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作者:微趣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文|知了

编辑|t

康熙二十六年,李光地返乡探亲,临走之时特意向纳兰明珠辞别。

然而,明珠却忧心忡忡地说:“事势有变,江浙人可畏,不久我亦危险,无所逃避!”

没想一语成谶,这年冬纳兰明珠就被告发,次年被关押大牢,等待问斩。

期间,明珠灵机一动,让妻子举报自己谋反,谁知康熙得知后果断放人,明珠此后又当官20年病逝。

很多人好奇,明珠让妻子弹劾自己谋反的用意是什么?康熙又为何饶恕于他?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大臣贪污被举报

公元1687年冬,康熙帝谒陵,一众大臣紧跟其后,直隶巡抚于成龙就在其中。

途中他悄悄来到康熙帝面前,直言道:“大清可能要无官可封了,这天下的官都快被纳兰明珠和余国柱卖完了!”

康熙听了后大吃一惊,这天下都是自己的,官怎么可能被卖完?是不是于成龙和明珠有过节?

原来,早在六年前,萧家渡决口,汹涌河水给黄河两岸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很多百姓房屋被冲垮,万亩良田也被摧毁。

康熙很是着急,一向爱民如子的他只能求助大臣,希望群臣能够举荐像“大禹”那样的治水专家。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纳兰明珠立即推荐靳辅,并表示此人在河道治理上经验颇多,定可胜任。

康熙对宠臣明珠十分信任,当即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靳辅领命后,亲自前往灾区调查水患,及时梳理河道,建造水利工程。

一年后,黄河之水果然尽归故道,康熙听了后大为高兴。

不过,后来靳辅又决定建造堤坝,引黄河水入海。但大臣于成龙持不同意见,他主张开浚故道,因于成龙为官清廉,一直深得康熙帝信任。

可明珠听了后不乐意了,他坚持靳辅的治河方案,并认为于成龙没有任何治河经验,所有理论均源于书本,不合实际。

但康熙帝采纳于成龙治河建议,让其亲自负责疏浚下河工程,归靳辅统辖。不过于成龙对此不同意,坚决不与靳辅共事。

而如今,于成龙又来告发纳兰明珠,是不是有公报私仇之嫌?

其实,就黄河治理六年来,纳兰明珠多次公开阻挠下河工程,且群臣均站队于他,这让他已是十分不满,对明珠所执掌的内阁也充满了警惕和忧虑。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于成龙见康熙帝沉默不言,知道皇帝仍不太相信明珠卖官一事,原原本本地将自己所知一事说了出来。

原来,明珠仗着康熙帝对自己的宠信,构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权力班底,如余国柱、王洪绪、徐乾学均为明珠心腹。

这些大臣为马是瞻,私下里称呼纳兰明珠为“相国”,这更是让明珠飘飘然。

整个大清形成了以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相互对峙的利益集团。

相比之下,明珠懂得人情世故,他待人接物热情、表面上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因而深得人心。

除了权力外,明珠还渴望着金钱,他仗着自己权势之高,大肆卖官,贪污受贿、广收钱财,其贪污金额多达2000多万两白银,比起大清半年收入还高。

纳兰明珠自认为自己做事天衣无缝,却不知索额图已搜集了他诸多罪证,并透露给于成龙,让其在皇帝面前参其一本。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康熙震怒要杀重臣

康熙听到这里,大怒不已,问于成龙有什么证据?

于成龙表示,想要查清事实真相并不难,只要查查各省布政司账务就知,几乎全部亏空。

康熙龙颜不悦,质问身边的高士奇:“既然这样,怎么没人弹劾?”

高士奇被吓得不轻,说:“谁人不怕死呢?”

过了一会儿,康熙恢复了理智,他对纳兰明珠十分失望,但念明珠立功多次,且和自己关系特殊,并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原来,纳兰明珠出生于大名鼎鼎的叶赫那拉家族,叶赫和爱新觉罗家族关系颇深,两个家族长时间联姻,就连控制晚清半个多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出身叶赫家族。

明珠祖父正是叶赫部落首领金台石,亲妹妹孟古哲哲嫁给清太祖努尔哈赤,生下了开创大清帝国的皇太极。

按辈分说来,康熙还要称明珠为姑父,也正是这一层关系,明珠从小就与大清皇室走得近。

成年后,明珠更是迎娶了努尔哈赤的亲孙女,英亲王阿济格的第五个女儿。

正是这一层关系,康熙长期以来对纳兰明珠都十分信任和重用。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因此,这次于成龙私下举报,康熙并没有大张旗鼓查办明珠,而是让高士奇、徐乾学暗中搜集证据,如果日后明珠再有出格举动再法办也不迟。

然而,索额图可等不了,他一心想要除掉政敌纳兰明珠,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材料交给心腹佥都御史郭琇,指示其向皇帝揭发。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郭琇参劾郭琇八大罪状,包括连结党羽、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收买人心、买卖官职、控制言官、铲除异己、搞一言堂等等。

见证据确凿,康熙大怒之下,革除明珠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并将其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明珠:快告发我谋反

在明眼人看来,纳兰明珠已是死罪一条,不可能有任何奇迹发生。明珠党羽们也都人人自危,他们暗中遣散佣人,支走妻儿家眷。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正在天牢中的明珠,自知已身陷囹圄,焦急不已,他知道以自己犯下的罪过,就算是抄家三族都不为过。

不过,他还年轻,他还不想死,正在他胡思乱想之时,脑海中突然涌入一个想法,或许只有政敌索额图才能救自己一命。

想到这里,他激动地跳了起来,看押的守卫见状诧异不已,以为他是受不了这番打击,精神出现了异常。

就在此时,妻子爱新觉罗氏买通守卫,前来探望,尽管平日里她对丈夫十分严厉,不准其纳妾,也不能对其他女子有非分之想,可如今丈夫即将处死,她忍不住落泪。

不过,纳兰明珠悄悄说道:“夫人别哭,我不见得就一定被处死,现在有个法子,或许能让我转危为安。”

妻子听了后不解,以为他受了刺激,说胡话而已。

明珠又说道:“你回家后,想办法将我要谋反一事透露给索额图,只有这样才能救我!但要切记,此事要做得滴水不漏,别让对方知道我真实用意。”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妻子听了后急道:“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你疯了吗?还嫌自己罪不够大?到时候全家甚至全族之人都要受牵连。”

不过,明珠却胸有成竹的样子,要求妻子尽快照做,只有这样他的性命才能得以保证。

既然丈夫多番要求,纳兰明珠也不得不照做。她回到家后,急忙召开了家族会议,将纳兰明珠要谋反一事说了出来。

而索额图早就在纳兰府中安插了眼线,明珠夫人的这番话自然被眼线听到,又偷偷传到了索额图耳朵中。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康熙果然放人

索额图兴奋不已,他原本就担忧康熙会念及明珠之功勋,放过对方一马,决定再将明珠谋反的罪名报上去,置其于死地。

很快,郭琇又将明珠谋反的罪名报了上去,并附带了谋反大臣的名单。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康熙打开这个奏折时,大吃一惊,这些名单中的谋反人员清一色都是文臣,如尚书、侍郎、大学士等。

正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明珠和一群文臣造反?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难不成他们还能用纸砚笔墨将皇宫给砸了?

不过,这些文臣确实都是明珠那一利益集团的,明珠作为满清少有的大才子,才华出众、喜好书画、藏书众多、满汉文字兼通,几乎参与了康熙朝所有的文化工程,为康熙朝文治立下了大功。

也正是明珠文治武功、礼贤下士,很多文人主动向其靠拢。

但要说明珠联合一群文臣造反,康熙自然是不信的,他还派人查看了明珠府邸,在其家中没找到一丝兵器、铠甲,护院家丁也才那么几个,自然不可能和朝廷对抗。

康熙头脑瞬间清醒了不少,这是索额图为了总览大权而故意为之。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心腹,如果将纳兰明珠斩除,那日后太子胤礽继位,到时候索额图必然会越俎代庖,搞不好又一个鳌拜独霸政坛的局面出现。

为了能够平衡势力,康熙决定留上明珠一条性命,让其继续牵制索额图的势力。

与此同时,明珠集团的党羽也在思考着该如何才能躲过一劫,这些党羽得知自己已在“谋反”名单内,纷纷为自己叫屈,请求皇帝从宽处理。

康熙一想,如果追究明珠的贪污罪名,那将牵连朝廷中其他众多大臣,整个朝野将动荡不堪。

为了政局稳定,康熙并没有一究到底,反而是下了一道圣旨:罪臣纳兰明珠早年擒鳌拜、平三藩、平台湾、治理黄河,朕念其旧功,功过相抵,革除一切职务,交由侍卫留用。

纳兰明珠听了后激动不已,这之后行为举止收敛很多,重新当起了侍卫。

相比明珠,索额图的结局可就十分悲惨了,公元1703年,67岁的索额图被关押宗人府,满身狼藉、蓬头垢面。

生命最后一刻,他仍抱有幻想,希望康熙帝能像明珠一样对自己开恩。可没过多久,康熙就下令将索额图处死,并抄了他的家,还将其党羽一并打掉,流放边疆。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可见,对待索额图和纳兰明珠这两个重臣,康熙明显偏袒明珠,这是为何?说到底还是明珠过去多年立下了诸多大功。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从侍卫到被康熙赏识

虽然纳兰明珠出身叶赫家族,且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可恰恰因为岳父,使得他青年时期仕途不振。

原来,摄政王多尔衮离世后,阿济格无法摆脱权力带来的诱惑,企图走多尔衮之路。他四处游说,想要让多尔衮老部下归顺他。

不过,他的这一阴谋很快就被揭发,顺治帝听了后大怒,立马对阿济格监禁赐死。

结果,纳兰明珠作为罪臣女婿,自然是受到了牵连,其升职之路被堵,只能在朝廷中当个小侍卫。

不过随着顺治帝早逝,年仅八岁的玄烨就被扶上了皇位,明珠本人的命运也发生改变,他也被年轻的康熙帝提拔为内务府郎中。

年轻的明珠知道,想要在朝廷上备受重用,那就需要讨好托孤大臣,他先后巴结过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将趋炎附势策略展露无遗。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他的职位也在步步提升,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还参与了擒拿鳌拜一事。

正是明珠在小康熙最弱小时鼎力支持,康熙帝对其颇为信任,不久后又将其任命为兵部尚书,这一年明珠才不过37岁。

但想要真正走进帝王视线里哪那么容易,直至此时,他仍不是康熙帝的宠臣。

而对康熙而言,当时他已铲除鳌拜,可仍有三个诸侯王在南方虎视眈眈,为了能够巩固大权,他决定整顿军队,并培养一批精兵强将。

当时,因社会已然安定下来,满清军队日渐涣散,战斗力大大减弱,这让康熙十分担忧,他决定亲自前往部队视察,以便于为日后攻打三王做准备。

或许是洞察皇帝的意图,时任兵部尚书的明珠加大对战士们的操练力度,整肃军中懈怠之风和不良邪气。

康熙视察当天,看着纪律严明、军容威严的八旗军队,龙颜大悦,拍手叫好。

当问起这支部队是谁操练之时,身边人回答是纳兰明珠,康熙帝当场称赞明珠治军有方。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这之后,康熙开始重视起了明珠,很多军政大事都会征求其意见,一时间明珠也就此成为康熙帝身边的红人。

不过,真正让纳兰明珠成为宠臣的,还要提及“平定三藩”之事。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支持平定“三藩”

清兵入关时,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汉人为大清开疆扩土立下汗马功劳,分别被封为平西伯、平南王、靖南王,是为“三藩”,各自拥兵割据。

但这三位藩王拥兵多年,嚣张跋扈,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三藩问题困扰康熙多年,让其坐立难安,却又没什么借口“撤藩”。

就在此时,平南王尚可喜突然呈递一张奏折,请求退位,将藩王之位交由儿子继承。

康熙自然是不乐意,他千方百计想要撤藩,怎么容许藩位世袭?

吴三桂、耿精忠见状,也纷纷请奏皇帝,自己百年后由儿子继承藩位。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康熙知道,这三位藩王是想要以势威逼,企图让自己服软。不过血气方刚的康熙帝自然是气不过,他决定趁机撤藩,将三位藩王势力一举拔起,免得起日后威胁大清皇族。

但这三位藩王已在云南、广东、福建镇守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将其一举铲除并不容易。他决定在朝廷上讨论此事,听听臣子看法。

谁知,以图海、索额图为首的大臣们均主张不要撤藩,唯有明珠、米思翰、莫洛三位大臣支持康熙帝撤藩。

当时,索额图是康熙倚重的宠臣,他在设计擒拿鳌拜时贡献颇多,康熙见他拒绝撤藩十分窝火。

唯有明珠此时安慰康熙皇帝,他认为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如果不先下手为强,恐怕他们势力会持续扩大,到时候再平反就十分困难了。

此计深得康熙之心,他对明珠更为重用。可这一次站队,也让明珠彻底和索额图结下梁子, 成为一生政敌。

会谈结束后,康熙立即颁布了撤销三藩指令,消息传出后,吴三桂当即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举兵反叛。而耿精忠、尚可喜两人紧跟其后,纷纷宣布起兵。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而因朝廷尚没准备好,吴三桂亲兵很快占领四川、湖南、贵州、福建等地。

眼看着三藩已占领了南部大部区域,康熙很是着急,立马召开群臣商议对策。

可在朝堂之上,众人纷纷拿纳兰明珠开火,认为正是明珠主张撤藩,才导致吴三桂等人反叛,应将明珠斩杀服众。

面对群臣指责,明珠毫不示弱,他以汉景帝的“七国之乱”为由,警示康熙帝勿重蹈覆辙,就算把自己杀了,也无法平息这场叛乱,反而只会让吴三桂等人更加嚣张。

康熙自然知道“七王谋反”这一历史典故,他意识到必须执行撤藩政策,才能让大清江山稳固。

为此,康熙对索额图等人说道:“撤藩是我提议的,难不成你们要惩罚于我?”

索额图听了后吓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触碰了康熙的逆鳞,连忙跪地磕头谢罪,希望康熙帝饶恕自己。

康熙知道气氛已烘托到了,连忙说道:“吴三桂等人造反是蓄谋已久,不管撤不撤藩他都会出兵反叛,当务之急是要立即派兵镇压。”

群臣不敢有意见,连连附和,赞成康熙帝出兵镇压之举。

而后,兵部尚书明珠又为康熙帝出谋划策,这些计谋一一被采纳。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不久后,勒尔锦、岳乐等将军率领精兵出兵镇压吴三桂,期间明珠也曾参与战场指挥,为平定三藩立下了大功。

经过几年征战,吴三桂抑郁而终,叛兵内部大乱。直至康熙二十年,八旗兵攻破昆明成,吴三桂之孙自杀谢罪,三藩之乱就此平定。

康熙帝听闻后大喜过望,论功行赏,嘉奖了众多将领,还对大臣们说,当初群臣都反对撤藩,唯有明珠之言最合其心,他真不愧是大清的栋梁之才。

如果当初真的听群臣建议,将明珠杀掉,那自己就是赤裸裸的昏君,今后有何颜面示人?这之后,康熙对明珠更是信任,有什么国家大事都会征求明珠意见。

也正是康熙帝的宠信,使得明珠官职不断高升,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和索额图势均力敌,很多大臣纷纷向其靠拢。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收复台湾

三藩之乱解决后,此时的八旗军队强盛至极,康熙决定一鼓作气,解决困扰他已久的台湾问题。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其实,早在康熙十九年时,郑成功之子郑锦联合一帮人攻打金门、厦门等地,在清军镇压后退守台湾。

但次年郑锦死去,年仅十二岁的儿子郑克爽继承其位,由部将刘国轩、冯锡范辅助。然而,自从郑锦死后,部下纷纷猜忌,企图夺得高位。

康熙帝得知后大喜,认为此时正是铲除台湾之敌的最好机会,随后在朝堂之上说起此事。

明珠鼎力支持,并分析了海寇之现状,认为此时正是海寇力量最弱之时,应立即派兵攻打。

这一想法让康熙更是坚定了收复台湾的信心,可台湾地理位置复杂,这场仗该怎么打?而八旗兵几乎都是旱鸭子,精通水战者少有,康熙开始犯了难。

不过,正当康熙头疼之时,明珠向皇帝引荐了一位将领,此人正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他经常和海寇打交道,懂得克敌之术。

康熙听了后大喜,立马下旨派施琅收复台湾。不过大臣们认为,应该让姚启圣跟随其一同前往,毕竟当时没有汉人单独用兵的先例。

就这样,姚启圣、施琅两人在厦门交头,但商议攻打台湾之方案时,两人意见不合,姚启圣不懂得水战,让施琅很是窝火,特请示由自己独自攻打台湾。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施琅

不过,姚启圣也不示弱,他表示宁愿战死于大海,也不肯在厦门苟且偷生。

康熙帝大怒,认为施琅有些不识抬举,立马回复“苟且妄奏”,要求两人一同进攻。

可施琅仍坚持独自进取,康熙有些恼怒,只好让大臣商议此事。明珠认为,让施琅独自进剿台湾并非坏事,两个人只会相互掣肘、猜忌,不便于军事行动。

康熙听闻后有道理,这才同意由施琅独取台湾。而施琅也不负众望,很快就将台湾收复。

台湾收复后,又该如何管理呢?

纳兰明珠主张此事由自己操办,得到了康熙准许。

这之后,纳兰明珠安插了不少官员,并大胆启用台湾旧臣,这些旧臣无不对其感激,再加上那些心腹官员,使得明珠在台湾的势力壮大,康熙得知后虽然不悦,但并没有揭穿。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解决外敌之患

内患解决后,康熙又将目光看向了北方外环,此时沙俄派出大兵陈列中俄边境,让康熙对此烦躁不已。

他再次想起了明珠,想起询问该如何是好。

这一次,明珠举荐了骁勇善战的萨布素,果不其然,萨布素在抗击沙俄的战场上节节获胜,康熙二十四年率兵围攻雅克萨城,迫使俄国将领投降。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次年,俄军再次依托雅克萨城兴风作浪,萨布素听闻后又一次兵临城下,沙皇政府得知后立马派使臣来华求和。

康熙帝大喜,派明珠和沙俄使者谈判,促成了三年后的《尼布楚条约》签订,为满清解决外患。

可以说,康熙早年创下的丰功伟绩,离不开纳兰明珠的出谋划策,康熙对其十分感激,故而不忍杀他,让其从侍卫重新做起。

不久后,明珠又先后两次随康熙征讨格尔丹,主管后勤事务,因立下功劳被提拔为内阁大臣、授予其大学士职位。

尽管明珠官复原职,可他二十年来都没得到重用,不再是当年意志满满的宠臣。可比起索额图,他的结局好太多了。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因病去世,终年74岁,在那个寿命普遍不高的年代,纳兰明珠也算高寿了。

明珠死后,康熙还特派三皇子胤祉吊唁,以表皇恩。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是非功过有人心,善恶斤两问阎王”!纳兰明珠大起大落的一生,全是康熙帝所赐予的,虽然他确实为大清做了不少贡献,可也因权力蒙蔽了双眼。

不过,他能在关押天牢之时,通过“自黑”以退为进,保全自己,也不得不说其“聪明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