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作者:考古探今

阅读前,请伸出您的贵手点击一下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支持!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文|考古探今

编辑|考古探今

前言

自21世纪以来,航空航天领域从不缺乏探索的群星,各国将航空航天领域的事业作为国家终身的奋斗目标,其中最令人执着的当属探月工程。

近日,印度宣布"月船三号"成功发射,再一次向月亮方向发起攻势。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如果这次印度可以成功,那么将标志着他们是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后第四个月球上背面软着陆的国家,将跻身于航空航天大国的队伍。

大令人更匪夷所思的是,印度的"月船三号"只花费了7500万美元,而中国却花费了1.4亿美元。

两国费用差距为何如此之大?是中国技不如人,还是另有隐情?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印度登月的执着

人类为什么要登月?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执念就一直很重,古人常常幻想着自己可以"登仙"奔月,进入近代以来,不少大国为登上月球费劲了心思。

在冷战时期,这项科学研究可是被政治变化推着走,美苏争霸,背地里就是在研究这些登月航天的技术,想要出其不意直接赶超对方。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它被视为国家地位都能力的象征,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也开始对航天事业的探索,先后有无人驾驶飞船成功着陆,载人火箭发射,实现人类月球漫步。

就连背面软着陆都被大陆实现,这也引起了欧美大国对中国的重视,可见登月事业的重要地位。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不仅大国家想要靠此提升地位,就连印度都想通过登月行动提高话语权,在政治上面给予它帮助。

印度七月十五日的成功发射,给印度"月船三号"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国人也对此次发射十分重视,纷纷选择相信国家此次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但是这可不是印度第一次进行登月活动,印度对待航天登月事业的执念远比你想象的多出好几倍。

"月船三号"的前身是一号和二号,一号成功着陆月球,二号开始执行背面软着陆,但二号行动因为发动机的一点点小问题给毁掉了。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其专家分析很可能是原料不足导致与成功失之交臂,此次在三号研究过程中,印度政府规避之前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整改,才有了这次的发射成功。

但是至于最后可不可以成功,还要再观察几天时间。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不靠谱"的印度航天

提起印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条件不好,很多出厂东西都让人诟病,包括现在互联网的发达,让我们看到了印度现在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我们不得不怀疑印度航天究竟靠不靠谱。"月船二号"是印度政府最痛心的一次失败经历。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在2119年,印度宣布"月船二号"成功发射后也提及了制作成本,总耗费14.2亿美元,和中国在"嫦娥三号"上面花费的资金近似。

但是因为在软着陆过程中,进入月球轨道后,迟迟无法使用软件进行燃料供给,延误飞行时间,后坠落,没有实现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月球背面仅差2.1公里,与成功失之交臂。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但是按理说,印度在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之后就会将大量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二代飞船上,但是却恰恰相反,印度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他们减少了投入使用的资金,只有7500万美元用于"月船三号"的制作,实在是和之前没有办法比。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印度航天此次出名并不是因为它二次出征,而是因为它的费用引起了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网友的质疑。

印度政府自己爆料总花费工程7500万美元,乍一看还挺多,但是和中国1.4亿和美国上个世纪的4亿(包括很多专利的创造)做对比,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超越中国了?

印度的"月船三号"仅花费了7500万美元,是中国的一半,不知情的网友就着急了:"原来中国制造成本这么高,印度这番是不是可以超越中国了。"

其实不然,对于登月活动这种世界级大事来说,价格倒只是次要的,关键是有没有将价值全部发挥出来。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中国在探月行动中,发射器、着陆器的模型完全就是等比制作,精细中不会出差错。

另外,发射前中国制造团队总会照做一个"副本"避免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纠正或者直接代替"嫦娥三号"发射。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但是印度可不会这样,他们为了减少成本,模型都是缩小版,每个零件只生产一次,哪里还会再留下来防止不时之需,更别提再建造一个同样的"月船"了。

就连将要在月球着陆的着陆器的质量也是一减再减,最后只有26公斤重,印度此次可谓是为了节约成本而节约成本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成本、节约资源,那当然是好的,但是就是害怕质量没有办法保证,又失去了自己付出的努力,这才是得不偿失。

所以,将印度"精打细算"省下来的费用,和中国做出十足把握的费用对比,说中国落后了这种行为,本来就没有什么依据可言。

印度和中国的登月技术相比起来还有待提高。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花费少不等于技术高

印度总花费7500万美元,造出来的"月船三号"是什么样子的,它和中国花费1.4亿造出来的用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说吧,中国多掏出来的钱主要是在技术上的费用。

印度的"月船三号"主打的是一个务实,在印度专家眼里,老式的装置可以使用,并不需要一定用先进的才可以上太空成功着陆。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而中国使用的都是科学家们新研发出来的可以喷射速度更快、耗费燃料更少的装置,成本当然不会一样。

印度曾经有一件事就是因为成本低出了名,在印度几年前研发火星探测器的时候就出现了7600万美元的造价,震惊了好多国家。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但是后来探测器的情况大家可想而知,并没有在科学上起到什么作用。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印度的月船虽然顺利发射成功,但是刚进入太空就明显地有些偏差。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可能是因为动力不足等因素造成,如果再这样继续偏差下去,很有可能进不了月球的轨道,第二个"月船二号"即将出现。

"低成本"有时候并不能代表着高技术,而且很有可能不尽人意,航空航天方面可不是什么小事,宁愿花费更多的钱也不要烂技术。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丐"版航天背后

印度的"月船三号"因为花费少被称为"丐"版航天,但是这背后可是蕴含着很多印度的社会因素在。

中国之所以会花费这么多是因为中国在欧美国家技术封锁的同时坚持原创,自己生产创新。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而印度他是一个"组合"式创造,他们购买其他国家的零件自己组装,甚至有些用的还是人家的技术。

直接使用肯定是要比原创便宜很多了,这也是它花费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小国家,国家发展要比中国落后几十年,整个国家都很贫穷,没有很多的钱拿去科研方面,所以才会在这方面挤压钱财。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最后,印度登上月球背面的原因是政治因素主导作用下的。

他们并不是为了什么探索宇宙生命的奥秘、探索哪些元素适合生存,而是政治博弈。

印度想要国家发展的主要政策就是提高国家的政治地位,跻身于这几个已经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大国之间。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这个小国家有名气了,有地位了,就会有更多的国家来合作竞争,他们国家作为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可以拥有更多的出口地。

印度丐版航天的背后是印度这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目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总结

印度版省钱登月最后的结局还没有水落石出,我们也不能妄加定论。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类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探索,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即使他和世界上的大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也是积极面对结果。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价格并不能界定价值的高低,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努力大家都可以看到,并不可以随意贬低,价值上的一些东西价格是介定不了的。

各个国家在航天事业的奋斗事业上的付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印度"丐"版航天虽然简陋,但也足以见证:无论大小国家都对航天事业无比的尊重和支持!只要有这份战胜困难的信心就有成功的希望。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真技不如人? 中国登月要花1.4亿美元,为何印度只用了7500万美元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往期精彩推荐

美刚宣布封锁,中国就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世界纪录,引领未来潮流

16年,西安高龄产妇做试管产子,如今他们怎么样了

英国航空巨头将裁掉9千名员工,他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