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断层第一!临床医学成今年最热专业

作者:孙超影像科医生

2016 年,高考结束的放榜时节,一份热门报告登上了各大媒体。

当年,高考状元身份还没有被禁止炒作,每年的状元动向,都是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风向标」。

而 2016 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内地 36 位理科状元并无一人报考医学专业 ,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4 名状元中就有 3 人立志从医,相比之下,各大媒体纷纷发出了《悲报!36 名高考状元竟无一人选择学医》的感叹。

新冠疫情过后,央视新闻做了一项对于高考学子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疫情之下,医务人员鼓舞了很多高三学子。去年 6 月,专业代码为 100201K 的「临床医学」搜索指数则在部分高考服务平台占据榜首。

时至今日,又是一年高考即将出分,百度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发布了《百度热搜 · 2023 高考大数据》。

统计显示,今年临床医学成功「卫冕」,在热搜学科中断层第一。

断层第一!临床医学成今年最热专业

图源:《百度热搜 · 2023 高考大数据》

那么,当澎湃的学医热情,面对如此复杂的医学学制,学生们可以如何选择?

本文作者:想晋副高王长海

「喂,长海儿啊,最近忙不啊。」我接起叫了好几遍的电话,看了看门诊外面愁云惨淡乌央乌央的患者,耐着性子说道:「啊不是很忙,啥事儿啊?」

「这不是你大侄儿最近刚考完大学吗,这孩子打小儿就跟他长海叔亲。你看这不就非得嚷嚷着想学医.......」电话里话音未落,我就已心领神会道:

「放心大哥,你下回吃饭把大侄儿带上,我一定让他打消学医的念头。」

「......」

「......」

「老弟,其实我是想让你帮忙掌掌眼,医学专业太复杂了,你哥我是一窍不通。」

放下电话,我长叹一口气,揉了揉眉间。自从高考完这两周来,熟人朋友明里暗里类似的请求我已经「盛情难却」了不下十个。

平心而论,这也不怪人家家长。毕竟,中国的医学学制堪称是世界上最多最复杂的学制。

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九年制、十一年制,从大专到本博,堪比高考报考里的移动套餐。

三年制:道是半壁江山

在中国,豆腐有一千种吃法,医学学制虽然没有这么复杂,但是每个学制都有自己的其中个味。

比如医学三年制,看起来只是学习医学的最浅门槛,毕业仅有专科学历,目前也有很多人对这样的培养有所诟病。

但《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8 年,中国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为 3607156,其中大专占比 29.1%,中专占比 16.3%,这些占将近一半的医师均来自医学三年制的教学。

食堂闲聊时,主任的一句话道破天机:「分低还想学医,三年制是最稳妥的,甚至比一些小医学院的五年制还好。」

正当我迷惑不解时,主任说道:「你不知道吧,现在好多三年制是定向培养的,和国家签协议,毕业就有编制。」

「你看看,你现在有编制么?」

断层第一!临床医学成今年最热专业

想了想身上的合同,我羞愧低下了头。

四年制:医学院里的非医学

看着主任讨论良久,坐在对面端着菜盘的检验科小周嘟囔道:「三年制好啊,三年制的临床也能考执业医师呢。」

听着小周话里有话的意味,我追问道,「说的像你们辅助科室的不是医师一样。」

谁料小周耸耸肩:「对啊,我们四年制毕业的,就再也当不了医师了。」

「啊?」我和我们主任的疑惑异口同声。

小周解释道,随着近几年的改革,医学四年制几乎都被踢出了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她们检验科等技术科室:「说来好笑,我和我上一届学长学姐是同一届本科毕业的,为啥呢?因为人家是五年制医学检验,是正儿八经的医学学位;而我们是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成理学学位了。」

看着小周情绪稍有激动,我连忙把碗里的鸡腿递过去安慰道:「哎呀,反正也没耽误你在医院当医生。」

小周撇撇嘴道:「拉倒吧,以前是医师,现在都成检验技师了。我就奇了怪了,大家都是正儿八经宣誓,学习、毕业。结果最后你们都是白领子,就我们是灰领子。」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周,许久未开口的主任讲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辅助科室没有医患矛盾,还奖金不菲,你就偷着乐吧。」

想了想最近严重缩水的奖金绩效,我连忙把给小周的鸡腿抢回来:

「卖惨个球!」

五年制: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正道是沧桑啊。」主任抿了一口没有蛋花的紫菜蛋花汤:「还得是五年制,正儿八经临床医学。」

小周也附和道:「是啊是啊,五年制想去临床的可以内外妇儿,力不从心的也能检验麻醉,岂不美哉?」

我心里是认可的。无论给哪个有所需求的亲戚朋友推荐,五年制都是最中规中矩的选择。无论哪个医科大学还是大学里面的医学院,也都少不了五年制医学的培养。

可就在这时,旁听许久的孙科秘冷不丁敲上一嘴:「好了伤疤忘了疼,你们摸着良心说,五年制,那能是 5 吗?最少是 8,最多都得 13。」

话音未落,孙科秘就紧接着讲到:「你看看这偌大的食堂,几个不是规培出来的?年轻人里几个不是博士毕业?甭管 985 还是 211,哪怕是北浙复交,本科毕业不上规培,又有哪个大医院能要呢?」

孙科秘的话就像是一板砖拍进翰林院,砸中了一帮老进士。原本快乐的气氛为之一冷。

想想自己也是五年制出身,考研、二战、考博,再到规培等等,耗时十几年才从一堆同仁中脱颖而出。而五年制班级的其他同仁,有小半已因种种放弃了自己的医学路。

正当我还在自怨自艾时,孙科秘斩钉截铁道,「医学和其他专业最大的区别,还得是长学制。」

六、七、八、九,要啥都有

说起长学制,小周放下筷子思索道:「听说最近有一个六年制医学,毕业还能去香港当医生哩,你朋友孩子分要是特别高报这个吧。」

「这我还真知道,人学校那六年制,只招洋人。」

「那七年制?」

「哪年的事儿了?七年制早名存实亡了,规培改了以后,教育部都在逐步取消七年制。」孙科接过话茬后讲到:「但剩下这八年制啊,可有不少讲究。」

「堪比孔乙己的茴字写法?」

「差不多吧。」

看着食堂众人摆出虚心求教的样子后,孙科整了整嗓子说:「这八年啊,有 5+3,有 4+4,还有直博 8 年;同样都是读八年,拿的文凭也不一样。有的人毕业是四证合一的硕士、有的还得继续规培;有的读完八年毕业直接就是博士。」

「读八年,拿个博士文凭,稳赚不赔的买卖啊,有这分不还赶紧报?」

「哼!」主任一声略带不满的鼻音让食堂的嘈杂为之一清,「没那么玄乎。」

主任擦了擦嘴:「老孙,咱们科最近来的小廖你还记得吧?」

「记得啊,新毕业的八年制博士,咋了。」

「进来第一周,你知道他拉着谁教他换药么?」

「谁?」

「小刘,咱们院儿的本科见习生。」

「啊?」

「小廖 4+4,本科学计算机的。」

「嗨,这样,那没事了。」

断层第一!临床医学成今年最热专业

「对了,长海。」主任中断了吐槽突然扭头问我,「你那些亲戚家孩子有学习好的,还愿意去南方的么?」

听到我否定的答复,主任摇摇头道:「可惜了,前几年有医科大学新出了一个九年本硕博六证合一。又是一个新学制,这不得试试?」

学医,还学吗?

虽然几个老家伙对学制也都一知半解,但一顿简单的工作餐,吃出了七八种医学学制的荤素搭配,也属实让八卦塞的有点撑。

回到办公室后,我看了看镜子里稀少的毛发,和科室里差不多一样荒凉的脑袋瓜。

叹了口气,拿起电话——

「喂大哥。」

「哎长海儿啊,你大侄子那事儿你多费心了啊。」

「大哥,其实我是想说,你家孩子学医这事儿,是不是可以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