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C++虚析构函数的作用

在C++中,不能声明虚构造函数,但可以声明虚析构函数。多态性是指不同的对象对同一消息有不同的行为特性。虚函数作为运行时多态性的基础,主要是针对对象的,而构造函数是在对象产生之前运行的,因此虚构造函数是没有意义的。       析构函数的功能是在该类对象消亡之前进行一些必要的清理工作,析构函数最好都是virtual的。       首先解释一下虚构函数和指针之间是如何交互的,以及虚析构函数的具体含义。例如以下代码,其中SomeClass是含有非virtual析构函数的一个类:       SomeClass *p= new SomeClass;       . . .  . . .       delect p; 为p调用delect时,会自动调用SomeClass类的析构函数。现在,再来看看将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描述析构函数与虚函数机制的交互时,最简单的表述是:将所有析构函数都视为具有相同的名字(即使它们并非真的同名)。例如,假定Derived类是Base类的一个派生类,并假定Base类中的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现在来分析以下代码:   Base *pBase= new Derived;       . . .  . . .       delect pBase; 为Base调用delect时,会调用一个析构函数。由于Base类中的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而且指向的对象属于Derived类型,所以会调用Base类中的析构函数。   应注意的一点是,将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后,派生类所有的析构函数都自动成为virtual的(不管时候用virtual来标记它们)。同样地,这种行为就好象所有析构函数都具有相同的名字(即使事实上不同名)。   下面说的是将所有析构函数都标记为virtual的好处。假定Base类有一个指针类型的成员变量pB,Base类的构造函数会创建由pB指向的一个动态变量,而Base类的析构函数会删除pB指向的动态变量。另外,假定Base类没有标记为virtual,并假定Derived类(它从Base派生)有一个指针类型的成员变量pD,Derived类的构造函数会创建有pD指向的一个动态变量,而Derived类的析构函数会删除pD指向的动态变量。分析一下以下代码:   Base *pBase= new Derived;       . . .  . . .       delect pBase; 由于基类中的析构函数没有标记为virtual,所以只会调用Base类的析构函数。它会将pB指向的动态变量占用的内存返还给自由存储。但是,对于pD指向的动态变量来说,它占用的内存永远不会返还给自由存储(除非程序终止)。   另一方面,如果基类Base的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那么为pBase调用delect时,就会调用Derived类的析构函数(因为指向的对象属于Derived类型)。Derived类的析构函数会删除pD指向的动态变量,再自动调用基类Base的析构函数。后者会删除pB指向的动态变量。因此,将基类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之后,所有内存都能成功地由自由存储回收。为了准备好迎接这种情况,最好总是将析构函数标记为virtual。   虚析构函数的工作方式是从最深的派生类的析构函数依次调用其基类的析构函数,直至初始基类的析构函数得到调用为止。    析构函数的调用规则:

1. 如果是从一个基类派生的,则调用它的析构函数,再调用它基类的析构函数,依此类推。

2. 自动对象(局部的)在离开作用域的时候自动调用析构函数。(确切的说是编译器在离

   开对象作用域的时候添加析构函数的代码)

3. new出来的对象要有delete时才调用析构函数。

补充:

4. 基类指针可以指向派生类。

5. a.fun(); 调用的是对象a的fun();要打破这样的规则,要把函数设置为虚拟的.

6. delete b;调用的是b所属类的析构函数,要打破这样的规则,要把析构函数设置为虚拟的。

结论:在一个派生体系中,必须使所有的析构函数都被调用,这就要从最下面的析构函数开始执行

如:CBase->CDerived,必须从CDerived开始执行,CBase的析构函数才可以调用,如果从CBase开

始调用,则CDerived的析构函数得不到调用,这将导致解构的现象。

下面的例子中,delete b,由于b是基类的对象,则调用的是基类的析构函数(条款5),则派生类的

析构函数得不到调用(结论),所以要把基类的析构函数设置为虚拟的,这样delete b时调用的是派

生类的析构函数,接着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 具体例子: 有下面的两个类: class  ClxBase

{

public :

    ClxBase() {};

    virtual ~ ClxBase() {};

    virtual void DoSomething() { cout << "Do something in class ClxBase!" <<  endl; };

};

class ClxDerived : public  ClxBase

{

public :

    ClxDerived() {};

    ~ClxDerived() { cout << "Output from the destructor of class ClxDerived!" <<  endl; }; 

    void DoSomething() { cout << "Do something in class ClxDerived!" <<  endl; };

};

    代码

ClxBase *pTest = new  ClxDerived;

pTest-> DoSomething();

delete pTest;

    的输出结果是:

Do something in class ClxDerived!

Output from the destructor of class ClxDerived!

    这个很简单,非常好理解。

    但是,如果把类ClxBase析构函数前的virtual去掉,那输出结果就是下面的样子了:

Do something in class ClxDerived!

    也就是说,类ClxDerived的析构函数根本没有被调用!一般情况下类的析构函数里面都是释放内存资源,而析构函数不被调用的话就会造成内存泄漏。我想所有的C++程序员都知道这样的危险性。当然,如果在析构函数中做了其他工作的话,那你的所有努力也都是白费力气。

    所以,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这样做是为了当用一个基类的指针删除一个派生类的对象时,派生类的析构函数会被调用。

    当然,并不是要把所有类的析构函数都写成虚函数。因为当类里面有虚函数的时候,编译器会给类添加一个虚函数表,里面来存放虚函数指针,这样就会增加类的存储空间。所以,只有当一个类被用来作为基类的时候,才把析构函数写成虚函数。

可以测试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测试一下

http://blog.csdn.net/caojunhao123/article/details/1265069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