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春不迷茫

                                                           我 的 大 学 生 活

                                                                                                     ——青春不迷茫

    我叫肖勇,肖邦的肖,骁勇的勇,男,今年23岁,单身,现在在武汉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不久以前,我也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为了找工作而四处奔波,现在也算是有了着落。能够得到这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我非常地珍惜,一直努力地工作,不敢懈怠,只怕自己再次沦为找工作大军中的一员。虽然每天的工作异常辛苦,但与同事们一起工作的时光,对我来说,无疑是累并快乐着;而在这中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我已然满足,回头想想大学里的那段奋斗时光,如今的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值得庆幸的是,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没有一直迷茫、堕落下去,否则,此时此刻的我也许正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投着自己的简历。

    刘同老师写过一本书叫做《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也曾迷茫过,曾经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自己的未来该走向何方。幸好后来的我走出了迷茫,重新找回了前进的方向,一番奋斗、努力,这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安逸”。在我大三的时候,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我幡然醒悟,知道自己不能再迷茫、堕落下去,该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做点实事。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努力学习,尝试捡起以前丢掉的所有课程,也尝试着在课外自学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数据库知识,争取为未来的自己储备更多的知识,进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大三刻苦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陆续地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直到现在,依然是我重要的思想指导。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大三一年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后来的实习以及现在的工作都是最好的证明。之所以写这样一篇文章,是为了将我的大学生活描述出来,便于学弟学妹们、读者们通过我的经历来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从而不再感到迷茫,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便是本文副标题“青春不迷茫”的真正含义。

    我大学就读于湖北理工学院,因为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所以上了这个二本院校,那个时候学校还未更名,叫做黄石理工学院。学校恰好坐落于当地著名的风景名胜磁湖湖畔,当初知道这个消息曾让我兴奋了好久,但是后来我到学校之后,却有些失望,磁湖并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美,话虽这么说,但它的温婉、秀丽却是不能否认的。整个校园占地面积很大,依山傍水,很是大气,我曾经约着室友一起走了半日,也没能走遍它的角角落落。怀着对这个美丽的新校园的欣喜与好奇,以及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通过积极的学习和探索,在大一开学之初我便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报了许多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当然也包括一些与建筑相关的专业,都是兴趣使然。后来被这所学校录取,录取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仍然是我感兴趣的专业。没来学校报到之前,我曾查过一些相关的资料,知道计算机类专业比较难学,虽然就业前景广泛,市场需求大,但是学习这类专业的人数众多,如果成绩不突出,也难以找到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军训一结束,我就开始认真地对待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勤记笔记,每次有不懂的问题一定向老师或同学询问直到弄清楚,独立完成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课文等等,只要学习方面的事都不敢马虎。那时虽然觉得辛苦,但想想自己的未来,却也不敢松懈。

    我的大学生活当然不仅仅只有学习,学习之外我也有着“丰富”的课余生活。白天没有课的时候,我会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转转,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对我这个兴趣广泛的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次沉浸在感兴趣的书中时,总会忘了时间,最后只能无奈地感叹时光的流逝。那时候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图书馆搞学习,为什么不在寝室里学习,寝室也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啊,何必多此一举,跑到图书馆去搞学习,那时只是简单地将此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图书馆的氛围。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校的社团,比如演讲与口才协会、计算机协会等。我一直认为,在这个社会好的口才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参加了演讲与口才协会,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锻炼口才的机会;而参加计协,则只是为了获得一些课堂之外的计算机知识,算是一个补充。周六周末的时候,我经常和室友一起去学校的体育馆打乒乓球,偶尔我们也会到学校食堂二层的台球俱乐部打几桌台球。天气不错的时候,我一般会坐趟公交车到附近的团城山公园,那里的楼宇亭台、绿树碧水,总会让我流连忘返。当然我最常去的,还是磁湖,不单单是因为离得近,更因为那里的风光,尤其是在傍晚时分,散步的行人、依偎的情侣、路边的花草以及水中的倒影一一映入眼帘,加上清风拂面,总会让人感到无比的畅快和惬意。

    大家都知道,大学我们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寝室,可以说,寝室就是我们的根据地。而我大学时的根据地——208(门牌号),是我最难忘的地方之一。我们寝室共有4名成员,按年龄大小依次被称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而其中的老三就是我本人了。那个时候(大一上),我们寝室的几个人除了每晚睡在一起之外,平时上课、吃饭以及玩乐都在一起,也算是形影不离了,除了个别时候某个人临时有事,我们和谐的格局才会被打破。周末出去游玩,我们通常结伴出行;而上网嘛,就不一定了,因为他们三人都喜欢玩网游,而我则喜欢看一些电视剧、电影或是搞笑视频之类的,所以通常是我先下机,留下他们继续玩网游,而我则先回寝室搞学习,于是就导致了我们四人一起去、不齐归的现象。每逢生日或节日的时候,我们寝室都会进行一次聚餐,小节食堂聚,大节餐馆聚,其中(20)12年的元旦聚会至今让我难忘,那次是我们寝室的第一次大型聚餐,那一晚我们都喝得酩酊大醉,最后是怎么回到寝室至今我都搞不清楚。大一的时候,我们经常在寝室里打扑克、打三国杀,主要是因为那时都没有买电脑,所以实在是没有什么别的娱乐项目,输了的人通常要被罚喝水,那时也不管对饮用水有多少浪费,输一次喝一杯,于是总有被灌了一肚子水的人半夜起来上厕所;还有一些时候罚做俯卧撑,一晚上做几百个、第二天起来两个肩膀肿起来的现象更是不稀奇。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了,那段快乐的时光,却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上了大学以后,高中时候关系较好的那些同学,因为所填报学校的缘故,遍布在全国各地,有些同学甚至选择了进入社会,外出打工挣钱,因此也与我处在了不同的城市。然而我与他们的联系却并未因此中断,QQ聊天成了我们主要的联系方式,以往常有的电话联系却相对少了很多,互相打电话的次数简直屈指可数。虽然如此,但我觉得QQ上的这些交流也就足够了。大一生活里,我很幸运地拥有了另外两段友情,或者说是一段,因为我们三个人关系很好。两人都是我的同班同学,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们突然就成了好朋友,也许是因为几个人性格、兴趣相投吧,即所谓的志同道合,后来也就形影不离了,室友们那时也没少怪我冷落了他们。后来我们仨一起拍了张大头贴,经过他们两人的同意,我在这张照片的上方印上了“黄石三雄”几个字,算是给我们这个小团体取了个名号。回到寝室后,我将这张见证我们友谊的照片贴在了我的书桌旁边,这天之后自然也没少得到室友们埋怨、嫉妒的白眼。

    在我与这两位同学成为好友后不久,我们学校就正式更名了(二者似乎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由原先的“黄石理工学院”改为“湖北理工学院”,似乎升级了,这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然而,我的大一生活在这之后不久,便也正式结束了,暑假过后就会进入大二,那时我本以为它会像大一一样充实而有意义,谁知道大二却发生了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紧接着我身上就发生了一些改变,一些走向堕落的改变。

    大二开始后,我依然像大一时一样认真对待学习,不敢把学习落下。然而不久之后,这个不算坚定的信念就开始动摇了。我发现不少的同学已经没了大一时那种强烈的学习热情,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地对待学习,上课睡觉的比比皆是,认真听讲的似乎只有前两三排的同学,少的时候甚至只有几个人,而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做的似乎也只有那么几个爱学习的同学,其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直接把他们的作业拿过去copy。而早晚自习自愿去自习室学习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寝室里面似乎也换了一番新景象,我和室友们已经各自买了电脑,打游戏、看电影、聊QQ的,各自忙得不亦乐乎,直到到了熄灯时间,才各自关机、上床睡觉,以往的卧谈会也因此被直接省略掉。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终于明白了以前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在图书馆学习。就这样,室友们每天上课睡觉,回寝室以后就打游戏,作业基本上都是靠抄我的,一天一天地混着。一开始我还能坚持,坚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坚持在他们玩游戏的时候“认真”地搞着学习,然而时间久了,这种信念也开始动摇了。看着他们玩得那么开心,我却要辛苦地做着作业,我时常感到心理不平衡,我也经常问自己,大家都这样,自己为何还要坚持。终于有一天,我“想通”了,反正又不是我一人这样,大家都这样,人人都玩,我何必再坚持,未来的就业问题留到未来再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抱着这样的思想,我也开始在寝室玩起了网游,当然是在室友们的指导下,由于网游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每晚我们都玩得很晚才睡。而第二天早上我们却不得不早早地起来上课,于是经常睡眠不足,因此课堂上补觉便成了我们不二的选择。课堂上睡觉,使我丢失了大量的功课,于是我也开始照抄同学的作业。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半年,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试。本来我还担心会不及格,考试前同学们却商量出了用纸条、蓝牙等方式传答案的方法,实践证明此法确实有效,考试过程中各种答案在我们中间小心地传来传去,惊险而又刺激。幸运地是,我的期末考试成绩都及格了,全数通过。而大二下学期,因为有了二上的“经验”,我便照着二上的做法度过了下学期,其中唯一的改变就是学会了和大多数人一样隔三差五地逃课。不幸的是期末的时候挂了一门,无奈只能在大三上学期进行补考,还好是和室友一起补考,基于他的“帮助”我很幸运地过了。

   大三开始以后,我依然没有什么改变,或许那时的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改变。不久以后,我们寝室的老大喜欢上了XXX系动漫设计1班的一个女生,据说二人是在选修课上认识的。后来,我们仨都怂恿老大去表白。老大后来俗气的表白方式(也许真的是浪漫),居然成功地俘获了佳人的芳心,至今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老大买了一些烟花和爆竹之后,呃,错了,是烟花和蜡烛,就拉着我们一起去帮他“求婚”。我们到了那个女生宿舍的楼下,一起将蜡烛摆成一个大的心形,然后点燃了所有蜡烛,并同时点燃了烟花,然后让老大站在心形中间,我和另外两个人便向着女孩寝室的方向开始大喊:“XXX,做我们老大的女朋友吧!XXX,做我们老大的女朋友吧!...”一直喊了很久,后来终于有个女孩下来,红着脸对我们老大说:“让他们别喊了,整栋楼都,都知道了...”老大示意我们停下之后,问道:“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我,我”,那个女孩吞吞吐吐,似乎经过了一番短暂的思考,然后小声地说道,“愿意。”听到她的回答,当时我们几个人一起兴奋地歇斯底里地欢呼,实在是想不到他们俩就这么成了,我们寝室终于不全是单身汉了,看来丘比特之箭不单单射中了老大,同时也射中了我们嫂子,一箭穿两心。然而自那以后,我们寝室打Dota的群体中便少了老大的身影。

    那段时间里,因为老大的原因,我时常到磁湖边上散步。至于为什么说是因为老大,老大的幸福事迹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我和她,而我每次回忆事情,都会不自觉地迈开步子,走上一段路程。我也知道曾经的那段感情已经成为过去,即使它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我心里就是怎么也放不下。每次散步时,看到湖边座椅上的一对对情侣,在羡慕之外,我也在不断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尝试着去接受一段新的感情。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在磁湖边漫无目的地走着,手机里放着的歌曲,忽然响起了熟悉的旋律,是那首《就算没有明天》,我曾经很喜欢的歌曲。我认真地听着每一句歌词,因为细听之下它依然是那么好听。“回忆再明显,终究消散成云烟”,听到这句时我怔住了,是啊,回忆再美好也终究会化作云烟,我何必钟情于一段回忆呢,我应该忘记过去,给自己一段全新的感情,对,全新的感情!从那天以后,我终于决定忘掉过去的那段感情,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再后来有一天,我打完一把Dota之后,想起了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去过图书馆,于是决定去图书馆转转。到了图书馆以后,翻看了众多的图书以后,我找到了一本Photoshop教程,准备找个位置坐下来细细研究。在我找座位的过程中,我无意识地注意到了靠近墙角的一个女生,那是一个长相清丽的女生,挺有气质,认真学习的样子甚是可爱(在我看来),很是吸引我,我于是悄悄地找了一个靠近她的位置坐下,静静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当时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开始鼔动自己去向她搭讪,尽管我当时很紧张,由于我的心跳得很快,使得我愈发的紧张,我真怕自己过去开口说错了什么话,未免唐突了佳人,所以一直静坐没敢行动。因为怕惊扰到她(实际上是不想让她看到我当时的挫样),所以我强迫自己表现得很平静,尽管当时我内心里已经波涛汹涌,这似乎是一种屌丝心态,事实上这样坐着着实让人难受。直到后来那女孩突然收起书本离开,而我当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继而留在原地懊悔不已,我没有女孩的任何信息,更加残酷的是我可能再也见不到她。回到寝室以后,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室友们,一是情况不明,我对女孩一无所知,二是怕他们笑话,笑话我的怯懦,笑话我甚至连女孩的名字都不知道。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回到寝室就玩游戏,而是早早地上了床,室友们自然觉得奇怪,纷纷问我怎么了,老二甚至调侃道:“老三,是不是大姨夫来了?”我自然只是以“太累”来敷衍他们。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女孩的样子,她认真学习时的神态、表情和动作,一一在我脑海里闪现着,我也会不自觉地去想象她笑、她哭、她发脾气,甚至是她撒娇等等情形下她的样子,虽然只是在脑中想想,却让我感到很是甜蜜,尽管我们还什么都不是。想不到我决心放下前段感情以后,这么快就有了一位走进我内心的女生,让我如此地心动。第二天,上完了当天的课,我早早地去了图书馆,在昨天相同的位置占了一个座位,希望能够再次遇到她。我提醒自己,这次如果遇到她,一定要向她要到联系方式。可是一直等到图书馆闭馆,都没有等到她出现,我很失望地回了寝室。第三天时的遭遇同第二天的基本上一模一样,只是图书馆那些认真学习的少年们忽然让我有些触动,于是感叹,当大多数人选择堕落时,仍然会有那么一部分人选择坚持初衷,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积极地储备知识、准备文凭,我觉得自己也该悬崖勒马了,要不然跌入万丈深渊是迟早的事。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我开始为去不去图书馆而纠结,而最后我用她很有可能会去的理由说服了自己,于是选择了照旧去图书馆,抱点希望总还是比失望要强。我依旧坐在老地方,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自己本来很感兴趣的书。出乎我意料的是,没过多久,我日思夜想的她居然出现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把上帝的八辈祖宗都感谢了一遍。我没有立即过去,是为了不让她看出我是在等她,因为我想装出今天才认识她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走到她身边,问道:“同学,请问你旁边的座位有人吗?”她头也没抬地回了一句“ 没人。”这算是我跟她讲的第一句话。我于是静静地坐下煞有介事地看起书来。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决定主动跟她搭讪,通过对话来了解她,于是问道:“同学,你是哪个班的啊?”她依旧没有抬头,淡淡地说道:“10级财务管理。”居然是位学姐!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决定开门见山:“哦,那你有男朋友吗?”“没有,单身。”从她回答时的语气中可以判断,她似乎有些不耐烦,我决定加快进度,于是直接厚颜地说:“我叫肖勇,交个朋友好吗?”她听了这话,猛地抬起头盯着我说:“同学,我在这里学习是为了考研,你有这个闲情,为什么不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地想一下,好好地搞下学习?”我自然明白她这话的意思,赶忙道歉:“抱歉,打扰了。”发生了这事,我自然是无法静下心来再看书了,于是在旁边几人的目送下,灰溜溜地出了图书馆。出来以后,我没有丝毫的难过、失落,反而感觉很轻松,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反倒是女孩的话让我很受教,我也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堕落下去了,但又觉得已经这样了,要转变实在太难,于是不再多想。这便是我大学的“感情经历”。

    在此之后不久,一次英语课上,英语老师不知道怎么地就扯到一些思想教育上去了,而我向来对这些感兴趣,于是就认真听了下去。老师中间讲过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个成功者背后是深深的孤独”。那时候我听了这句话感触颇多,我觉得我之所以有找女朋友的想法,无非是因为孤独、寂寞,如果我能潜心学习,为了以后的成功而不懈奋斗,必然要忍受孤独,彻底抛弃那些所谓的大学必须经历的感情问题,最后或许会成为一个成功者。再联想到,以前在贴吧里看到的那些“大丈夫何患无妻”、“男人先成事业后成家”的说法,我忽然明白了大学里感情不是必须的,而能力储备是必须的,虽然也有“大学所学的专业不一定是你以后的就业方向”的说法,但是对我而言,我的专业方向就是我的就业方向。那段时间恰好临近大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不想重蹈二下的覆辙,于是下定决心要重新重视学习。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的样子,我的高中好友章强到我学校来玩。他在我学校待了两天,我带他游了磁湖,去了团城山,也逛了我们学校。其间,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思想上的交流,他讲过的好些话,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他说,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家人、亲人;这个社会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是个恃强凌弱的社会,你不恃强,不代表别人不凌弱,要想不被欺负,就要让自己强大,如果连自己和家人都保护不了,何谈幸福;要想强大,只要有钱就行了,这个社会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人谁都不敢惹,而且他们还衣食无忧;要想有钱,你就得有知识和能力,这是挣钱的本事。这些话我当时记在了心里,他走以后,我将这些话反复琢磨了多遍,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更加坚定了搞好学习的决心。

    我开始像大一时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准确地说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再也不敢松懈,我该为自己的未来做些事了。在那时只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日夜奋斗,最后终于将那学期所有落下的课程又重新捡了起来。而最后的期末考试,我也以还算不错的成绩通过了。这个小小的成就无疑增强了我当时丧失已久的信心。

    大三下学期,在兼顾功课的情况下,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巩固了大二的所有课程,这项浩大的工程花去了我那半年的大部分时间。直到此时,我的学习才算是真正跟上了,重新走上了正轨,之后的学习,我再没有落下过。那半年余下的时间里,我翻遍了几乎所有的SQL Server的教材,将所有的知识烂熟于心,同时也自学了一小部分Oracle数据库的知识,希望对以后找工作有所帮助。在学习之外,我也利用课余时间上上网,通过对一些新闻、时事的了解,加深了我对这个残酷的社会的认识,我开始认同我那位同学将整个社会几乎所有关系归结为一种强弱关系的观点,尽管偏激,却很有道理。不久之后,我的大三就这样还算有意义地结束了。

    大四开学以后,大概上了三个月左右的课,虽然每天课很少,但我还是每次都坚持去,因为我觉得越是最后的课程越是关键。而课外的绝大部分时间,我都花到了学习Oracle数据库上,到实习前,也算是基本自学了所有实用知识。三个月课程以后,我和同学们都不得不出去实习。我和我的那两位同班好友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黄石一家手机游戏软件公司找到了实习岗位,负责设计手机游戏数据库模块。这段半年多的实习,异常辛苦,却也为我未来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做事、交际等方面的企业文化知识。

    实习以后,写毕夜论文、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以及和室友们吃散伙饭等诸多大事,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确实也没什么可讲的地方。于是,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毕业了。

    毕业以后,由于两位好友坚持要留在黄石发展,我于是孤身上了武汉。这之后便听说老大和她的女朋友分了,分手的理由是极其简单——毕业了,应该各奔东西。他们的故事,让我庆幸自己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那时以学业为重果然是明智的,否则如今的我估计也是学业、爱情双失,在街头的某个角落抱头痛哭呢。后来,在武汉一位高中好友的帮助下,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现在的这份工作,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担任客户信息系统开发员的职务。之所以被录用,我想是因为我的过硬的数据库开发能力,以及还算丰富的开发经验吧。看来,我大三大四复习以及自学的那些数据库知识,实习以及最终的工作都派上了用场,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大学多学一些与你未来就业方向相关的知识,甚至多多益善,总会有好处的,等你以后工作了,你一定会看到它的回报的。

    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虽然没有列出点点滴滴,但也算是涉及到了它的方方面面。希望读者能从我的故事里得到启发,进而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要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一旦你走向了堕落的深渊,等你真正想要回头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

                                                                                                                                                                                                     肖勇

                                                                                                                                                                                              2014年11月

                                                                                                                                                                                                写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