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作者:神经外科周医师

点点“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

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阳气”,它是人体的生命之火,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阳气不足。一旦阳气不足,不难发现身体出现一些变化,比如眼睛昏花、手脚冰冷、便溏等。

而其中两个部位的变化更加显著,那就是“鼓”起来。这两个部位“鼓”起来,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阳气可能出现了问题?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阳气不足 人体易出现两个“鼓”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阳气不足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引发各种疾病。阳气不足的人,身体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下腹和眼睑鼓起来。

下腹鼓起来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水湿停留在体内造成的。眼睑鼓起来则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水液代谢不畅,水分聚积在眼周而形成的。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下腹鼓起来 不仅是美观问题

脾胃属阳,主理运化水液,阳气充足水湿自然而然。阳气不足,水液聚而不化,体现在小腹部位鼓起,这是脾阳不足的重要体征。下腹鼓起来看起来不美观,但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身体内部的疾病信号。

小腹鼓起来,不仅影响外观,更是身体发出的警讯。如果不及时调理,不仅眼前的脾胃问题恶化,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为脾胃在维持水液代谢和营养吸收的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脾阳不足,水液与营养失调,自然影响着全身的健康状况。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眼睑鼓起来 是肾气亏虚的表现

眼睛是阳气聚集之地,阳气不足会导致眼部肌肉薄弱,水湿聚积,出现眼袋下垂的现象。眼睑鼓起来是因为肾气亏虚,肾是人体主要的储精之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和生理代谢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眼睑是眼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结构和机能都依靠肾精的濡养。肾精充足,眼睑自然富有弹性和湿润,对眼球有很好的包裹和保护作用。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但若肾精亏虚,眼睑组织便失去滋润,表现液肿下垂,连带眼周也水肿。这就是眼睑鼓起来的症状产生的原因。肾精虚弱,会对身体产生广泛影响。除眼睑外,还可以出现腰膝酸软、勃起功能减退、女性月经紊乱等症状。

这是因为肾是人体的根基,对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生殖功能都至关重要。肾精一旦亏虚,这些机能都难以正常发挥,引发一系列对应的症状。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因此眼睑鼓起来并不仅仅是眼部的单一问题,更是全身肾精亏虚的重要体现。要重视这一信号,及时采取补肾滋补的方针,除眼部问题外也要警惕其他肾虚症状的出现。这也提示我们要更加注意保养好肾精这个“人体根基”。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如何调理阳气?

调理阳气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姜、枸杞、红枣等,这些食物温补阳气,提振身体机能。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吃生冷食物,因为这些会损伤脾胃,导致阳气不足。

要适当运动,根据个人体力选择像太极、散步、游泳等适度的运动方式,让气机畅通,阳气充盈。但也要避免过度运动,反而造成阳气亏虚。运动后要进行适当休息,以养生为主。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此外中医还有很多特有的治疗方法,针灸和中草药是其中的佼佼者。针灸可以通过经络调节阳气运行,疏通经络、通络活络,达到借疏通阳的目的。

而中草药则可以选择人参、黄芪、肉桂等补阳药,帮助机体自我调节,提振脾阳。定期检查阳气血生化指标,发现阳虚的迹象尽早调理,这也是中医讲究的“未病先防”原则,防止疾病的发生。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预防阳气不足,可以从生活习惯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等。同时要多了解中医理论,及时发现身体的不适,积极调理,防患于未然。

阳气不足的人,身体这两个地方会“鼓”起来,千万不要大意

结语

阳气不足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但它不是无法治愈的。只要我们注意饮食、生活习惯,适时调理,就可以避免阳气不足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疾病。如果您发现自己身体上出现下腹或眼睑鼓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中医的帮助。

中医的治疗方法独特、安全、有效,可以帮助您调理身体,恢复健康。让我们一起关注身体健康,预防阳气不足,享受健康生活!对于阳气不足的身体预警你都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