

卡德尔运动中的移民大多来自旁遮普邦,所以英国在旁遮普统治所产生的影响是本节论述的重点。

旁遮普因自然地理优势加之复杂的社会形势,使其在英印政府印度政策中的占有特殊地位。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旁遮普的地理位置使它具有政治与经济双重要素,旁遮普“五河之地”的优越地形,是扼守中亚进入印度内陆的主要通道,旁遮普社会安定有助于英国对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统治。

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孕育高度多样化的农业结构,有利于满足英国工业发展中原材料的需求。

但是旁遮普的社会文化传统又为英国统治带来挑战,阿姆利则、拉合尔等城市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明在旁遮普并存,旁遮普社会人口属性复杂,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穆斯林交织,社会矛盾尖锐,这些对于英国统治是一大挑战。

理查德·邓波儿爵士在1882年回忆道:“对我们来说,旁遮普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它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或许还能为你开创一份可观的事业。

由此可以看出英印政府对于旁遮普统治的官方态度:合理利用开发旁遮普的优势可以使统治者个人大有可为,但旁遮普的人口混杂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更隐蔽的威胁。

农业是旁遮普地区的传统产业,农民也被英印政府认为是对抗传统锡克教贵族阶层,巩固帝国统治结构的潜在力量。

基于此种现实,英国政府管理旁遮普的理念是以保护农村的权力结构为根本,相应的调整农业政策,以获得农民的支持。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英印政府在对旁遮普的农业状况进行评估考察之后,首先着手调整税收政策,降低农业税收,以现金代替农产品作为税收的表现形式。

这种政策在短时间内促进了旁遮普农业的发展,刺激农产品产量增加。

其次英国政府出于促进农业发展也间接维护其在旁遮普统治的稳定的想法,在旁遮普系统建设大规模管井和现代灌渠,把大型的灌渠灌溉网与小型的管井灌溉网有机结合起来,扩大灌溉耕地面积。

然后为了保证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品质,殖民当局修建大规模的铁路,农产品从印度源源不断的出口到欧洲、北美各国。

灌溉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旁遮普大规模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到19世纪末,旁遮普成为印度的重要农业产区,农业现代化及商业化推动农业与农村的繁荣,使旁遮普在20世纪初期成为印度农业发展的佼佼者,逐渐成为印度的富庶地区之一。

英国政府的农业政策取得了积极地成效,旁遮普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强化了他们对的政府的忠诚,之后崛起的国大党、穆斯林联盟对旁遮普的影响甚微。

英国政府不仅加强与旁遮普的经济联系,还利用锡克教徒适合边境作战的体能优势大肆征召新兵。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旁遮普人口以锡克教徒为主,英国政府看重锡克教徒尚武、强壮及适合边境作战的优势,特招锡克教徒入伍成为英印军队的主力,并承诺给退役士兵土地财产,以此方式来加强锡克教与英国政府的政治联系,锡克教徒成为特殊的军事种姓的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75万旁遮普人在英印军队服役,“经济利益驱使印度士兵在各个战场与英军协同作战,军事组织的改革使旁遮普人的军队忠诚与国家荣誉紧密结合,英国政府培养出一批效忠英国的军功地主阶层。

出国作战给印度社会的中下层民众提供与西方文明交流的机会,第一批踏上北美土地的正是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士兵,北美繁荣的社会景象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退役之后选择在北美地区定居生活。

他们就成为参与国际事务的第一波印度群众。

英国统治下的印度社会开启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机制的变化促使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英印政府实施的政策只为旁遮普带来了短暂的繁荣。

调整后的税收方式在旁遮普不稳定的农业市场下是过于理想的,农产品产量的增加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但同时政府对税金的需求强烈,农民不得已抵押土地支付税款,城市人口利用农业借贷的方式在农村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导致农产品与土地价格飙升这一恶性循环。

放债人成为剥削农民的最终获益者。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1901年英国政府通过并实施《旁遮普土地转让法案》,这一政策最初是有利于农民阶级的,但随着政策的落实,英印政府最终还是以剥夺农民的权利为目的,造成人地关系更加恶化的局面。

印度的工商业结构在殖民统治之后就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印度的商业贸易往来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出口与进口英国的工业品,农业借贷现象的广泛发生导致农业几乎成为非营利性的行业,英国的工业品强势占领印度本土,印度的小规模工业受到重创,耕者负债加上商业丧失自主性,英国统治下经济关系的转变使得印度人民饱受经济剥削与贫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现代化不是属于印度民众的现代化,普通民众负债累累贫困与失业的状况影响了很大一部分旁遮普人,人地矛盾的尖锐化是推动他们向外迁移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成年男性凭借家庭积攒的积蓄走出印度,到异国他乡寻找新的经济机会以维持家庭的生计。

北美地区的印度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是英国殖民统治的直接产物。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20世纪初移居至美国与加拿大的印度人多达数万人,是印度移民北美的第一个高峰期,为日后的北美南亚人社区的形成奠定基础。

最早的一批北美印度移民多是来自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经历从繁荣到贫困的落差,从而期望到经济水平更高的北美谋求更好的工作条件,改善家庭生活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之后,英语的学习普及为印度人走出国门提供便利条件,加之当时日不落帝国在国际上地位显赫,同属英联邦的加拿大是印度移民青睐的对象,与加拿大接壤的美国以气候条件更加适宜、薪酬更加优越的优势吸引印度劳工从加拿大移民到美国。

美国与加拿大对劳动力的热切需求与宽松的移民政策是印度人进入北美的必要前提,而后期严格限制的移民措施是北美印度移民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因素。

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联邦的一部分,他们在移民目的地的选择上首先倾向于同属英联邦的加拿大。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加拿大印度移民以退役士兵和劳工为主,政府最早关于印度人的入境记录是在1902年,来自香港的英印军队途径加拿大去英国参加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这次的加拿大经历为士兵选择在加拿大生活提供机会。

他们退役之后在北美的西海岸寻找新的经济机会,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成为他们在加拿大的主要定居点。

1903年加拿大的印度移民人数开始增长,移民人口不同于前一阶段的退役士兵,这一时期的移民以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的农民为主,也包括部分军警、中产阶级等,印度人开始以劳工身份进入加拿大。

加拿大自1867年建国后,开始加快国土资源的开发,并建设横贯东西的铁路线,推动了西部大草原上广大地区的迅速扩张,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尔伯塔省和安大略省北部矿区的勘探发掘,依托资源开发而快速发展的木材加工业、煤炭业等急需劳动力。

但加拿大政府1885年颁布“排华法”导致大批华人劳工的离开,出现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加拿大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积极引入印度移民,劳动部副部长便授权旅客代理商从印度召集移民以取代华人的位置。

政府委托船运公司代理移民事务,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anadianPacificRailway)充当转运移民至加拿大的中介(太平洋铁路公司此时充当了开拓加拿大西部的主导角色,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拓出北美五大湖及两大洋的航运业务。

“印度移民的出现缓解了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而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加拿大境内的印度移民在几年内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904-1907年是印度移民人数激增的时期,约有5000名印度人进入加拿大,其中85%是锡克教徒。

美国对印度人登陆的官方记载出现在1820年,一位印度船长以扩大贸易往来的目的到达美国。

但以印度移民这一群体身份出现在美国是在20世纪初期。

美国建国时间早于加拿大,经济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对于移民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移民政策方面也存在略微的差异。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20世纪初美国的印度移民的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经济动因直接前往美国谋生,在19世纪经历西部大开发之后,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又迎来一个新的移民热潮,外来移民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美国的经济和繁荣又需要更多的移民。

美国于1863年制定《鼓励移民法》,印度移民也趁有利时机进入美国;另一类是由加拿大进入美国的印度人,在1907年-1908年加拿大经济受危机波及时,大批印度人越过边境到达美国的华盛顿州及俄勒冈州,移民数量多达几千人,这一时期进入美国的印度移民以只有劳力而不懂技术的农民和小商人为主体,此时的印度移民流动性很强,定居地点受到工作薪酬的支配,在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流动,寻找更为合适的工作机会。

印度移民恰逢美国与加拿大急需劳动力的契机进入这两个移民国家,形成印度人移民北美的一个高峰期。

无论是英印政府的压迫统治,还是美加两国宽松的移民政策,都为印侨定居北美提供可行性。

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据点,在印度大起义前进行统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