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作者:四分三十三秒

北京时间7月6日下午,在经过长时间的预热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乘坐的专机,降落至北京机场,在距布林肯访华后不到20天的时间,中国又迎来美国一名部长级高官。作为拜登政府任内第二名访华的美国部长,耶伦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就其在机场的表现来看,与之前访华的布林肯有着明显的不同。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布林肯在访华全程中,都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严肃,没有一丝轻松、愉悦的神情。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耶伦本人的神态十分热烈而富有激情。在刚刚走出飞机舱门后,就是挥手向迎接人员示好。而在从舷梯上走下后,耶伦与接机的中国商务部官员热情握手,依旧面带微笑,紧接着二人低声交谈。

下过雨的北京上空,意外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中方官员示意耶伦欣赏天边的美景。有媒体解读称,这是中方对于美国的善意提醒,意味着只要美方怀抱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就能够雨过天晴。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尽管耶伦所表现出来的神态,比布林肯更容易为国人所接受,但就在其来华访问之前,中美之间并未是想象中的风平浪静,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在连续三天之内对中国发起三轮制裁,在美国的施压下,荷兰对中国半导体出台“史上最严”的管控措施,这说明以布林肯为代表的美国政客,并未放弃通过封锁和打压而遏制中国的战略,对抗和冲突,依旧是中美关系间的主基调。

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打压,中国当然需要采取针对性地反制手段,坚定捍卫本国国家利益。不过按照中国“礼仪之邦”的外交传统,在贵客来访之前,一般不会直接反制,以免破坏双方会面时的氛围。可这次,中方的反应却一反常态,明知耶伦即将对中国进行访问,仍旧重重地落下反制大锤。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近日,中国多部门发布公告,宣布自今年8月1日开始,对镓、锗金属及其化合物实施出口管制。换言之,今后如果中国企业或个人想对外出口镓、锗相关的商品,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和审批,违者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有媒体分析称,此举透露出,中国政府并不担心反制措施影响中美经济高层会面,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中国在与美国的长期博弈中,换了一个全新的打法,即中国不再过度重视美国的想法和态度,面对美方的制裁和威胁,中方将立即采取针对性的反击,真正做到“打蛇打七寸”,让美国产生战略焦虑。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必须要强调一点,中方这么做的原因并非是将从前所谓的“绵羊外交”变更为“战狼外交”,也不意味着在对外交往中彻底变得咄咄逼人,进攻性十足,而是根据国际环境特别是美方霸道作风而进行的相应调整。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来在国际交往中秉持和善、热情、积极的一面,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即便是面对炒作反华舆论的美国,中方也尽一切可能维持双边的对话和沟通。可事实证明,对于中方释放的善意,美方一点都未领情,每次传出中美官员即将会面的消息,美国各政府部门总是早早放狠话,并采取一系列侵犯中国国家利益,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的恶劣做法。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不仅如此,美国政客一如既往秉持霸权作风,美国制裁中国便是所谓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举动,而一旦中国被迫进行反制,则要被乱扣上“威胁全球经济稳定”的帽子。王毅不止一次表示,“美方不能一边谈合作,一边捅刀子”,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之所以美方现在仍然动用“两面派”手段与中国对抗,重要原因在于,美国高层已有了共识,现阶段华盛顿的施压手段还不够,并认为只要施压再进一步,中国就能对美做出妥协。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下,美国统治层集体秉持对华错误认知,并由此导致现阶段中美关系的僵局。

耶伦访华前,中国官宣对美反制措施,中美之间,换了一个新打法

中国换了新打法之后,有很大可能促使美国早日认清现状。至于美国能否重塑全面、立体的对华认知,并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变,则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