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和南涧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两个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以其境内的巍宝山而得名。巍山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1994年被评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涧县是彝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县之一,有着丰富的彝族文化和风俗。
历史沿革
巍山县和南涧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滇国时期,当时属于滇国的六诏之一。西汉时期,遥置邪龙县。
唐代时期,南诏国在此创始,并以巍山为其早期都城。
大理国时期,设蒙舍镇开南县。
元代至元十一年(1274年),升开南县为蒙化府,属大理路。十四年升为蒙化路,二十年降为蒙化州。
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年),复升为府。
清代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为蒙化厅。
民国元年(1912年),改蒙化县为巍山县。
1954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更名为巍山县。
1956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四十次会议决定,撤销巍山县,原县境中、南部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北部建立永建回族自治县。
1958年10月,根据中共地委指示,合并巍山、永建县,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1月两县合并办公。
1960年9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1961年9月,划出县境南片成立南涧彝族自治县。
管辖范围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下辖4个镇、6个乡3 ,分别是:
- 南诏镇:全镇总面积149.77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48767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庙街镇:全镇总面积190.82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65915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工业、商贸、教育、医疗等重要基地。
- 大仓镇:全镇总面积190.7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54054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重要区域。
- 永建镇:全镇总面积208.9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57038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红河源头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巍宝山乡:全乡总面积221.2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3474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重要旅游景点,有着巍宝山道教宫观古建筑群、巍宝山长春洞古建筑等。
- 马鞍山乡:全乡总面积228.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3615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
- 紫金乡:全乡总面积232.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4028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重要民族文化区,有着多种民族和风俗,以及鸟道雄关等自然奇观。
- 五印乡:全乡总面积230.4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3967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重要农业区,有着优质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五印石窟等文化遗迹。
- 牛街乡:全乡总面积229.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3767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重要畜牧业区,有着良好的草场和牧场,以及牛街古城等历史建筑。
- 青华乡:全乡总面积237.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3849人 ,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重要水利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电开发潜力,以及青华石林等自然景观。
南涧彝族自治县下辖3个镇、7个乡 ,分别是:
- 南涧镇:全镇总面积153.7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36275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下关镇:全镇总面积149.9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32148人,是南涧彝族自治县工业、商贸、教育、医疗等重要基地。
- 漾江镇:全镇总面积163.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27629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重要区域。
- 甸南乡:全乡总面积152.4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190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
- 漾西乡:全乡总面积155.9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367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民族文化区,有着多种民族和风俗,以及漾西古镇等历史建筑。
- 甸东乡:全乡总面积156.7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263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农业区,有着优质的水果和蔬菜,以及甸东石窟等文化遗迹。
- 甸西乡:全乡总面积157.4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332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畜牧业区,有着良好的草场和牧场,以及甸西古城等历史建筑。
- 甸北乡:全乡总面积158.1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401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水利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电开发潜力,以及甸北石林等自然景观。
- 漾麻乡:全乡总面积159.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470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旅游景点,有着漾麻石林、漾麻石窟等。
- 漾碧乡:全乡总面积161.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539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生态区,有着漾碧湖、漾碧森林公园等。
- 漾红乡:全乡总面积163.2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608人 ,是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重要文化区,有着漾红古镇、漾红民俗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