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书法界刘炳植先生声誉鹊起,可谓大名鼎鼎。
刘炳植,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广东分会常务副主席;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特聘书画家;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会员;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其实,刘炳植先生是行伍出身,军旅生涯二十多年,团职军官转业在广州市某区政府。
中为刘连长 左为滕倡志 右为作者
他是我当兵时的连长,既是我敬重的连领导,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在短短的时间接触中,我俩建立了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和浓浓的官兵之情。
1987年刚过完春节,我们87219部队测量队、警通排及机关部分志愿兵和连队个别战士,调到了当阳岩屋庙六总队的安装连。
当时,用军用卡车接我们的是安装连副连长刘义斌。刘义斌标准的军礼,干净利索的点名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员是叶大明,因他理论水平高,谈吐风趣,上课通俗易懂,官兵们称他''马克思"。
连长呢!正是刘炳植,但此时他探家未归。
我们的到来,瞬间让安装连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这只是暂时的,一个多月后,安装连进行了遴选。一批战士调往广州、武汉、韶关、长沙等地。
刘炳植书法作品
安装连按技术类进行了分排编班。一排长为曾令万;二排长为房勇;三排长是山西的志愿兵王双宝。测量队和机关的都编在三排七、八、九班。我在八班,班长是蔡保国,湖北新洲人。
连部文书是我同年同籍的老乡,名叫李泽清。因我喜欢读书看报,经常出入他那里拿些书籍之类的。也时不时撞上刘连长。刘连长一脸严肃,当然啦!可以理解,一连之长,百十号人,就是应该不喜于色,不怒于形。
有一天,排长王双宝突然对我道:
“你老乡调大队机关当打字员去了,指导员对我讲想让你去当文书,刘连长开会回来你就搬进连部。”
我直截拒绝道:
“排长,我这水平怎么能当文书啊!”
王排长劝我道:
“你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你作好准备吧!”
刘炳植书法作品
几天后,刘连长回到连队,果然找到我,他一改往日的严肃面孔,微笑着对我道:
“小唐,小李临走,我让他推荐文书,他推荐了你,我与指导员商议从各方面看,你适合做文书工作。”
我紧张的畏缩道:
“连长,我恐怕不行。”
刘连长反问道:
“怎么恐怕不行?哪方面不行?万事开头难嘛!学一学不就行了。”
我道:
“我字写得不好,普通话也说不标准。”
刘连长道:
“字写不好,可以练,普通话说不好不是缺点,你看毛伟人、邓伟人也不会说普通话呢。”
见我犹豫不决。刘连长又道:
“你字差,各种上报材料我替你誉写。”
对于我来说,这个大难题大缺点被连长一下子解决,听了心里一热,既然刘连长这么看得起我,我就甩开思想包袱,放手一搏。
当晚,将行李搬进队部担任文书工作。也就在那晚,我冥冥之中感到安装连就是我实现梦的连队。
刘炳植书法作品
第二天,刚起床,刘连长叩开我的房间,两眼对我脸扫了一下道:
“把胡须刮刮,军衣穿好,按规定文书可以不出操,但我要求你出操,而且站在队部干部出操的后面,队部干部没有出操的,你就是全连排头兵。”
这样,刘连长带全连队出操,排在第一名是副连长,后面是司务长刘志红,第三名就是我。各排排长都在各排的前列。
对于文书工作,我是非常陌生的。刘连长就耐心亲口指点,如连队支部开会怎么倒茶水,从什么人开始倒水都是一门礼仪上的学问。我也乐于接受他的谆谆教诲。当然,主要是前任文书没有移交,也没有传授讲解工作内容。
一段时间后,文书工作内容我基本掌握。
❶早晨,起床播放连部录音喇叭军号、按时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
❷出操回来,给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家属来队自理)、司务长烧开水1瓶;
❸打扫队部房屋前后左右、会议室、电视室卫生,当时,连部会议室的左边第一间是刘连长宿舍,第二间、第三间分别是司务长和我的。会议室的右边第一间是叶指导员的宿舍,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分别是卫生员姚建东,司机申百胜,考军校自学的郭继中。
❹每天收发全连干部战士信件,发信件盖三角“义务兵免费邮戳”章,分发全连队10个班及队部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司务长的报纸。如果地方邮递员未送到连队就要自己骑自行车去十多里外的当阳县城邮局去取送。
❺晚上及时打开、关闭电视房,保证全连官兵看电视和电视房安全;
❻登统计连日值,及时更新点名册,接电话,上传下达;
❼负责连队官兵临时家属、亲属的登记与接待;
❽出板报、墙报及连队的材料撰写;
❾几栋房屋仓库里的机械设备、物资管理。
刘炳植为作者提字
除做好上述工作外,我暗暗对自己说:
“决不辜负刘连长对我的期望!得加倍努力才行。”
为此,我为自己定下了规划,一是把鸡爪子似的字练漂亮。为练字,我临摹,照葫芦画瓢,熬红了眼睛,手指肚也磨出了茧,字是像模像样了。二是多看书多看报,提高文字水平和表达能力;三是虚心向连队其他领导请教,取长补短。
刘连长见我进步很快,高兴道:
“行,我没看错人!”
有一天,刘连长对我道:
“小唐,你去让炊事班加两个菜,端到会议室来。”
菜炒好后,我端进会议室,一看:
哇!一个竟是我的测量队队长吴福明,另一个也竟是我新兵连指导员谭本林。
他俩同时抬头冲我微笑,刘连长介绍道:
“这是我文书,小唐。”
吴队长道:
“不用介绍,他是我手下的兵,现在给你当文书啦,不错不错。”
我走出来时,只听见谭指导员道:
“这可是个好兵啊!”
乖乖!他们三人是同年同籍入伍的老乡。 从此,刘连长对我更加严格,并言传身教。
每天连队晚饭后,他都带着我一起散步。谈理想,论人生,并就事论事对我旁敲侧击。
有一次,当我俩散步路经驻地一家经销店时,里面有一漂亮少女,有许多战士进进出出,有真购物的,也有假购物搭讪这姑娘的。
刘连长道:
“这姑娘若不洁身自好,又不知道被哪个当兵的带走,战士不能与驻地姑娘谈恋爱,这是条令明文规定的,一个战士在这方面违了纪,还有什么前途呢!”
接着又道:
“一个人有了事业,有了出息还怕找不到对象吗?”
刘连长的话,无疑在婚姻恋爱观上给我又上了一课。
散步回来,刘连长关门练字挥毫,而我要么也练字,要么看书写稿。
刘连长常对我道:
“遇事,无论在什么场所,在任何人面前,要保持沉默。懂的不说,不懂的也不说,别人吃不透你,而你就占有了主动权。”
“做人要厚道,不要耍小聪明,看到了的就说,没有看到的就不要凭猜测胡说......”
我是一个兵,一个战士,与刘连长推心置腹的交往,我与其他战士相比,我的思想和言行肯定起点要高,看得要远。刘连长的话也让我终身受益。
刘炳植书法作品
这年年终,政治处蒋荣堂干事到连队检查工作。我给他倒茶时,刘连长对蒋干事道:
“这是连队文书,小唐!不要小看他呀!《空军报》都上了很多篇稿呢!”
蒋干事似惊讶地对我道:
“是吗?那就好,现在部队开始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你就多写稿吧,把上稿的篇数如实报告给我~”
至此,我的命运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啊!一个军官被属下敬重,说明他公私分明,赢得了军心;一个普通士兵被一个军官赏识,说明他在某个领域也很出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有流水的官。”
第二年春夏之交,刘连长调一大队任副大队长,而我也不久去衡阳广播电台学习,其间我俩先后见了几次面。 而后,刘连长不断进步晋级,而我也在他的影响下,不忘初心,努力工作,也由战士破格提干。
二十年后的2017年初,我突然接到刘连长电话。说安装连在我家乡张家界聚会希望我参加。接到电话的刹那间,我欣喜若狂,终于要见到刘连长了。
聚会时,刘连长给我们聚会的连队战友每人赠一副他的书法作品。这时,我才体会到“做官一阵子,笔墨传千古”的真正意义。
我敬重刘连长,他追求高尚,德艺双馨;我敬重刘连长,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获得了家庭事业双丰收。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刘连长的书法作品自成风格,既具有传统功力,又富有时代气息。不饰矫揉而直抒胸臆,真实的表现出对名身情感世界的观照。是自然情感的表象,是军旅路上挥洒的艺术。
刘连长的书法作品龙飞凤舞,真是好看。各种形式线条按特定规则组合,既显出字意,又表现出写字人的情感和强弱、刚柔、飘逸等抽象的美,使人乐于张挂起来观赏。
如今,我与刘连长也电话联系,互相问候。我也开玩笑问:
“连长,我又矮又黑又瘦弱,连队那么多兵你怎么看中我呢?”
刘连长微笑道:
“你有与其他兵不一样的气质,勤奋好学。”
我一听,知我者刘连长也,他对我的评价恰如其分,从军路上十几年,我牢记刘连长对我的教导,用''勤奋好学''4个字,获得了成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人生赢家。
祝愿我的连长--刘炳植先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夕阳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