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了解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概念,并知道各自的用途

(1) 中继器

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用来连接两个速率相同且数据链路层协议也相同的网段,连接起来的几个网段仍然是一个局域网。

中继器功能是消除数字信号在基带传输中由于经过一长段电缆而造成的失真和衰减,使信号的波形和强度达到所需的要求,其原理是信号再生。

中继器既不能隔离冲突域,也不能隔离广播域。

(2) 集线器

集线器也工作在物理层,相当于一个多接口的中继器,可以将多个节点连接成一个共享式局域网,但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节点通过公共信道发送数据。

中继器既不能隔离冲突域,也不能隔离广播域。

(3) 网桥

两个或多个以太网通过网桥连接起来后,就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以太网,而原来的每个以太网就可称为一个网段。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可以互联不同的物理层、不同的MAC子层以及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使以太网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

网桥具有过滤帧以及存储转发帧的功能,可以隔离冲突域,但不能隔离广播域。

(4) 交换机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相当于一个多端口的网桥,是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

交换机允许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的连接,允许多对计算机同时通信,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并发传输。因此,交换机的每个端口节点所占用的带宽不会因为端口节点数目的增加而减少,且整个交换机的总带宽会随着端口节点的增加而增加。

交换机一般以全双工方式工作,有的局域网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有的交换机采用直通交换方式(即在收到帧的同时立即按帧的目的MAC地址决定帧的转发端口,而不必进行先缓存再进行处理)。

利用交换机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VLAN可以隔离冲突域,也可以隔离广播域。

(5) 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连接不同的网络(连接异构网络)并完成路由转发。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它实现了网络模型的下三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路由器隔离了广播域。

路由器主要完成两个功能:分组转发和路由计算。前者处理通过路由器的数据流,关键操作是转发表查询、转发以及相关的队列管理和任务调度等;后者通过和其他路由器进行基于路由协议的交互,完成路由表的计算。

(6) 网关

在传统TCP/IP术语中,网关(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没有区别。

在现代网络术语中,网关与路由器的定义不同。网关能在不同协议间移动数据,而路由器是在不同网络间移动数据,相当于传统所说的IP网关。网关是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对于语音网关来说,他可以连接PSTN网络和以太网,这就相当于VOIP,把不同电话中的模拟信号通过网关而转换成数字信号,而且加入协议再去传输。在到了接收端的时候再通过网关还原成模拟的电话信号,最后才能在电话机上听到。

冲突域(物理分段):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在OSI模型中,冲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行简单复制信号的设备。也就是说,用Hub或者Repeater连接的所有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冲突域内,它不会划分冲突域。而第二层设备(网桥,交换机)第三层设备(路由器)都可以划分冲突域的,当然也可以连接不同的冲突域。简单的说,可以将Repeater等看成是一根电缆,而将网桥等看成是一束电缆。

广播域: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如:在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传输一个广播帧,则所有其他能收到这个帧的节点都被认为是该广播帧的一部分。由于许多设备都极易产生广播,所以如果不维护,就会消耗大量的带宽,降低网络的效率。由于广播域被认为是OSI中的第二层概念,所以象Hub,交换机等第一,第二层设备连接的节点被认为都是在同一个广播域。而路由器,第三层交换机则可以划分广播域,即可以连接不同的广播域。

可以在交换机上设置来避免冲突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