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作者:任驰铭

伊朗加入上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博雷利访华行程取消,中欧交流对话是否生变?中方对镓和锗出口管制,后续效应持续发酵,荷兰敦促欧盟回应,稀有金属之争还会持续升温吗?

伊朗加入上合,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在上期视频中,我们曾提到,由于欧盟酝酿没收俄央行资产等一系列原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加速,甚至有望成为上合组织内的通行货币。这一判断,在今天得到部分证实。据俄卫星网报道,7月4日,由印度主办的上合组织线上峰会,发表了“新德里宣言”,内容包括支持成员国落实扩大本币结算份额路线图、加强金融和投资领域合作、支持继续援助阿富汗人民等。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俄罗斯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普京在峰会上表示,俄中贸易和经济合作正在扩大,目前,俄中两国80%以上的贸易由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报道称,2022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今年以来,中俄贸易额仍在继续攀登新高,进出口规模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报道指出,自从中俄建立本币结算机制以来,俄罗斯虽然借此减轻了对美元的依赖,但是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不够,所以俄罗斯手中仍然积攒了相当多的人民币。此前,俄罗斯央行就曾发出警告,称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且缺乏对冲工具,大量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存在风险。过去一年内,俄罗斯已经累计抛售了价值45亿美元的人民币,其持有的人民币储备减少了三分之一。

有分析认为,无论是近期人民币的贬值,还是俄罗斯的抛售举动,其实都只是人民币国际化早期阶段的一个正常现象,随着接受人民币的国家越来越多,因少数国家抛售而引起的汇率波动,最终会逐渐减少。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像近期,阿根廷就已经开始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和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偿还了27亿美元外债,这也是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还外债。6月26日,阿根廷还批准发行了以人民币结算的证券产品。此外,印度炼油厂也开始使用人民币,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

产油国力挺人民币,美元迎来劲敌

有美媒指出,美元一直是全球石油交易的主要货币,包括印度购买的原油,通常也是用美元进行结算。但是当俄罗斯被踢出欧美金融体系之后,人民币逐渐成为俄罗斯石油贸易的主要桥梁,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也伴随着俄罗斯的能源影响力,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拓展。美媒认为,这一情景,与美国建立“石油-美元”体系的过程非常相似。当年,美元之所以能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除了有美国吃到二战红利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沙特率先接受了美元,将美元与石油进行绑定,迫使全世界都必须囤积美元。而现在,人民币似乎也在复制这一路径。

事实上,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经受到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极大关注。在4日当天举行的峰会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都提到了成立上合开发银行,扩大本币相互结算的建议。而这些建议,也与中方的主张相呼应。另外,新加入上合组织的伊朗,更是呼吁各国放弃使用美元,认为只有消除美元霸权,才能建立公平的国际体系。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有观点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来自能源出口国的支持非常重要。不仅俄罗斯在石油贸易中越来越多采用人民币结算,中亚产油国也纷纷表态要扩大本币结算。未来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与上合组织内部浓厚的合作氛围相比,一场全球范围内围绕稀有金属的争吵和博弈,正在不断升温。

中国管制镓锗出口,日韩开始紧张

对于中国宣布镓锗出口管制措施,日韩已经开始感到紧张。据韩联社报道,7月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产业政策室室长朱泳俊,当天在大韩商工会议所紧急主持产业供应链检查会议,研讨中国对镓、锗出口管制给国内供应链带来的影响。朱泳俊表示,预计该措施对供需格局带来的短期影响将有限,但有关措施将持续多久尚不明确且限制出口品目或进一步扩大,政府将严密检查相关动向,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也表示,将确认中国方面的意向和运用方针,“如果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对日方采取了不公平措施,日本将根据世贸组织规则采取对应措施。”有日媒提到,日本在3月31日,加强了对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并将美国、韩国等42个“友好国家和地区”列入简化审查名单,但其中并不包含中国,等于变相对中国实施了出口管制。报道认为,这次中国出台的镓锗出口管制措施,可能是对日本的一种反制。

不只是日韩,美欧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表达担忧。《外交政策》网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全力发展稀土产业,虽然美国曾是稀土产业的领头者,但现在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被中国甩在后面,尽管美国一直试图赶上,但迄今为止收效甚微。世界银行指出,中国供应了全球接近90%的加工稀土元素。虽然这些矿物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但只有中国才有能力提炼加工。如果没有中国提供的锂、钴、镍和钛,世界上就不会有电动汽车,也不会有喷气引擎。今年5月,白宫清洁能源高级顾问波德斯塔曾发出警告,认为中国可能利用其对供应链的掌控,在政治上挟持美国政府的决定。

美欧担忧“断供”,博雷利访华取消

中方对镓和锗的出口管制,也引发了欧盟质疑,认为这些出口限制与维护全球和平及稳定的需要无关,也与中国履行国际条约的防扩散义务无关,希望中国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定,将出口管制限制在明确的安全考虑范围内。荷兰外交部则表示,欧盟必须回应中国限制出口镓和锗的新规定。欧盟智库Bruegel此前发布报告称,欧盟使用的镓有71%进口自中国,锗则有45%进口自中国。至少在十年之内,西方都无法摆脱这种依赖性,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消息是,欧盟发言人纳比拉·马斯拉利周二表示,中国取消了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利原定于下周进行的访问,并且没有给出任何理由。路透社注意到,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博雷利第二次取消访华行程。上一次是4月份,博雷利由于新冠检测呈阳性,被迫取消访华。但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博雷利未能访华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他发表了对华争议言论,称如果中国不寻求乌克兰和平,欧盟就不能信任中国。这次博雷利访华行程再次被取消,并且欧盟发言人明确表示,是中方取消了访华安排。目前中方还没有给出拒绝博雷利访华的理由,我们无从得知背后的经过,但至少对欧盟来说,这个消息相当意外。

因为就在上个周日,欧盟驻华大使豪尔赫·托莱多才刚刚表示,博雷利将于7月10日访问北京,与中国外长秦刚会面,讨论包括人权和俄罗斯地缘冲突在内的“战略问题”。彭博社的报道指出,博雷利这次访华的背景,是美国为限制中国接触先进技术,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控措施。中国试图说服欧洲采取比美国更温和的立场,而欧盟则希望弄清楚,如何管理对华竞争关系的问题。

上合加速去美元,博雷利访华被拒,中国断供令起效,美欧日韩不安

从欧盟目前的对华态度,以及中欧交流的氛围来看,双方关系谈不上多么融洽,但也没有过于紧张。在上周五结束的欧盟峰会上,虽然正式在对华战略上确立了“去风险化”的指导方针,但同时也明确反对对华脱钩,支持继续保持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在会后欧盟各国领袖签署的共同声明中,强调欧盟同中国将继续是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双方虽然有着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欧中都有兴趣推动发展建设性的稳定关系。欧盟将继续同中国保持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所以,这次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利访华之行被临时取消,是否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

值得注意的事,欧盟驻华大使豪尔赫·托莱多上周日还提到,中国和欧洲可能会在9月份举行两次面对面对话,一次关于经济和贸易,另一次关于数字问题,然后在年底举行领导人峰会。判断中欧交流能否顺利推进,这些对话议程未来会不会生变,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