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作者:池sir医学科普

文|池大夫

编辑|太湖鲤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反复遭受破坏之后导致固有腺体数量的减少,并伴有或不伴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目前,WHO已把CAG界定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尤其是伴发上皮内瘤改变(precancerouslesionsofgastric)或肠上皮化生的CAG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性。

所以,怎样有效缓解和逆转胃黏膜萎缩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当务之急。

目前西医所采用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消除hp、保留胃黏膜、提高胃肠动力水平等,但其疗法尚没有特异性,而且很容易复发。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对CAG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少国内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CAG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代微观辨证为中医宏观辨证提供更有利的科学证据。

微观辨证由沈自尹1986年首次提出,是指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证”进一步延伸及扩展,证也具有微观表现和物质基础。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而微观指标作为微观辨证的基石,是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纽带,即“有诸内,必形诸外”。

合理利用微观辨证指导临床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西医结合划时代的显著标志。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证型与胃镜表现,刘华一等研究表明,不同证型在胃镜下表现存在差异性,肝胃不和证在胃镜检查中表现为胃黏膜呈红白色,以红色为主,且伴充血水肿、胆汁反流。

脾胃湿热证多表现为胃黏膜有糜烂、充血、或水肿。脾胃虚寒证在胃镜下的突出表现多为胃黏膜红白色,以白色为主,且苍白粗糙。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常可见隐见血管网、胃黏膜粗糙。同时,胃络瘀阻证有散在的出血点。

张金丽等研究结果显示—胃镜下为糜烂、隆起性结节、胃黏膜粗糙,多为浊毒内蕴证,其病理常可见到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

上述研究表明,CAG胃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但由于中医证候复杂多变,胃镜下表现多样。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目前,尚未制定相关规范化标准,对于CAG胃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证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若东等研究表明,各证型中胃络瘀阻证对异型增生影响强度最大,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的是脾胃虚弱证。

王少丽等收集402例CAG患者研究发现,胃络瘀阻证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发生具有正关联性,而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与黏膜的异型增生的发病率之间呈正相关。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杨振华等研究结果显示,内镜下胆汁反流主要发生在肝胃郁热证和脾胃湿热证,而脾胃湿热则是因为胃热壅盛,导致胃络灼伤。胃阴不足的情况下,可见内镜下出血。

胃络瘀阻证常可见到隆起糜烂、平坦糜烂,且糜烂色泽晦暗。

杨洋等通过研究发现,胃络瘀阻证与胃黏膜炎性反应、萎缩程度的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胃络瘀阻在CAG的病情进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上述研究可表明,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发生多见于胃络瘀阻证中,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寒邪客胃、气机不畅、饮食不畅等因素日久凝滞胃体,导致瘀血形成,瘀血日久积聚,凝滞于胃,阻碍胃腑气机和血脉的运行。

从而产生有形之积,表现为胃黏膜的异型增生。提示在临床中应重视CAG中胃络瘀阻证的干预和治疗。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验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CAG的病因尚不明确,现代研究表明其发生与hp感染、遗传免疫因素、理化因素等相关。

研究表明,CAG各个中医证型在人群中分布的概率与hp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刘长明等研究表明,在各证型中hp感染率最高的是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其余依次为瘀血阻络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

此外,本项研究结果显示,CAG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含量有上升的趋势。

尤以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者最为突出,而hp感染的CAG组IL-10表达高于非hp组。但IL-10的表达与中医CAG证型的相关性迄今未见报道。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黄雅慧等观察317例CAG患者的研究调查表明,脾胃湿热证在各证型中hp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肝胃不和证。

其余感染率依次为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以及胃阴不足证。

李莉等选取的338例CAG患者中,其hp阳性率为55.3%,其中脾胃湿热证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和胃络瘀血证。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以上研究表明,CAG的发生早期以邪实证候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

此外,对于临床中诊断为脾胃湿热证的CAG患者,应及时排除hp感染的可能,以便及早寻找病因。

血清胃蛋白酶原PG,苏泽琦等通过观察血清PG、G-17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发现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与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寒证比较。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其PGI、G-17以及PGr变化水平较为明显,提示相对于虚寒性证候而言,实热性证候的血清学检查更具有筛查意义。

宗湘裕等研究表明,在血清学检测中,血清G-17表达水平最高的是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PGⅡ表达水平最高的是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

在PGI表达水平中最高的是脾胃湿热证。董齐燕研究发现,PGI表达水平中,脾胃虚弱证表达偏低。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和胃阴不足证表达较其余证型高。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而脾胃虚弱证的血清G-17、PGⅡ、PGr表达水平均较其他证型低。

上述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样本量较小,证型评估标准不一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对此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疫组化、细胞标记物,孟建宇等通过免疫组化发现内皮细胞标记物抗原CD34、KI67在脾胃湿热证、肝郁气滞证中表达水平最高,其上皮内瘤变率、肠上皮化生率高于其他证型。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赵长普等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100例CAG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研究表明,CAG脾胃湿热证胃黏膜组织发生肠上皮化生率最高。

上皮内瘤变率、KI67阳性表达率最高者为肝郁气滞证,提示在临床治疗中,诊断为脾胃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的患者,应及时注意其胃黏膜组织癌变的风险。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结合微观辨证指导用药

现代各医家在治疗CAG的同时注重胃镜下表现、实验室检验等现代微观指标,运用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从而使CAG的选方用药更加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姚乃礼针对胃黏膜以白相为主、胃体蠕动明显减缓者,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药及陈皮、厚朴花、法半夏等理气降逆的药物。

血瘀轻证镜下表现为胃黏膜暗红色改变,胃窦黏膜粗糙不平时,选用丹参、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

血瘀重证,镜下呈现为胃黏膜失养、瘀血阻络之象,主要表现为黏膜下可透见血管网,胃黏膜灰白色改变,胃窦及胃体黏膜明显粗糙不平。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此时可选用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之药以祛瘀生新。疾病至中后期时,毒损胃络,治疗宜健脾和胃、破血逐瘀、软坚散结,如浙贝母、牡蛎、夏枯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等。

此时胃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隆起形态呈结节状、颗粒状,病理诊断可伴有重度萎缩、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甚或是异型增生。

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山慈菇具有抑制胃黏膜炎症、调控肿瘤细胞增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CAG胃镜下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细胞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等,目的在于揭示中医辨证的内在机制。

探索其发病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为临床提供客观量化的辅助诊断依据。

微观辨证具有客观性、开放性、普适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多重属性,而中医辨证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整体辨证与宏观辨证,微观辨证可作为中医宏观辨证的延伸和补充。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两者的结合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提高中医诊疗的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

同时亦有利于中医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但微观辨证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中医的“证”,中医的“证”是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而产生的病理状态,不同于单纯某一微观指标。

微观指标是整体水平的某些单一现象,不能代表宏观疾病的本质,用单一的微观指标辨证与中医的整体辨证背道而驰,任何单一的微观指标都不能完全阐明疾病的本质。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因此,微观指标不能逆推中医证型。临床应用中微观辨证仅为中医宏观辨证提供参考,同时需多指标合参,动态分析,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对微观指标的研究,细化和完善了中医辨证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中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