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TCP/IP详解 读书笔记 四 引言 超时与重传的简单例子

引言

TCP提供可靠的运输层。它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确认从另一端收到的数据。但数据和确认都有可能会丢失。TCP通过在发送时设置一个定时器来解决这种问题。如果当定时器溢出时还没有收到确认,它就重传该数据。对任何实现而言,关键之处就在于超时和重传的策略,即怎样决定超时间隔和如何确定重传的频率。

超时与重传的简单例子

首先观察TCP所使用的重传机制,我们将建立一个连接,发送一些分组来证明一切正常,然后拔掉电缆,发送更多的数据,再观察TCP的行为。

TCP/IP详解 读书笔记 四 引言 超时与重传的简单例子

下图表示的是tcpdump的输出结果(已经去掉了bsdi设置的服务类型信息)。

TCP/IP详解 读书笔记 四 引言 超时与重传的简单例子

第1、2和3行表示正常的TCP连接建立的过程,第4行是“hello, world”(1 2个字符加上回车和换行)的传输过程,第5行是其确认。接着我们从svr4拔掉了以太网电缆,第6行表示"and hi"将被发送。第7 ~ 18行是这个报文段的12次重传过程,而第1 9行则是发送方的TCP最终放弃并发送一个复位信号的过程。

现在检查连续重传之间不同的时间差,它们取整后分别为 1、3、6、12、24、48和多个6 4秒。在本章的后面,我们将看到当第一次发送后所设置的超时时间实际上为 1.5秒,此后该时间在每次重传时增加1倍并直至64秒。这个倍乘关系被称为"指数退避 (exponential backoff)"

首次分组传输(第6行,24 . 4 80秒)与复位信号传输(第19行,566.488秒)之间的时间差约为9分钟,该时间在目前的TCP实现中是不可变的。

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算法

拥塞避免算法的修改建议1 9 9 0年提出 [Jacobson 1990b]。

在介绍修改之前,我们认识到在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时, TCP立即需要产生一个ACK(一个重复的ACK)。这个重复的ACK不应该被迟延。该重复的ACK的目的在于让对方知道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并告诉对方自己希望收到的序号。

由于我们不知道一个重复的ACK是由一个丢失的报文段引起的,还是由于仅仅出现了几个报文段的重新排序,因此我们等待少量重复的ACK到来。假如这只是一些报文段的重新排序,则在重新排序的报文段被处理并产生一个新的ACK之前,只可能产生1 ~ 2个重复的ACK。

如果一连串收到3个或3个以上的重复ACK,就非常可能是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于是我们就重传丢失的数据报文段,而无需等待超时定时器溢出。这就是快速重传算法。接下来执行的不是慢启动算法而是拥塞避免算法。这就是快速恢复算法。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在收到3个重复的ACK之后没有执行慢启动。相反,发送方进行重传,接着在收到重传的ACK以前,发送了3个新的数据的报文段(报文段67, 69和7 1)。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执行慢启动的原因是由于收到重复的ACK不仅仅告诉我们一个分组丢失了。

由于接收方只有在收到另一个报文段时才会产生重复的ACK,而该报文段已经离开了网络并进入了接收方的缓存。也就是说,在收发两端之间仍然有流动的数据,而我们不想执行慢启动来突然减少数据流。

TCP/IP详解 读书笔记 四 引言 超时与重传的简单例子

这个算法通常按如下过程进行实现:

1) 当收到第3个重复的ACK时,将ssthresh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口cwnd的一半。重传丢失的报文段。设置cwnd为ssthresh加上3倍的报文段大小。

2) 每次收到另一个重复的ACK时,cwnd增加1个报文段大小并发送 1个分组(如果新的cwnd允许发送)。

3) 当下一个确认新数据的ACK到达时,设置cwnd为ssthresh(在第1步中设置的值)。这个

ACK应该是在进行重传后的一个往返时间内对步骤 1中重传的确认。另外,这个ACK也应该是对丢失的分组和收到的第1个重复的ACK之间的所有中间报文段的确认。这一步采用的是拥塞避免,因为当分组丢失时我们将当前的速率减半。

快速重传算法最早出现在 4.3BSD Ta h o e版本中,但它随后错误地使用了慢启动。

快速恢复算法出现在4.3BSD Reno版本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