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眼下还有什么专业,毕业后容易赚钱?

作者:拾榴询财

这个话题,前段时间特别火,上了好几次热搜,评论区动不动就爆,就连官媒都出来喊话。这几天热度总算下来了,终于可以理性平静的聊这个话题。

照例先说结论,当下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今天的视角,的确可以罗列出所谓的“十大高薪专业”,很吸引眼球,但这个答案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倒不是说找工作变难,而是社会在不断进步,对人的要求变多,学历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再简单。

01

一个月前,我在《财经》杂志看到一篇文章《 2022 年十大增员和减员行业》。

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样,对十大增员行业感兴趣。

1. 锂电池(38.4%)

2. 乘用车(37.1%)

3. 半导体设备(33.6%)

4. 光伏行业(27.5%)

5. 激光加工设备(17.7%)

6. 基础软件(13.9%)

7. 生物医药(13.1%)

8. 检测检验服务(12.8%)

9. 半导体材料(12.3%)

10. 医疗器械(10%)

话说,这些行业在几年前又有多少被志愿填报机构重点推荐呢?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查了一下,在 2017 年 - 2019 年期间,被重点推荐的专业是

1. 临床医学

2. 会计学

3. 财务管理

4. 土木工程

5. 软件自动化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外语

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 法学

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那几年张雪峰在各大学开讲座的视频,里面有专业推荐。回头看,这些当年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也不理想,无论本科还是硕士。

为什么?

截止 2023 年,本科专业共有 771 个。首先,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的侧重点也不同,师资力量也不同,所以简单粗暴的认为专业选对了,就好就业,本身就是错误的。

其次,时代是在变化,这几年尤其。“30 年河东,30 年河西”,任何一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冷热”转换或者兴衰转换都是很正常的。今天的“热门”,明天可能就是“冷门”,不少专业能火,只是因为赶上时代红利,还要我举例子吗?土木工程算不算典型,去年还有不少机构推荐师范专业。

所以说,“好专业”永远是个伪命题。

02

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把锅扔给“专业差”,我倒不这么认为。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让孩子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问题来了,这个大学是读出来的,还是混出来的?

很多高中老师口中“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内卷之下,很多孩子在小学和初中过早的发力,高中就已经有点乏力,一旦考上大学,感觉自己进了保险箱,说躺就躺。

除了 985 和部分 211 重点高校,不少学校的学习环境过于宽松,“严进宽出”才是根本原因。在很多学生看来,只要过了四级英语,毕业就妥妥的。

过去大学生数量少,学历还能做敲门砖。现在满世界都是大学生,除非重点高校,否则学历的含金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用人单位看的是能力,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它们变得现实了。

很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还要报个培训班才能学到 JavaWeb,不然只学个 JavaSE,市场根本不认。很多会计毕业的,还要报个培训班或者找老师傅带一带,为什么?因为没用过金蝶用友SAP。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很多人都说好单位只看重 985 的学生,这不公平,给非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人为设置门槛。

我想说,没有什么不公平,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身边很多本科生靠自己都找到了工作,因为大学四年自主学习,考证,不断寻找实习机会。

大学,一场激烈又隐性的挑战,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明白这一点。

03

很多读者很想知道,未来几年有前景的专业。

根据夸克发布的《 2023 高考志愿报告》,2023 年关注度最高的 TOP5 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的确好,前景也不错,但分数一个比一个高。

眼下还有什么专业,毕业后容易赚钱?

我想说的是,先要搞清楚,到底是想本科毕业深造,还是去工作,这比较重要。

如果直接去工作,奔着赚钱,那的确可以更功利,更现实一点,分数理想的话优先专业,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不理想优先选城市,去大城市,尤其计算机相关专业。

如果去读研,在选专业的时候,可以偏向基础学科,不要太早给自己下结论,慢慢发现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你最擅长的,就容易学到极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才是真正的“热”,可以“热”一辈子。现在看,即便研究生毕业,如果对这门专业不够热爱,没有自主钻研的精神,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即便找到工作,也很难在某个行业深耕下去。

对于我们这个号的读者,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最好围绕家庭优势来选择专业,不多解释。

之所以最后,我没有像其他自媒体那样搞个榜单,是因为对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来说,适合的专业是完全不一样的,千人千面。

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开头我也说了。你们有没有发现,社会每天的变化比前几年快多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巨变,一年前插画师还是个挺吃香的行业,现在却是多余的岗位。

前几天和一个影像科医生吃饭,聊到 AI 读片,他说现在利用新技术让机器读片,3-5mm 以下的结节都能写进报告,比他们用肉眼看的还准,有段时间几乎人人喜提肺结节。一方面工作效率提高,小医院也能上机器,另一方面有些医生不得不换科室。

作为父母,即便在某个行业很专业,对全局的想象力都有限。那么给子女做专业选择的时候,只要避开雷区,还是可以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今时今日,不要有高考决定一生的想法,未来工作与大学专业不对口也是常态,一辈子干一份工作也不可能了,终身学习才是立足于世的不二法门,正所谓“人生难测如棋局,事事如棋事事新”。

大学四年真的不能荒废,这才是决定性的四年。

眼下正值暑假,有些孩子去打工,有些孩子到处特种兵旅游,有些孩子躺在家,有些孩子找单位实习,有些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特训夏令营,还有的孩子去考证。四年后,大学毕业那天,每个人的路完全不一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