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作者:爱生活的睿智的追梦

她是满洲镶红旗人,我认为,是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为清朝光绪皇帝的仅有的两个妃嫔之一。珍妃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珍妃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猎奇心强。她对皇宫中的繁文缛节十分厌恶,对宫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极为反感。皇宫里戒备森严,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好下场的。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珍妃与瑾妃随伯父长善广州长大,长善喜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书。文廷式连榜高中得为榜眼。长善本人广交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对珍妃产生了巨大影响。我认为,她喜欢新生事物,喜欢过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珍妃两位长兄志锐、志钧也都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人物,她的母亲也很开通,是整个家庭对她的熏陶。她本来就不是大家闺秀,是还珠格格一样的人物。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慈禧太后选定光绪帝后,同时封13岁的她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入宫,十月二十九日因忤逆太后,与瑾妃一起降为贵人。珍妃在十月二十八日这天遭扒去衣服打。我认为,皇妃遭此惩处,这在有清一代是极为罕见的。翁同龢曾求情遭到拒绝,连瑾妃也受到妹妹的牵连,可见慈禧太后是忍无可忍。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光绪为何喜欢珍妃,我认为,是珍妃活泼可爱,阅历较浅所以毫无心计,崇尚西学,对朝中之事见解独到,隆裕把一只男人靴子放在珍妃的宫里,妄图污蔑她有奸情,致使珍妃遭受廷杖。皇后对珍妃打击,珍妃的新潮思想引反感,光绪成年大婚时,老祖宗作主,把内侄女隆裕立为皇后,就是后来者居上,她的苦日子开始了。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光绪对隆裕冷淡,隆裕皇后向老祖宗诉苦。我认为,关键是珍妃还很大方,对宫中太监时有赏赐,太监们得些小恩小惠,也都竭力奉承这位“小主儿”。时间一长,这位“小主儿”也被捧得有点不知所以,渐渐失去自我节制。光绪用珍珠、翡翠为珍妃串制珍珠旗袍光彩夺目,二总管给扒下来,还打30竹竿子,打狗看主人。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我认为,珍妃被施以"褫衣廷杖"的酷刑,慈禧太后对珍妃下此毒手,是希望借此来警告光绪帝。御史杨崇伊,奏珍妃夺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对慈禧听政,支持光绪皇帝自主朝纲。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幽禁,珍妃被幽闭所食为普通下人的饭,平时不准与人说话,这就是囚禁。逢年过节或每月初一、十五,老太监就代表慈禧对她进行训斥,珍妃叩头谢恩,她每天只许上一次厕所。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携带光绪出走西安。慈禧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年仅二十五岁。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我认为,珍妃主要因多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再加上光绪冷落了亲侄女隆裕皇后,最终落得被杀害的下场。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溥仪继位,隆裕皇太后听政,再将珍妃追封为恪顺皇贵妃。而后民国四年,瑾妃将珍妃迁葬光绪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我认为,《清史稿》倾向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的看法,认为是珍妃殉节跳井,而非慈禧下令杀害。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我认为,老太后让隆裕主子打珍妃嘴巴,那是给珍妃最大的羞辱,连下等奴才都不如,是要死没活的。清宫的宫女是严格要求朴素的,除去正月和万寿节(十月)外,平常是不许穿红和抹胭脂。谁要打扮得妖里妖气,说不定要挨竹板子,趴在廊庑的滴水下,一五一十地挨打,打死也不许出声,我认为,挺大的大姑娘,臊也得臊死。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我认为,珍妃遭到廷杖后掉了孩子并从此终身不孕,这都是清宫档案绝不可能出现情节,所以载沣应该是为慈禧回护,可见是护短。25岁的珍妃,说出话来比刀子都锋利,死在临头,一点也不打颤,噎得老太后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只能耍蛮。在冷宫里待了三年之久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了不起。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西安回来后,老太后对洋人就变了脾气了,不是当初见了洋人,让洋人硬磕头的时候了,而是学会了见了洋人的公使夫人笑着脸,拉拉手了。我认为,把珍妃推到井里的事,洋人是都知道的,为了转转面子,就将罪扣在他的头上了。到底还留他一条小命,想起来,他也后怕。离宫后再也不敢沾宫的边,他怕把小命搭上,因为处死他就是碾死一个蚂蚁。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一位叫王祥的是亲眼看见珍妃被丢到井里去的,他清楚的记得,庚子年七月二十日,宫里乱七八糟的,西太后和光绪皇上都改变了装束,就要逃出宫了。就在这当儿,她亲自率领瑾妃和御前首领太监崔玉贵,王德环到了宁寿宫,把珍妃从三所里提了出来。我认为,珍妃不知道已经受了多少折磨,所以她被提到西太后跟前战战兢兢。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我认为,慈禧太后说同皇上就要离京了,本来想带她走,但是兵荒马乱的年月,万一出了什么事,丢了皇家的体面,就对不住祖宗了,让她赶快自尽,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还听太监们传说,珍妃对西太后说,皇上应该留在北京,但是还没等珍妃说明道理,西太后就冷笑了一声,抢白她说,“你死在眼前,还胡主张什么。”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珍妃跪在西太后面前,哀求留她一条活命,西太后气狠狠地呼喝:“你死去吧!"在场的人,有的眼里流着泪,像木鸡似得呆站着。我认为,可想而知光绪和瑾妃也眼泪汪汪的,西太后怕时间耽搁久了,就接连着喊叫,快点动手,崔玉贵把她丢到井里去。珍妃临危前,王祥珍妃呼唤李莲英,求他救救她。西太后就是这样残酷地把珍妃害了。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我认为,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无畏精神和高尚品格,诠释了善良的珍妃与懦弱的光绪这对恋人寓意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的伟大品格。珍妃的姐姐瑾妃的结局比她的妹妹强多了。光绪二十六年七月,瑾妃随慈禧也逃出了京城,一年多以后才返回皇宫。光绪帝死后,宣统帝溥仪尊封她为皇考瑾贵妃,其实珍妃就是死的不明不白。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故宫周刊》第30期曾出版了“珍妃专号”,为了求真求信,多方查访当时还在世的故宫太监宫女等人,结果查访到了白姓、刘姓的两位宫女和当年的太监唐冠卿。我认为,白姓宫女早年曾为珍妃之侍女,被逐出宫并无所知,刘姓宫女对珍妃投井之事亦只是得之传闻。唐冠卿自称不仅目睹了珍妃之死,而且还听到了慈禧与珍妃的对话,还有点可信。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

但是,“珍妃专号”中还曾附有一张根据唐冠卿的证词所绘制的《珍妃最后幽禁处及投井经过路线图》,有人在此图中找出了唐冠卿谈话的破绽。慈禧与珍妃对话地点与唐冠卿受命把风的颐和轩外角门转弯处相距甚远,以这样的距离,不可能听到他的证词中所提到的慈禧、珍妃及崔玉贵三人的对话。由此,“珍妃专号”中记录的珍妃之死,也因遭到置疑而成为一家之言,珍妃之死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光绪帝宠幸珍妃 ,苦命鸳鸯劳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