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玉挨打那一出,宝钗为什么要“托”着药进来?

这事没那么复杂。穿过汉服的妹子都知道,其实就是因为古代衣服没有兜。药没地方放。就只能放手上拿着。

咱们现在一般衣服上都有兜,什么手机、钱包、钥匙往兜里一丢,就出门了。女士们可能会背个包包,里面放一些化妆用品、擦汗用品什么的。

古代衣服没有兜。

比如曲裾长这样:

宝玉挨打那一出,宝钗为什么要“托”着药进来?

唐襦裙长这样:

宝玉挨打那一出,宝钗为什么要“托”着药进来?

明襦裙:

宝玉挨打那一出,宝钗为什么要“托”着药进来?

反正就是没兜。没放东西的地方。汉服妹子肯定懂,哪天想穿汉服了,肯定得带个大包。尤其是夏天。要是不想背包,就得找个男朋友。

所以公子姑娘日常和咱们现在不一样。

小东西一般放香囊里。

大一点的东西放荷包里。比如袭人就在荷包里拿出梅花香饼儿。

香囊、荷包一般系在腰带上。

也有部分东西放衣袖里,或者放靴子里。比如贾琏就是从靴桶取靴掖内装的一个纸折略节。

武将男子出门腰带上系刀啊、荷包啊、水囊啊、干粮什么的。什么都挂腰上。这是武将系法。

宝玉挨打那一出,宝钗为什么要“托”着药进来?

文臣就是汗巾或者玉带,上面系荷包、香囊、玉佩等等。

再想多带点东西,那就带个丫鬟或者小厮。让丫鬟小厮们把东西包好做成包袱,或背或提随身携带。

红楼梦里关于包袱的描写特别多。如袭人回家,就是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包着两件半旧棉袄与皮褂。

贾母出门打醮,丫鬟们特别兴奋,吵吵嚷嚷: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

要是临时需要什么东西,出门的时候又忘记带了。就需要借用,或者让仆人们回去拿。比如王熙凤忘了荷包,恰好身边没有自己的丫鬟,就使唤林小红回去拿。

宝玉挨打那一出,宝钗为什么要“托”着药进来?

宝玉挨打的时候,正值酷暑时节。大家穿衣服都比较轻薄,宝玉穿的就是纱衣。

宝钗应该也不例外。

反正纱衣吧!特别不承重。最主要的是里面要是放东西,它不好看!显得一坨一坨的。

还特别滑,装东西特别容易掉。比如后来贾宝玉就把特特收好的金麒麟给掉了。

夏天一般也不穿靴子,靴子捂脚。就是穿靴子。你想宝钗从靴桶取靴掖内的一丸药,递给袭人。

我就不说大夏天的会不会有味道了,是不是就挺不雅的。

不符合宝钗的淑女形象吧!

其实现代女性就算没有穿过汉服,代入下夏天穿了一件没有兜的连衣裙,然后如果没有个包来装零碎。这时候要是让你送一丸药去另一个地方,还没有空调,你得小心别让汗弄脏了药丸。你就想吧!

而且贾宝玉的受伤面积比较大,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要用酒化开后均匀的涂抹开,再给贾宝玉敷上。

所以宝钗送来的这一丸药,体积应该不会太小。

香囊或者荷包很有可能放不下。那可不就得托着吗?

捏着?攥着?

容易出手汗把药弄脏好吧!

其实宝钗要是带个丫鬟,把药放在托盘上让丫鬟捧过来会比较好点。

合理猜测可能是宝钗见宝玉被打狠了,就立刻忙忙回家拿棒疮药,来不及叫上丫鬟一起来。

宝钗跟着薛姨妈进了贾政书房——看到宝玉挨打了——赶紧回家拿药——送到怡红院。这中间宝钗应该都没停,因为袭人刚看完宝玉的伤势,都没来得及给宝玉穿裤子。

宝钗来的相当急了。

至于家里为什么会有棒疮药,肯定不是专门特意为宝玉准备的。

贾宝玉也不是天天挨打,偶尔打一次也不至于这么重。

应该是薛蟠在外面常挨打,所以家中常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