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哲库(ZEKU)业务终止的一些浅谈

作者:摸鱼IT

在5月12日中午的时候,OPPO终止哲库(ZEKU)的全部业务。

记得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堂堂OPPO竟然连第一款芯片还没流片就终止了。依稀记得之前的时候哲库疯狂挖人、到处招聘,一瞬间就停止全部业务,令人唏嘘。

对哲库(ZEKU)业务终止的一些浅谈

时隔一个月多,哲库ZEKU的两千多研发人员不知道被市场吸收多少,也不知道选择ZEKU 的校招生现在何去何从。

我只想从这个事情简单地聊聊我的认知和感悟,与大家共勉。

对哲库(ZEKU)业务终止的一些浅谈

但是真实的原因我们大家不得而知,都是猜测,但是不外乎就是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内部原因。从今年以来,手机市场不断萎靡,全面进入存量市场,低迷的销量带来的是OPPO营收大幅降低,因此它的ZEKU受到了极大冲击。

毕竟芯片生产是一个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的事情。据坊间传闻,在台积电高端制程的流片一次,需要10亿人民币。而ZEKU设计的4nm制程soc芯片如果不能一次流片成功,那将是重大打击,每一轮人力、财力、时间都是巨大的成本。

做芯片高风险、高投入,短期收益低,而且大量资金要用作研发,对于当下的OPPO来说完全的吃力不讨好,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收益。但是手机市场现在不断下滑,OPPO赖以生存的主品牌手机需要先生存下来再去考虑其他的,这是必要的壮士断腕。

但是有人会说,我们的华为海思不也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了,这些人只看到表象,并没有看到本质。对于华为而言,它本身就是世界一流的通讯公司,也有着极大的手机市场,它的资金充足,反观OPPO它只是手机市场,并且现在手机市场下行,资金远不足华为。

据说华为为了芯片砸了上千亿,海思在华为是没有盈利要求的部门。华为内部有人士说“海思亏出一个小米”。

看起来似乎资金是压死zeku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并不然。最开始的时候,OPPO声称要投资500亿,zeku三年来只花掉了100亿,并且在解散后全员赔偿n+3,包括应届未入职的校招生,这一点来看不应该是资金链断裂。

反观zeku公司内部,它三年以来唯一的市场级产出就是马里亚纳外挂NPU,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似乎并没有很好,在自家手机的发布会上都不太敢介绍宣传,参数也很模糊,并且开发程度不足。

OPPO甚至在之前还说过现在的马里亚纳X仅发挥30%,马里亚纳X会继续优化,达到“越用越好”的效果。

现在来看,一切化为乌有,马里亚纳真的是深不见底,一个深坑啊。

还有一点zeku为了造芯大价钱挖人,迅速扩张,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zeku大量高层技术人员流失,这也是对即将流片的关键时刻来说是个打击。

极速扩张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内部不稳定,zeku内部山头林立,华为派,高通派,展讯派,oppo派,联发科派,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想法,开会多干活少,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大家都是大牛,碰撞到一起就是很大的问题隐患。

内部的诸多问题,还有OPPO市场的下行,导致zeku完全结束。

对哲库(ZEKU)业务终止的一些浅谈

另一个就是外部施压。主要可以分成两个言论,一部分是美国施压,另一部分是ARM发布的新规。

对于zeku来说,它马上流片的4nm芯片,对于市面主流的高通系是一个冲击,外界肯定会各种阻挠。高通害怕出现第二个海思,将其扼杀于摇篮中,将潜在的竞争对手提前搞死,避免养虎为患。

美国向OPPO施压,如果继续流片,将断供芯片,对于一个绝大部分业务由手机构成的公司,这样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做出壮士断腕的举措保全大局。

但是以我来看,虽然有这种可能,但是疑点颇多。zeku仅三年,虽然大肆挖人,这种高端制程不止是人才的数量堆叠,更多的需要经验和积累,海思也沉淀了十多年才崭露头角,zeku三年的研发就可能冲击高通,岂不是把造芯片看的太简单了?

反而是ARM发布这个新规的可能是更多一些。ARM新规要求2024年开始,基于ARM架构的soc不能再提供非ARM公版架构以外的GPU、NPU和ISP等。这意味着什么,所有的Android系芯片(除苹果)在使用公版架构不允许任何外挂IP,不允许魔改。

对哲库(ZEKU)业务终止的一些浅谈

ZEKU的马里亚纳NPU它本身只完成了30%都停止了,这一点足以看出来这个新规的威力,而且小米之前类似的澎湃系列的外挂NPU也停止了,它也是只是在宣传澎湃的电源IC,不再提澎湃ISP。

这就导致zeku要么你就学习苹果,全部自研,要么使用公版。使用公版这就意味市场同质化,手机厂做芯片要的不就是差异化,定制化,这都砍了,它造芯的优势就全无了。

全部自研这一条路更难了,目前流片在即,这第一次的结果还没量产就需要全部推翻重来,并且全部自研的架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意味着可能5-10年时间zeku需要沉淀下来做架构,没有任何的商业价值。

OPPO是要搏一搏未来的自研架构,还是壮士断腕结束一切。不言而喻,还是壮士断腕更好一些。

我们不妨再把眼光放广一些来看我们国家的造芯行情。

是否还记得曾经类似的一个公司 -- “华芯通”,一个由贵州政府和高通合资的企业,它的发家也是光速扩张,光速消失,与zeku何其相似,疯狂的扩张,疯狂招人,但是还是失败了,它还有高通背书,也免不了走到陌路。

我们对于造芯都陷入了一个互联网的思维,只要有资金有技术,就可以完成超越。

目前来看,芯片行业只是披着高科技的外衣,其中的内核更是需要高精尖制造产业来支撑,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我们整个市场都受到互联网文化的洗礼,觉得我们有钱支持,挖人学技术,我们很快就可以摆脱垄断。

其实事实是残酷的,自从华为海思制裁之后,国内并没有很快的崛起,更多的公司只是踏着风口,踩着国家政策红利,没有沉淀下来做造芯的技术。

现在回头来看OPPO为什么还要选择造芯这条路,依我来看,一部分是想学习苹果、海思,它们开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依托自身的手机市场来打差异化、定制化的道路;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国家政府的需求,毕竟依靠大厂来造芯要比投资、骗政府资金要靠谱多。

现在来看这些都不重要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摆脱海外制裁的瓶颈,一个海思因此倒下,zeku也倒下,不能都去飞蛾扑火!

造芯困难,尝试过,失败了,不丢人。不止我们会失败,更大名声的TI、 Marvel也都放弃了,即使三星也有Exynos,但是也逐渐掉出第一梯队。

这个级别的SOC手机芯片是目前集大成的技术,客观规律来讲就是最难的。玩家越玩越少,最后就是几家的市场。

我们进入了一个造芯的怪圈,都觉得更先进的制程设计就会更快的实现造芯梦。但是我们从zeku惊醒来看,造芯本质还是第二产业,需要更多制造工艺,而不是设计工艺。

我们被卡脖子,是4nm、3nm的制程设计么,我看不尽然,曾经的海思也一度吊打高通,看得出来,我们的芯片设计没有问题的,但是配套的EDA软件,生产制程技术,相关的上游原材料产业都是极差的,不能都指望先进制程可以完成翻身。

自研芯片并不是某个公司的事,它是全行业来配合的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赢得这场封锁战。

zeku吹响了造芯的号角,也唱出了造芯的挽歌。

国产自主化芯片长路漫漫,犹过百里独木,我不相信长夜将至。

此致,敬礼 ZE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