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作者:涛哥读文史

#夏日生活打卡季#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太平镇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全部烧毁,史称“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不久侵华英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率48艘军舰及船只、540门大炮、4000余人士兵到达广州海面。6月22日,懿律宣布封锁珠江口和广州附近的海面。这次封锁一直持续了7个月。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乔治·懿律(1784—1863)

英国派遣主将名乔治-懿律(George Elliot),此人乃当时英国海军颇有威望的一位将领,他在1837年就被任命为好望角舰队总司令,也就是说,懿律此时应该是将军级别将领,海军指挥作战水准毋庸置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1841年的鸦片战争海上战斗场景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1841年的鸦片战争海上战斗场景2

在此期间因见广州防务严密,又北上进犯厦门,被早有准备的邓廷桢击退。7月攻占浙江定海,8月进犯到天津白河口。9月钦差大臣琦善兼任两广总督赴广州与懿律谈判。琦善为讨好英军,竟下令撤除广州的海防、裁减水师、遣散水勇。懿律要求清廷割让香港,并单方面公布《穿鼻草约》,但琦善未签字,清廷也并未批准。

在此背景下,英军于1841年1月26日,占领了香港。

此后,有不少爱国将领皆战死于英军的枪炮下。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绘画,描绘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武装蒸汽船“复仇女神”号在珠江击中清军战船,引起爆炸的情景

在鸦片战争前期,英国总共出动了16艘海军战舰,而且每艘战舰上都搭载数量不小的火炮,其中,麦尔威厘号(Melville)、威厘士厘号(Wellesley)、伯兰汉号(Blenheim)三艘军舰的载炮数量是最多的,每一艘都有74门;其次是搭载了44门火炮的都鲁壹号(Druide)、布朗底号(Blonde);大多数的战舰可搭载18-20门火炮,例如:拉恩号(Larne)、海阿新号(Hyacinth)、摩底士底号(Modeste)等。

1841年2月,虎门守将关天培率部400余人全部战死。10月初,定海守将葛云飞、郑国鸿等所率的5000名士兵奋战6昼夜,全部战死。10月中两江总督在镇海宁波相继失陷后,悲愤自杀。1842年6月英军进攻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7月英军占领镇江。8月道光帝无奈派耆英与伊里布向英军投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南京条约》签订画作,作者:约翰·普拉特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伊里布在英舰华丽号上与璞鼎查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南京条约》影印件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①割让香港岛。

②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2100万银元。2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中600万是赔偿在虎门海滩被焚毁的鸦片,300万用于偿还公行欠英国商人的钱,剩下的1200万则用来赔偿英国在此次战争中所支出的军费。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通商口岸。

④在5个通商口岸内,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⑤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⑥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该条约允许英国公民在英国法院受审,并赋予英国在中国可能授予其他国家的任何权利。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英国自1688年之后每次战争的支出》

据学者研究统计显示,1840~1843年,英国在鸦片战争上面投入的军费高达2.201百万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1英镑等于三两银子,折合下来的军费开支高达1200万两银子。平均每个英国人都要为这场战争支付15.2英镑,而1842年英国的人均财政支出才是58英镑。

可见,英国人打赢鸦片战争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虎门销烟代价600万银元

此后,美国于1844年7月强逼清廷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同年10月,法国也逼迫清廷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仍然对自己在中国的地位感到不满。鸦片仍然是非法的(尽管英国商人继续将其走私到该国),广州仍然对西方贸易商高度限制,英国在中国的进口商品被征收重税,只有五个港口开放。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与外国列强之间数十年不平等条约的开始。执政的清朝最终被推翻,并于1912年被孙中山先生建立的民国取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