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落幕,欧洲大战开打?中美也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澳和解再遇阻碍,中国多次释放诚意,澳大利亚却反咬中国一口。危害人类,被中方当面批评,日本却很不服气!
北约已经参战?俄断言欧洲大战开打
据俄罗斯塔斯社7月14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当天的一档节目中表示,她对刚刚结束的北约峰会的印象,是北约方面宣布了“发动欧洲大战”的决定。扎哈罗娃表示,北约已经在同俄罗斯进行混合战争,基辅政权仅仅是这场战争的工具而已。
稍早之前的7月11日时,扎哈罗娃就曾表示,北约尽管一再声称不寻求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但现实是北约已经参加到了与俄罗斯的冲突中。此次扎哈罗娃又就此事进行了更多的说明,她表示这场战争伴随着盎格鲁-撒克逊人国家对俄罗斯和其他许多国家的经济勒索与非法制裁,北大西洋集团则正在向基辅提供情报,制定作战行动纲要,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
扎哈罗娃认为,西方国家的逻辑是,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将会让“解决方案”更快到来,但俄罗斯绝不接受这种逻辑;西方国家对于结束这场战争不感兴趣,因为西方国家正在从欧洲空间安全体系的持续危机中受益;扎哈罗娃最后还表示,任何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都无法改变俄罗斯的决心,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俄乌冲突作为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对于欧洲大地的影响和震撼,从扎哈罗娃的发言中可以窥见一二。眼下这场战争有着明显的长期化的趋势,俄罗斯由于在战场上稍占上风,因此并没有急于结束战争的意愿;而乌克兰方面,由于泽连斯基政府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因此也不愿意结束战争,即使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劝谈促和,也会提出一系列眼下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求来破坏和谈。
基于俄乌双方都没有切实的和谈意愿的前提,欧洲各国如今出现了这样两种趋势:东欧国家由于有着长期的反俄传统,因此坚决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而西欧和南欧国家则在现实利益和政治正确中反复横跳,既想要让战争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所期望的那样结束,又知晓世界是物质的,不会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意愿去塑造自己,因此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做一些有可行性的事情;然后这些有可行性的事情就会被东欧国家联合美国一起,用扣帽子、穿小鞋的方法强行中断,逼迫西欧和南欧国家继续参与俄乌冲突,而不是妄想就此结束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说,扎哈罗娃说“欧洲大战已经开打”,倒也不算一句错话。虽然有裹挟和胁迫的成分在里面,但欧洲确确实实是站在了俄罗斯的敌对立场上,此前就曾有消息称,已经有波兰和英国等国的军队以志愿者的名义参与到俄乌冲突中去了,这在客观上已经构成了“北约军队同俄军作战”这一前提,如果俄罗斯没有足够逆转局势的核武器,那么北约肯定会以此为理由出兵伐俄。但从如今的俄乌局势来看,如果战争的长期化,长期到一个各方都未曾预料的长度,那么北约出兵,欧洲爆发真真正正进行宣战的战争,几乎是必然的。
中美正在打没有硝烟的“矿物战争”
欧洲大战如果爆发,其罪魁祸首必然是美国。利用世界上其他地区所爆发的战争来谋取自身的利益,这在一战和二战时,便已经是美国惯用的操作了。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非洲的常年战乱,亦或者是中东的战乱,都让美国赚的盆满钵满。
现如今,除了乌克兰战场外,世界上还有一个地区,同样有着让美国利用战争来大赚特赚的可能性,这个地区就是台海,是中国。也正因为美国一直想要挑起台海战争,利用战争来收割中国,因此中国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反击美国,中美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打了。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日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前,中国方面宣布,从8月1日起对镓和锗这两种金属及其相关产物进行出口管制。镓及其相关产物的冶炼,基本依托于对完成提炼后的铝土矿的残渣的再利用,由于目前国际上铝及其相关产物的产能极其过剩,以及美西方本身去工业化严重,因此虽然美国本身有着相当的镓和锗储量,却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提炼的能力,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依托于中国的工业加工能力来获取镓和锗。由于这两种金属涉及到许多军工相关的领域,因此《经济学人》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发起的“矿物战”,就如同十年前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一般。
中国之所以要对美国发起“矿物战”,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施加了众多非法单边制裁,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半导体制裁。此前美国就已经对中国的多家半导体公司进行制裁,试图以这种方法困死饿死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从而方便美国半导体产业垄断中国市场,阻止中国本国的高科技行业取得发展。而根据路透社、彭博社等美国民主党官媒7月15日的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在不久后推出针对中国的新一轮半导体制裁,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所获取的芯片可能会被应用到军事领域。换句话说,美国方面给出的制裁理由,是为了削减中国的军事能力;而美国为何要削减中国的军事能力,这一点无需多言,就是想要用美国的军事能力来让中国再度品尝一下百年前列强入侵中国的屈辱。
但是,这一理由并非是真正的理由,或者说仅仅是一方面的理由。如今的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借用美国民主党官媒们的说法:从面包机到新能源汽车,从手机刀信用卡,都需要半导体。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格里高利·艾伦表示,拜登政府计划推出的新的非法制裁的目标,不仅是不允许中国在半导体技术上取得进步,还要让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大幅退步。这一做法的目的,就是阻止中国一代人的进步,阻止中国经济的发展,从而让中国因为经济停滞而出现类似苏联那般的崩溃。
但是的但是,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巨头们,普遍对此表达了反对意见。美国民主党官媒路透社在报道中提到,美国三大芯片巨头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计划于下周一同前往华盛顿,游说拜登政府放弃退出最新的对华芯片非法制裁。报道称,这三家公司认为,切断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芯片市场的联系,将会损害他们在发展自身半导体技术上的投资能力,最终导致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受到削弱和动摇。
世贸组织状告中国,澳大利亚想反咬一口?
除了在芯片领域制裁中国外,美国还在积极推动世界各国与中国“脱钩”,目的同样是困死饿死中国的产业,削弱中国反抗美国霸权的能力。积极响应美国这一政策的国家有不少,比如澳大利亚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疫情爆发后,由于彼时的联盟党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带头将疫情肆虐的黑锅扣给中国,中澳关系迅速恶化,随之而来的便是中澳之间的贸易冲突。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诸多倾销商品进行了针对性的关税惩罚,而澳大利亚方面采取的回应是想世贸组织上诉。
讽刺的是,由于美国多次违反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被世贸组织要求撤销各类对外非法制裁和关税,因此为了维持这些非法制裁和关税,美国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对世贸组织领导层换届进行杯葛,从而使得世贸组织的职能因为相关负责人的到龄退休,和后续接班人受到美国反对迟迟未能就职,而出现了瘫痪的情况。澳大利亚向世贸组织进行上诉,世贸组织或许有心接受上诉,但因为职能瘫痪,并没有能力去处理和仲裁。
由于仲裁者因为美国出于一己之私而无法履行仲裁职能,因此中澳之间的纠纷只能够随着中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此前澳大利亚的大选中,被认为是知华派的澳大利亚工党领导人阿尔巴尼斯战胜莫里森上台,这一度被认为是中澳关系的转折点。
但是,在经过了近一年的接触后,即便中方多次释放出善意,中澳两国的关系却并没有明显的改变。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迟迟不敢开启自己的访华行程,目前有消息称他计划将访华行程推迟到2024年,原因也不难猜测,自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甚至于澳大利亚还反咬中国一口,要在中国加入CPTPP一事上阻挠中国加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热烈欢迎另一个如今已经完全投向美国怀抱的国家英国加入CPTPP,并盛赞在对外贸易中劣迹斑斑的英国是“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榜样”。
自然而然的,中澳之间的贸易冲突,不会因为澳大利亚政府换届就彻底终结。澳大利亚方面所期望看到的中国主动撤销对澳大利亚倾销商品的关税制裁,也随着中方向澳方宣布,决定推迟取消对澳大麦加征关税相关决定一个月,而暂告一段落。一个月后,金砖国家峰会就将召开,俄乌局势会有更多的变化,中美博弈会有新的进展,一切都有可能——似乎如此。
排放核污染水遭中国怒批,日本很不服气
与澳大利亚有着类似境遇的国家还有日本,此前中国宣布进行镓和锗出口管制,日本国内舆论一致认为,这不是针对美国,而是针对日本的;同时,由于日本决定不顾全人类福祉,滥排滥放福岛核污染水,因此中日之间在外交领域进行了多轮交锋,日本外务省近期在大力资助中国国内的相关公共知识分子,给日本这一错误行为洗地,试图通过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合理化日本排放核废水的决定。
在刚刚结束的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上,中日双方就此事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王毅主任指出,福岛的处理水是核污染水,排放被核污染的水会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命健康,要求日本方面务必三思。而日本外相林芳正则狡辩称,中方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长期服务于美西方,仅仅在名义上是国际组织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认可了日本排放核废水的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方面对于中方在核污染水排海一事上的追究,是非常不服气的。日本政府通过将核污染水改名处理水,利用政治影响力和贿赂的方式打通国际原子能机构,还有利用美国反华情绪高涨的方式获得美方默许的方式,已经成功欺骗了本国国民和西方国家民众。借用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潘妮妮的话来说,日本现在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我自己都理解了我自己的错误行为,为什么中国你不能理解、原谅和接受?
这种自欺欺人,还对于其他国家指出真相的事情恼羞成怒的态度,在中国一般称作是“破防”,在西方则被称作是“皇帝的新衣”。
日本政府之所以不服气,往好听了说是其面子上挂不住,往难听了说,在一个仍然是由美国霸权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下,日本作为这种秩序最大的获益者,居然受到了来自美国所敌视的国家的挑战,这在日本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相当于对美国霸权,对现如今的、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清算的、仍负有战争罪孽的日本,所赖以生存的、用以规避历史罪行审判的、逃避受害国惩罚的现行国际秩序的挑战。一旦这种挑战成功,如今活跃在日本政坛上的一众右翼势力和战犯之后们,能够逃得一命都算是善终,自然而然地,这些既得利益者们是难以接受来自中国的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