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作者:毒舌电影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蜘蛛侠:纵横宇宙》后有人替荷兰弟(汤姆·赫兰德)担心:

动画片拍出这个样子,还有多少人愿意看真人版蜘蛛侠在那里插科打诨呢?

大概是为了证明“实力”。

Apple TV+立刻上线了荷兰弟的新作:

拥挤的房间

The Crowded Room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改编自著名的人格分裂小说《24个比利》。

荷兰弟亲自主演并担纲制片人。

“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拍完后他迟迟无法出戏,于是宣布息影一年……

但。

饶是如此阵仗,烂番茄开分时还是吓了大家一跳:

仅仅20%新鲜度。

一度,甚至跌到了8%!!!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自上一次《偶像漩涡》9%开分以来,Sir还没这么震惊过。

烂片?

不不不,没那么简单。

没几日,观众爆米花指数开分,97%!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粉丝应援?

荷兰弟遭遇不公平待遇?

Sir连夜刷完,只能说,理想与现实之间,果然隔着鸿沟。

01

乍一看,《拥挤的房间》是部标准的悬疑剧。

故事从一起枪击案开始。

主角丹尼被捕,但拒不承认自己开了枪,并将一切罪行都推给了自己的室友:女孩亚莉安娜。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然而,这个女孩,警方却查无此人。

被杀了?

还是丹尼编造出来的谎言?

都不是。

剧集用了不少镜头语言和台词来暗示观众,丹尼的特别。

比如,和女孩亚莉安娜坐在地铁上准备去杀人时,亚莉安娜的第一个镜头,是她在地铁玻璃窗的倒影。

是虚的。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比如丹尼在学校被欺负时,他身边会跟着一个死党强尼,反击霸凌者。

但对方并没有什么反应。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一个经常被叫的词:

“怪胎”。

发生在一个男人帮他解围时。

也发生在他和毒贩交涉,和朋友谈话时。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是的。

你“猜”出来了,丹尼有人格分裂,以上出现的人物均为他自己。

有点意思?

可惜。

专业领域对此并不买账满意。

烂番茄上,至今是33%。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Metacritic上,专业评分停留在48分。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都没有达到及格线。

在《Variety》报道中,综艺电视评论家艾莉森赫尔曼说出了理由:

“不幸地空洞”。

大部分差评也是类似的说辞:节奏慢、冗长、乏味、无聊……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老实说,这也是Sir的第一观感。

为什么?

因为在众所周知主角是个精神分裂者的情况下,直到第四集最后一个镜头,剧集才正式挑明这个点。

这会让你疑惑:

这四集到底拍了个啥?我到底看了个啥?

但,仅仅用“空洞”就可以解释整部剧吗?

这里面,或许还有着更复杂的原因。

02

悬疑片里有一个最常用的手段:信息差。

通过制造信息差,让故事的真相不断被抽丝剥茧,一层一层露出来。

或者。

让人觉得“无聊乏味”。

对于《24个比利》来说,无论你了不了解这个故事,它的核心信息都是早已透露的:主角是个人格分裂者。

这也是这个题材最难拍的地方。

因为“惊爆点”其实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其实可走的路很少:要么专注于主角的心理挖掘,要么在此基础上制造新的悬疑点。

但可惜。

《拥挤的房间》选了一条“意料之外”的路:

阿齐瓦·高斯曼(《美丽心灵》和《变形金刚5》编剧)依旧把“主角是个人格分裂者”当做核心悬疑点在用。

于是你看。

第一集出现的四个人格,在第二集、第三集中重复出现,第四集尽管增加了一个新的人格,但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依然是平行的,观众对于丹尼这个人的故事并没有获得更多的信息。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这是它最根本的失误。

可能有人会说,Sir你这样说,实在是难为主创了。

真的很难吗?

对比同样是讲人格分裂的电影。

《致命ID》,以此为悬念。

但就算观众猜出了住进旅店的十个人是同一个人的人格,这十个人格之间互相残杀的原因以及最后的反转,都给这个故事增加了新的悬念,整个故事是层层递进的。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禁闭岛》同样如此。

就算观众猜出了主角是人格分裂,但在除了人格分裂这个悬念之外,更大的悬念是主角变成人格分裂的原因——他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所以,当故事的谜底揭晓时,观众也能获得恍然大悟的爽感。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而这两者。

甚至观众在初看的时候,还不知道那个“人格分裂”的核心信息。

所以啊。

不是我们要求太高,而是主创能力实在偏低。

思维太陈旧了。

以至于到了最后。

Sir会觉得,你花了4集的内容,还不如杜琪峰《神探》里4分钟来得有效。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退一步说。

就《24个比利》来说,其实也是完全可以放弃悬疑的。

它可以挖掘和探讨更多的东西。

往简单了做:

它可以作为一个载体,让人专注于表演,关注角色的冲突。

还记得前些年沙马兰的《分裂》吗?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的凯文便是有24种人格的人。

影片里有一个长镜头。

一美“在线展示”如何一瞬间切换许多重人格,哪怕是只听声音,你都可以将不同人格分得一清二楚。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当同一副身体变换不同的人格后,表情、神态、语气、口音确实都随之改变,这种观感是令人惊奇的。

而这,也正是人们对故事原型比利最初惊讶的原因。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如果剧能把这种惊奇感做出来,肯定又是另一番效果。

但可惜。

至少前四集,《拥挤的房间》里不同人格还是由不同人饰演的,荷兰弟也并未表现出演技上的“天赋”。

往复杂了做:

它又可以作为一个话题,探讨社会文化的利弊。

可能你不知道。

一个强奸、杀人犯,只因为被诊断出多重人格,结果不止无罪释放,还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他拥有一家小制片公司,甚至还靠售卖自己故事的版权大赚了一笔。

所以人们又羡慕和嫉妒了

他们不喜欢这家伙躲过了牢狱之灾

却还能赚钱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他和好莱坞很多大明星有往来,包括约翰尼 · 德普、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电影版《拥挤的房间》男主)、约翰 · 库萨克(《致命ID》男主)等等。

教他们如何饰演自己。

所以,当一个聪明的精神病人知道自己有“免死精牌”的时候,会不会与心理学家合谋?

会不会借此转移走大众的注意力?

要知道。

自从得知比利有24重人格后,几乎就没人再关心,那几个被强奸的女性遭遇了。

一个私人的心理学问题,完全可以拍成一个社会学问题。

但可惜,至少前四集,《拥挤的房间》忽略了任何层次的挖掘。

结果就是。

如果你知道这个剧是改编自《24个比利》,你会觉得信息含量极低,让人觉得乏味,以及故弄玄虚。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它改编自什么,又会觉得整个故事极其生硬,缺乏现实的逻辑支撑。

最终33%的评分或许低了些。

但也情有可原。

03

那么问题来了,那开分97%,至今仍在90%高位的观众爆米花指数是咋回事?

没错。

这里有着很多人对荷兰弟遭受“委屈”的不平:

虽然这剧确实不行,但也不至于8%吧。

也有着我们对这位当红炸子鸡的期许:

老实说,在Sir眼里,荷兰弟是有些“飘”的。

《蜘蛛侠》大卖,人气爆棚,使得他一度对自己的实力有着过度的自信。

这从他那段怼马丁·斯科塞斯的言论就可以看出来。

“不信的话,你就去问马丁,他是不是想拍一部漫威电影。可是他不会拍。我拍过漫威,也拍过为了奥斯卡而筹备的影片。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两者是一样的。除了漫威电影贵上许多外。但我拆解那些角色的方式、导演雕琢故事和角色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规模不同。所以我真的认为它们都是真正的艺术。”

结果就是,很有信心地拍了这么一个很有难度的戏。

口碑砸了不说。

连表演,都有些应付不来了:

“我觉得自己的精神有些不对劲,再演戏我会发疯的。”

“我需要剃光头,因为我需要摆脱这个角色!”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他甚至因此去墨西哥休息了一个星期,又休养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出不了戏,于是决定淡出影坛休息一年……

这是个“教训”,更是个经验。

但与此同时。

如此高分,可能更多的是荷兰弟粉丝的“功劳”。

《拥挤的房间》里,我们的确可以看出他表演的努力。

被继父威胁时的恐惧无助。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被女神拒绝时的卑微心痛。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被人格支配杀人时的震惊无措。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因为不是一人分饰多角的缘故,所以几场内心戏,他都很合格地完成了任务。

但如果你打开评论页面。

你便会发现,一个当红流量的拥趸,可以如何化正常为神奇。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嗯……

在粉丝的花式“鼓励”下。

荷兰弟也适时地在美国新闻网站HuffPost的报道中,对他们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问题是,这样真的是“鼓励”吗?

粉丝的无脑吹捧,真的不会让你的偶像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害了你的偶像吗?

只能说。

幸好烂番茄和Metacritic有着大众评分和专业评分的区隔。

好不好,自然一目了然。

不然。

真的就像剧中的角色一样。

沉浸在封闭认知空间里,无法认清自己了。

“蜘蛛侠”演新片太入戏,严重到要息影?可惜影片评分惨不忍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K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