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作者:杨洋的篮球梦

最近正在国青队打比赛的小将杨瀚森,因为优异的表现,赢得了众多球迷的称赞,甚至还有球迷说他是:上限约基奇,下限哈达迪。

但是,这句评价也引来了不少球迷的反驳,认为杨瀚森在未来的上限能达到哈达迪巅峰的水平,那就算是中国男篮五十年一遇的“天才”了。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那么这两种观点,到底哪一种更为合理呢,接下来咱们不妨说一说,哈达迪到底是一样什么样级别的运动员。

首次,从直观的成就上说。

2008年8月28日,哈达迪签约了孟菲斯灰熊队,至此他成为了伊朗男篮历史上首位加盟NBA的球员。

然后在灰熊队效力了4个半赛季以后,也就是一直到了2012-2013赛季,然后赛季中途就被交易到了猛龙队,但是并未代表猛龙队出战比赛,接下来就又被交易到了太阳队,在当赛季一共代表太阳队打了17场比赛。

满打满算下来,哈达迪一共是在NBA打了5个赛季,151场比赛,场均2.2分2.5篮板,总得分339分,位居亚洲球员NBA得分榜第6位。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当然,一看哈达迪的场均数据,很多球迷会觉得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算是能够加盟NBA也代表不了什么,毕竟韩国男篮的内线球员河升镇在2004年的时候通过NBA选秀,也成功登录了NBA。

但是,河升镇在咱们很多中国球迷的眼中,其整体实力甚至不如CBA球队的一些本土内线球员,别的不说,在很多辽宁队球迷的认知里,韩德君的综合实力都是要超过河升镇的。

再比如,日本男篮之前有一位叫做田勇卧太的后卫球员,他也在2003年的时候加盟了NBA,当时和和掘金队签的约。

他不但是日本男篮的首位加盟NBA的球员,同时还是亚洲首位以后卫身份加盟NBA的球员。

但是,其个人实力是什么样,了解的球迷都明白。

由此可见,NBA的选人眼光,也不是百分之百精准的。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确实,如果说NBA对于全球优秀球员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9%,很不巧,河升镇和田勇卧太就是那百分之一。

但是,这也不能证明NBA的门槛就是不够高的,或者说哈达迪因为同样没有在NBA打出太大的名堂,所以他就成为了和这两位一样的“角色”。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哈达迪还是要比这两位要强的,甚至是强上不少。

其次,从哈达迪和中国男篮历任内线球员的交锋上说。

2011年7月29日的下午两点,素有“东方小巨人”之称的亚洲篮球骄傲,NBA的全明星中锋球员姚明在上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听到这个消息无数的球迷以及篮球人感到惋惜和遗憾,但是,届时一位26岁的伊朗男子却喜出望外,甚至不顾周边人的异样眼光,对着周围大声的喊叫着: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而这位伊朗男子就是哈达迪。

可能这句话乍一听有些“托大”的成分,但是,后来当他和中国男篮展开了长达10余年的较量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哈达迪说的这句话,并没有夸大其词。

咱们接下来就展开说一说。

哈达迪是1985年出生的,姚明是1980年出生,从年龄上来说,姚明比哈达迪大5岁,而也正是因为这5岁,使得俩人的巅峰期完全是错开的,以至于姚明已经在亚洲层面几乎独孤求败了,哈达迪还没完全成长起来。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2003年是两人第一次在赛场相遇,但那个时期的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很强,伊朗男篮还不够资格成为中国男篮的对手,加上哈达迪也年轻,只是球队的替补球员,所以,姚明发挥的好或者不好,都轮不到他上来对位。

两年之后的2005年亚锦赛,哈达迪和贾贝尔组成了伊朗男篮“双塔”,加上外线还有巴赫拉米和卡姆拉尼,实力相较于过去强了不少,而也正是这个时期开始,所谓的伊朗男篮“黄金一代”开始在亚洲篮坛崭露头角了,但是这场比赛他们还是以61比76输掉了,继续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

个人数据方面,姚明狂砍29分外加17个篮板球,同时还有3次盖帽和4次抢断,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姚明在亚洲层面几乎已经无人能敌了。

反观哈达迪全场还是只拿到了0分。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2007年的亚锦赛老,哈达迪已经成长为了伊朗男篮的绝对主力,而当时姚明是因为伤病的关系没能代表中国男篮参加比赛,彼时双方在小组赛相遇,伊朗男篮77比68击败了中国男篮,并且在决赛中一举赢下了强大的黎巴嫩男篮,成功斩获球队历史上的首个亚锦赛冠军。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伊朗男篮真正露出了自己“狰狞”的一面。

时间来到次年,也就是2008年,所谓的中国男篮“黄金一代”诞生了,然后在几乎全员健康的情况下,我们又和伊朗男篮相遇了,只不过是FIBA组织的琼斯被,算的上是奥运会之前的热身赛。

当时中国男篮三大内线,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全部上场,轮番对位哈达迪,真的是看的球迷们大呼过瘾,最终中国男篮以75比46大胜了伊朗男篮。

再次把刚刚要“冒头”的伊朗男篮,给狠狠压了下去。

就此,姚明和哈达迪在国家队层面的交手纪录就算终结了,因为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姚明基本就淡出中国男篮了。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在于姚明的对位中,可以说哈达迪是完全被压制的状态,当然,这个也不能怪哈达迪,除了当时他还并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外,更多的还是实力上的绝对差距,毕竟连有着“魔兽”之称的霍华德见到姚明都没了脾气,更不要说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内线球员了。

而中国男篮真正和哈达迪有着“一生之敌”之称的则是接下来这位----易建联。

前面说了,哈达迪是出生于1985年,而易建联则是出生于1987年,后者比前者小了两岁,在篮球场上这几乎就是完完全全的同一代球员了。

再加上姚明在2011退役,接下来中国男篮的大旗自然而然的就交到了易建联的手中,而彼时哈达迪也是完全成长了起来,两大亚洲顶级内线,就此展开了无数次的较量。

但是,客观的说,最开始易建联是“吃亏”的,2009年的天津亚锦赛,中国男篮和伊朗男篮如万众期待一般,在决赛相遇了。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虽然,当时我们已经没有了姚明,但是前面说了,我们还有易建联,一个正在NBA打的风生水起的中国男篮新生代“领袖”。

然而,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决赛当中哈达迪在和易建联对位的时候,多次竟然都做出了“请投篮”的手势,意思就是放任易建联投篮,自己不去做任何的防守,这是非常明显的一种“羞辱”。

但是,没有办法,这里是篮球场,如果想去回击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球投进,可是那个时期的阿联投篮完全不如后来那般稳定,再加上这是姚明离队之后,他第一次担任球队领袖这个角色,多少有一些不适应。

最主要的是,他也有点被哈达迪的这种“方式”给搞乱了心态,尤其是前面几次出手投篮偏出之后,后面更是偏到离谱,以至于到最后都不敢出手了。

最终中国男篮输掉了这场势在必得的决赛,而且还是以这种“屈辱”的方式。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赛后,球迷对于易建联的指责和怒骂现在想想还有些触目惊心。

而易建联当时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没有办法,竞技体育并不是靠自责和痛苦就能改变什么的。

就是必须要承认,那个时期的易建联面对哈达迪确实在技术层面上有很大的“弊端”,多的不说,易建联强项是身体天赋和运动能力,但是姚明的受伤,使得易建联只能乖乖去顶到5号位上去,和哈达迪去磨阵地战,这样就等于是把他的这些优势都给“忽略”掉了,而反过来哈达迪身高和体重的优势却展现的淋漓尽致。

再加上还有一手顶级的策应球能力,真是让阿联在攻防两端都是精疲力尽。

就这样一直到了2015年的长沙亚锦赛,易建联开发出来了稳定的中远距离投篮,以及当时中国男篮的内线出现了周琦和王哲林两位新人,能够帮助分担一些压力了,至此,易建联和中国男篮才算是完成了6年以来真正的“复仇”。

哈达迪、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恩怨始末:没有姚明,我就是亚洲第一

单看易建联和哈达迪在国家队的交手记录,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互有胜负。

双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再接下来就是周琦和王哲林,但这个时期的哈达迪就已经算是进入到暮年了,毕竟他比这两位都大了将近10岁,所以,输球也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但是就算这样,他依然还是能和他俩打的互有来回。

由此可见,哈达迪到底强悍到了何种地步。

所以,现在大家应该明白,说杨瀚森的“下限”是哈达迪到底有多夸张了吧。

因此,那部分说杨瀚森如果“上限”能够达到哈达迪巅峰水平的球迷,相对来说是比较靠谱的。

或者说,不妨可以把这个定位一个“小目标”,然后先争取努力达到,后面再谋更大的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