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努力40多年,国产操作系统,从windows那抢到9%的市场

作者:长安华岳

操作系统是电子设备的灵魂,少了它的支持,配置再高的电子设备,充其量与破铜烂铁无异。这个道理之于电脑就可以理解成,再高的软硬件配置在没有操作系统的前提下,就是一块十几二十斤重的铁疙瘩。

努力40多年,国产操作系统,从windows那抢到9%的市场

但目前的PC操作系统基本上处于外部垄断状态。放眼全球,微软和苹果凭借Windows和MacOS两大系统狂揽超过9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仅剩的不到5%的份额则属于Linux。

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因此从40年前开始,就有一批又一批的“电脑人”投身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开发工作,渴望改变外部垄断的情况。但可惜的是,路阻且长,甚至一度停滞。

直到近些年来,伴随着国际形势、供应链产业等各方面的因素变化,以及内需市场的不断扩大,国产操作系统在迎来巨大红利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市场机遇。而伴随着国产CUP的蓬勃发展,更是加速了国产化操作系统的发展进程。

努力40多年,国产操作系统,从windows那抢到9%的市场

银河麒麟、红旗Linux、统信UOS等主流自主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在业界的认可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在华为的欧拉“开源三件套”诞生之后,国产操作系统逐渐迈向繁荣,从2021年开始,国产PC端操作系统出货量连年增长,5%的出货量创造历史新高,2022年更是以9%的出货量差一点就实现了“翻倍”。按照这样的速度,国产操作系统为完全有实力在几年后与Windows和MacOS两大巨头一较高下。

努力40多年,国产操作系统,从windows那抢到9%的市场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最关键的因素可以用四个字总结--“软件生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与软件的适配性和兼容性。

以麒麟和统信UOS两大国产系统为例,他们的软件适配性已经非常完善了,QQ、微信等沟通软件早就能够正常在两大系统下正常使用;WPS、福昕等文字处理软件也完全能够在这两大系统下正常运转;一些专业的图片处理类软件,在经过“加工”后也可以完成适配。

可以说,虽然在功能方面这两款操作系统还不能与最新的Win11相比,对于办公而言,早已绰绰有余,甚至完全不会输给还在使用的WIN7系统。对于用户而言,生态够丰富、功能够齐全,那么这就是一款合适的操作系统。

努力40多年,国产操作系统,从windows那抢到9%的市场

我们都知道,做好一个操作系统最难的就是生态,而做好生态的最终驱动力则是能不能利用生态建设来赚取红利。Windows和MacOS之所以能够赚钱,是因为他们拥有巨大的市场,用无穷无尽的购买力原意为他们的生态产品买单。

而市场这一点正是国产系统发展的最大难题,没有足够的购买力,那么必然会引起生态恶化,而一旦生态恶化,则会进一步挤压国产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好在,至少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国产操作系统还是软件生态都在走上坡路,只不过,上坡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既然已经有了9%,那为什么不继续冲击一个10%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