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超级计算机比赛,【启明之星】何斌:刷新超级计算机比赛世界纪录

■记者团 见习记者 潘婕 陈思瀚

今年六月初,我校计算机学院的何斌所在的参赛队伍获得了国际超级计算机赛Linpark最高性能单项奖,并刷新此项赛事的世界纪录。同时,此奖项也是中国选手在该比赛中获得的唯一奖项。

何斌高一开始写代码,高二就已着手准备比赛,大一入学考入启明学院,加入联创团队。现已是联创团队的队长,曾获亚洲超级计算机大赛(ASC) 总成绩第三的成绩。优异的竞赛成绩让何斌成功“摘得”2012-2013学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启明之星“学科竞赛之星”的荣誉称号。

从倒数第一到第一

谈及比赛,何斌说:“我并没有刻意地准备这个比赛,当刚开始接触到有这个比赛的时候我就只是觉得这个正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理所应当要去参与。”

这支由六个人组成的队伍先是在上海闯过了亚洲的初赛,又一路闯进了德国的决赛并拿到了好成绩。

然而,在亚洲赛的时候,由于策略的失误,以及断电等客观因素,导致团队浪费了两三个小时,这在超算比赛中是致命的。第一天的比赛结束后,何斌所在的队伍在中国所有出战的队伍中排倒数第一。

“那天晚上,大家都很绝望,觉得很可能这么多天来不眠不休的努力就白费了,觉得已经没有希望到德国了。”何斌回想道。

那天晚上气氛凝重,队员们调试到很晚,第二天又早起继续调试。当调试到关键地方时,大家的神经都紧绷了。在带队老师的鼓励下,他们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打算“背水一战”。

奇迹出现了,第二天所有的项目都是第一。最终,即便在第一天完全发挥失常的情况下团队总分依旧拿到了第三,获得了决赛资格。“不仅仅是需要我一个人的努力,因为整个团队在一起拼搏,一起作战,我才有勇气有信心有力量去继续。大家一起努力去干这件事,我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何斌说。

决赛如期而至,何斌负责搭建系统。然而,由于不是本土作战,何斌的队伍和很多代表队一样,出现了设备参数与预想有区别之类的问题。另外,团队带去的硬件设备不足。条件艰难,但何斌凭着比赛经验以及对应用的理解,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我要包揽超算届的三大比赛大奖”

何斌的竞赛情结源自于高中。在高中他参加了物理,生物和信息技术竞赛,“没有抱着要去保送的目的,就是兴趣所在,想去做就去尝试。”

满满的竞赛履历,离不开实力的积累和机遇的来临。“有竞赛的机会,而做的方向和竞赛的方向又很相似,水到渠成就去了。”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量变引起质变。“所以要敢于尝试。”他总结道。

除了参加竞赛,何斌还是联创团队的队长。问及他对联创的感情时,他说:“在联创能发挥兴趣,学到很多课外的知识。”此次参加国际超级计算机赛的六个人中,两个主力均来自联创。“在这里交到了不少朋友。”

大一的时候,何斌做了一个电子门票的网站mykee,还为此在校园外租了一间房,潜心研究一个多月。之后,他在联创团队开发了关于验证码的插件。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雅虎,趋势,搜狐的一系列比赛,又承办第一届校园Hack Day大赛,筹办Wuhan  Linus  User  Group大赛。

何斌筹办武汉Linux user group,有他自己的考虑。“为了武汉高校的交流,还有实现联创团队从windows平台到linux平台的跨越。linux是一个更开放,前沿,尖端的平台,能做更多更好的事情,营造一种geek文化的氛围。”

面对已经取得的荣誉,何斌并不“知足”。他笑称:“我已经拿下了德国的ISC、亚洲的ASC,还想获得美国的SC国际大奖,这样就包揽超算届的三大比赛的奖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