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作者:InfoQ

作者 | Richard MacManus

译者 | 核子可乐

策划 | Tina

苹果为 Vision Pro 打造的 VisionOS 新平台在设计上大量借鉴了现有 3D 与 iOS 工具。但在开发者眼中,这一切是否足够有吸引力?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苹果在发布自己的这款 Vision Pro 混合现实头显时,打出了“欢迎来到空间计算时代”的标语。公司 CEO 库克将其描述为“一种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融合,借此实现增强现实的新型计算机。”而为该设备提供动力的新操作系统名为 VisionOS,苹果称其带来了“空间计算的基本构建块”。

如果这像苹果宣称的是一台“新型计算机”,那对开发者来说无疑代表着前所未有的待探索舞台。那么开发者群体对于 VisionOS 和 Vision Pro 究竟抱有哪些期待?就让我们从 WWDC 大会上的《上手构建空间计算应用》主题研讨中寻找答案:

https://developer.apple.com/videos/play/wwdc2023/10260

苹果 RealityKit 团队工程师 Jim Tilander 开门见山地表示,“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会在共享空间(Shared Space)内启动,并在这里一个个并排列出,跟 Mac 桌面上的应用布局差不多。人们则可通过透传随时观察背景环境。”(所谓透传,就是指背景环境为用户面向的真实物理空间,可以随时将注视焦点在虚拟和物理之间往来切换。)

之后他又介绍了三个新概念,即 Windows、Volumes 和 Spaces 三个 SwiftUI 场景。SwiftUI 已经拥有四年历史,成为苹果各款产品中的主要用户界面框架。在 VisionOS 之上,SwiftUI 也实现了一系列升级,包括“全新的 3D 功能,以及对纵深、手势、效果和沉浸式场景类型的支持”。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这三个场景的基本思路非常清晰,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共享空间”的概念,苹果还提出了“全空间”(Full Space)。在全空间中,用户面前“将仅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的内容”,从而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

有趣的是,苹果对于“临场感”的定义似乎与 Meta/Facebook 有所不同。Meta 认为临场感是指“在虚拟世界中,为能够实际联系的对象创造高保真数字表示”。换句话说,Meta 的临场感强调让用户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当中。但从苹果发布会上公布的演示来看,苹果的“临场感”并不过多强调沉浸感,而是宽容地允许物理世界进入 Vision Pro 头显的视野。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隐私利弊

苹果宣称,Vision Pro 和 VisionOS 平台将把保障用户隐私视为核心原则,同时“允许开发者轻松通过 API 使用设备上的众多功能”。

苹果给出的用户隐私保护方案,就是代替开发者处理数据和交互。Tilander 为此举了两个有趣的例子:

“系统不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而是代为提供事件的视觉提示。例如,系统知晓用户在 3D 空间中眼睛和手部的位置,并将手势作为触控事件进行传递。此外,系统会在检测到注视时在视图上呈现悬停效果,但不会直接与用户所查看的当前应用进行通信。”

有时候,这种“代劳”并不能满足开发需求。Tilander 解释道,“如果您确实需要访问更敏感的信息,系统会首先征求用户的许可。”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考虑到 Vision Pro 对人们隐私的潜在侵犯——毕竟用户需要接受眼部扫描以实现登录和视线跟踪——苹果对开发者施加的限制听起来确实有理有据。

但谷歌开发者 Brandon Jones 在推文中指出,“如果想要开发 AR 应用,就必须向苹果完全开放渲染控制权。”虽然总体而言他也承认这并不是坏事,“毕竟我们也不希望广告能通过跟踪视线来判断用户到底看了多久”,但他对苹果“悄悄重构和回避现有网络标准的作法”仍有微词。

简而言之,苹果对 Vision Pro 的隐私保障是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实现的,这也赋予了苹果自身很大的控制权。Jones 承认,大多数开发者都会对此感到满意,但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苹果之前已经在严格限制我们在 iOS 上能做哪些操作,现在更是加倍施以约束、阻止人们偏离其预设的使用模式。”

相关工具

在谈到开发者要如何在 VisionOS 上构建应用程序时,Tilander 表示“一切都从 Xcode 开始”。Xcode 是苹果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带有 Vision Pro 模拟器和增强的“Instruments”性能分析工具(其中包括新的 RealityKit Trace 模板)。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3D 内容的构建框架则是 ARKit 和 RealityKit,它们负责处理跟踪、渲染、物理、动画、空间音频等元素。

苹果还为 VisionOS 推出了一款名为 Reality Composer Pro 的新编辑器,“用于为应用程序预览和准备 3D 内容”。一位 Reddit 用户指出,它“就像 AR 版本的 PowerPoint”,如此说来应该是以易用性作为设计主线。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毫无疑问,为 Vision Pro 开发软件的不只是原苹果开发阵营,因此苹果公司决定与 3D 平台 Unity 建立合作。在 WWDC 23 的开幕主题演讲中,主讲人表示“基于 Unity 引擎的主流游戏和应用程序,可以完全访问 VisionOS 中的各项功能,包括透传、高分辨率渲染和原生手势。”Tilander 还在会上确认,过程中无需借助任何 Unity 插件,开发者能够直接“将现有内容搬运过来”。

上手第一课

要创建一款新应用,大家首先需要在 Xcode 中选择默认的“xrOS”(应该是 VisionOS 的缩写形式)应用模板。接下来选择“场景类型”,默认为“Window”,即显示在共享空间当中。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做出更改。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Tilander 继续解释道,“在引导完成后,大家会在 SwiftUI 中看到初始应用,其中包含您所熟悉的按钮,还有由 RealityKit 渲染的 3D 对象。”

写给开发者的 Vision Pro 评测:易上手,但 UI 设计不够“革命”

大家还可以轻松将 iPhone 或 iPad 应用转换为 VisionOS 形式。

今年 7 月苹果将面向开发者发布更多资源,包括开发工具包。而 6 月底之前,Xcode 也将上线初始 VisionOS SDK。

吸引更多开发者投身 3D 新世界

与往常一样,每当苹果公布一款新设备,都会在开发工具和技术上投入大量心力。对现有 iOS 开发者来说,VisionOS 这边也确实没有太多难以掌握的元素。因此对于原苹果开发社区来说,整个过渡体验堪称是顺畅无缝。

当然,这里的问题就是苹果明显是在诱导开发者投入新的封闭生态。我们在 WWDC 23 大会上获悉,VisionOS 将拥有自己的 App Store,而且估计在开放度上还不如 iOS 版 App Store。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VisionOS 的用户界面跟 iPhone 并没有多大区别——至少在初代 Vision Pro 上是如此。正如一位 Twitter 用户所言,“仍然沿用互联网上常见的矩形框体”。从好处想,苹果这是希望开发者能够快速适应、轻松在 VisionOS 上开发新应用。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目前的 Vision Pro 只能说是噱头虽足,视觉设计却缺乏革命性。

原文链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