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国内AI大模型大结局?

作者:侯哥财经

7月7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

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国内AI大模型大结局?

作为中国首个全栈自主的AI大模型,盘古大模型不作诗,只做事,坚持AI for Industries方向,思考的是客户运营、产品研发、软件工程、生产供应、市场营销,致力于深耕行业,打造金融、政务、制造、矿山、气象、铁路等领域行业大模型。

随着去年底ChatGPT爆火以来,今年全国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也开始内卷AI大模型,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究竟谁能脱颖而出?

如今,随着盘古大模型3.0的亮相,国内AI大模型内卷格局有望被打破,而市场也普遍看好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当然华为云盘古大模型被大家看好也有其独有的优势。

一是具备过硬的技术实力。

盘古全栈自主创新亮点突出,华为在最底层构建了以鲲鹏和昇腾为基础的AI算力云平台,以及异构计算引擎CANN、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AI开发生产线ModelArts等,为大模型开发和运行提供分布式并行加速,算子和编译优化、集群级通信优化等关键能力。

今天,华为云宣布单集群2000P Flops算力的昇腾AI云服务在华为云的乌兰察布和贵安AI算力中心同时上线。为帮助全球客户、伙伴、开发者训练和使用大模型,有望打造世界AI另一极。

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国内AI大模型大结局?

二是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多领域实际应用中表现突出。

相比于国内众多AI大模型还停留在炒概念阶段,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已经在金融、政务、制造、矿山、气象、铁路、药物研发等多领域应用中表现突出。

就拿气象领域来说,在7月6日,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研究成果在《自然》正刊发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科技公司首篇作为唯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自然》正刊论文。

另外盘古气象大模型是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气象预测方法,1小时-7天预测精度相比传统数值方法提升20%,同时预测速度提升10000倍,能够提供秒级的全球气象预报。

2023年5月,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更是在“玛娃”的路径预报中表现优异,提前十天预报出其将在台湾岛东部海域转向路径。

不仅在气象领域表现优异,在药物研发领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教授在新药研发中采用了基于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打造的AI辅助药物设计服务,突破性地研发出一款超级抗菌药Drug X(肉桂酰菌素),并将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打破了医药界“双十定律”。

在铁路领域,华为云盘古铁路大模型能精准识别67种货车,430+种各类故障,重大异常故障100%识别,综合故障识别率达99.8%,超过客户预期。

三是盘古团队人才储备深厚,协作能力强。

首先,盘古团队是由一群朝气蓬勃、仰望星空的人组成的。团队的信念是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雄心壮志,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坚韧耐心。仰望星空代表着团队对大模型未来的发展和价值的憧憬与追求。脚踏实地表示团队不仅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还需要有实际的行动,有坚实的基础、切实可行的计划,务实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国内AI大模型大结局?

其次,盘古大模型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正值创新的巅峰期,有着无限活力和勇气来面对各种挑战。在这群年轻优秀人才的不懈努力和相互协作下,最终促就了盘古大模型。

最后,就人才储备来看,盘古团队中超过50%以上为博士,还有多名天才少年,大模型训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技术创新的团队,才足以保证大模型最后的成功。

如今AI 大模型引领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上演,据统计,国内已经发布了80多个大模型,国内“百模大战”即将上演,在这个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行当里,注定有人欢喜有人忧。

大模型技术底座的研发是一个“吞金兽”,高昂的训练成本以及技术攻坚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突围的难度可想而知。可以预见的是,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坚持AI for Industries的务实理念,注定未来会有更多领域因盘古大模型而再度启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