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考志愿填报那点事

作者:田哥田言田语

高考成绩公布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近几天,高考成绩也陆续公布完毕,考生也基本都查到了自己的分数,也可以基本了解到自己分数在全省的大体位次,对于能上什么档次的学校心里也基本有了数。下面一步就是面临高考怎样填报志愿了,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经历高考、考研,一步步走来,可以说高考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加上工作近10年,对于年轻学子面临高考选择填报志愿时也有一些感悟,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感悟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高考莘莘学子能有所帮助。

高考填报志愿主要涉及选学校、选专业、选城市几个重要要素,这几个要素我觉得都很重要,后续对我们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选好了可能顺风顺水,选不好可能后悔终生。这几个要素也很难说哪个更重要些,如果非要排个序的话,我认为是学校>专业>城市。当然学校和城市几乎是一个事,因为学校定了,城市也就定了,除了个别学校在其他城市有分校的情况。

社会上大家对学校的了解基本可以分为985高校、211高校、省重点高校(一本,也有部分二本)、普通本科高校(二本)、其他本科高校、专科高校、高职学校等等,现在经常提的是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专业)高校,一般是211以上的高校,部分省重点的学科可能入选,普通大众可能还是经常讲985和211。现在各省市基本上都是出来成绩后报志愿,知道了成绩,也可以知道在本省大体名次,这样就知道了自己可以报什么档次的学校了。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这么多的学校,选起来也有点琳琅满目,好在现在基本上都是平行志愿,一般都是选择4-8所高校(每个省份都不一样),平行志愿相对比较好,只要自己分高,基本↑都可以在志愿内录取(一般几个志愿也要稍微拉开几个档次,前2个可以档次差不多,后边为了保证录取,学校档次一般比前两个低些)。了解到了这些,其实也就不用头疼了,知道了成绩和大体名次就可以在全国高校名单里面选择相应档次的学校了,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先来列出一个名单,本省学校(6所,省会>其他城市)、直辖市的学校(每个城市3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外省省会城市学校(自己喜欢的或比较感兴趣的城市选个3-6所学校),其他感兴趣的城市学校(3-6所),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一个15-21所学校名单,下面就是怎么优选名单了。

如果给选的学校排个顺序,我认为是本省学校>直辖市学校>外省省会城市学校>其他感兴趣的城市学校。为什么这样选,首要因素是本省学校招生人数多,录取率更高些,外省相对招生人数少的多,录取概率相对小,次要因素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经济、文化、科技等都比较发达,学校师资力量、经费保障等相对更好,在这里学习条件和以后的就业等优势都会明显些。

知道了这样的一个大体顺序,下面再谈怎么具体选学校:对于分数能上985高校,我想只要是985基本上都差不了,但真正选起来,我觉得优先要考虑的是,学校综合实力(含知名度等)>专业>城市,如果只能上末尾的985,可以选择排在前面的211;对于分数能上211高校,选择的要素和选985高校差不多,如果只能上末尾的211,建议也去211,城市如果偏远和不喜欢的话就可以选个省级重点,最好也是一流学科那种(当然这种学校分数可能也低不了)。对于分数可以上省重点本科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一般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选择的重点应该就是在省内选,前面也说了,省内普通本科招生主要是面向省内的,招生人数多,录取有保障,选择时就是优先选省内省会城市的学校>省内经济发达城市的学校>其他学校。

根据以上选择思路把选择完的15-21所学校都列出来,网上搜索或者学校官网详细查看学校近三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录取分数线、排名、招生人数等等)以及当年的招生简章(招生要求和招生人数等等),最后再根据学校>专业>城市进行优选排序。

选定学校后,再说怎么选专业。选专业也是个很重要的事,对于一般人来讲,直接关系到毕业时的就业方向和企业。最近网上热议的也很多,网红张雪峰老师在提到新闻专业时说要慎重选,引起了不少的轩然大波和讨论,他的思想还是建议普通人家还是要选好就业的专业,选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当然对于官或副二代等家里有矿有资源的人来说,就可以随便选,喜欢什么专业就选什么专业。我基本也同意这种建议,尤其对于普通人家老说,就得选好就业的专业,少学一些文科类的又比较虚的专业,因为以后的就业对于普通人家都孩子很重要,要我建议就是选工科类专业(计算机类、电气类、机械类等优选),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以后就业前景更是好的不得了。

城市一般和学校耦合到了一块,学校定了,城市也基本定了,对于有分校的情况多说一句,如果分数够不上主校,选分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毕业证都一样的)。

再简单说说如果成绩发挥的不大好,落榜不能上普通公办本科(一般就是指没过本省的本科分数线,现在一本、二本、三本合并,分数线其实很低的)或者是分数不够理想学校的时,怎么办。这里主要针对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普通的家庭相信有很多出路,也不用我建议。对于高考落榜,只要是成绩不是太差,又不厌学,都建议再复习一年,争取上个本科,因为出身很重要;对于过了分数线没考上心仪大学的情况,我觉得要慎重,我的建议是能去上大学就去上大学,当然就是对学校不满意和对自己复读很自信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再复读一年,考上心仪学校或考个更好的学校,当然也得家庭条件允许,因为现在复读都是去培训机构或私立的高中,公办高中都不让招复读生,这也意味着复读要花费我不少的金钱。最后对于那种分数不够,又不愿复读的学生,家庭条件允许的胡,可以选个专业好,就业有前景的高职去读;如果家庭家庭条件不允许可能只能是提前进入社会,在社会里面打拼了,建议还是能上个学就去上个学,大专也行,因为以后企业招聘、公务员考试等至少都是大专起步,也算具备了基本条件,当然现在大学生多的很,稍微好点的企业招聘都是本科以上起步。

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写清楚了没,再总结下,就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大体排名去选择10-20所左右的目标院校,能上985就不上211、能上211就不去一般本科,能读个本科就不去读专科(一些特殊好就业的专业除外,如殡葬专业等),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低一档次,选个更好城市的低档学校和好的专业。

希望每个莘莘学子都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祝每位莘莘学子都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