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全球约5 000万人患有痴呆症,到2050年预计将增加到1.52亿,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痴呆症患病率上升速度更快[1]。有研究指出,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中国痴呆症患病人数未来30年将大幅增长,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给照护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目前痴呆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有效治疗措施,而对认知功能衰退老年人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有效途径之一。研究显示,老年人进行阅读、棋牌游戏等脑力活动可以降低痴呆症患病风险[3]。为探究不同脑力活动对认知功能及各认知域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4个城市的社区开展横断面调查,现报道如下。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2年5—8月采用分层便利采样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4地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意识清楚,具有基本交流沟通能力和视觉、听觉能力,可配合神经心理学测评;(3)自愿参加调查,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神经或精神疾病;(2)服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本研究通过南京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KY2022004)。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①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职业性质、平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子女数、高血压情况、心脏病情况、糖尿病情况、高血脂情况。②躯体指标:身高、体质量、BMI。BMI>18.5 kg/m2为偏轻,18.5~23.9 kg/m2为正常,>23.9~27.9 kg/m2为超重,>27.9 kg/m2为肥胖。③脑力活动情况指脑力活动频次和类型,脑力活动频次以周为单位计算次数,被调查老年人进行1次阅读、棋牌等脑力活动的时间≥30 min,视作1次脑力活动;脑力活动类型依据文献及预调查结果,划分为学习新知识、玩棋牌、阅读、唱歌、益智游戏、辅导孙辈功课、绘画、演奏乐器、练习书法,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日常活动类型选择,可多选。(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北京版:MoCA北京版用于评定认知功能,该量表包括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等8个认知域,总分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受教育年限≤12年者加1分,以校正文化程度引起的偏倚[4-5]。

1.2.2 方法及质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所有研究人员经统一培训,明确问卷使用方法和条目含义。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运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介绍调查目的、内容及填写方式,必要时协助老年人填写,但注意避免主观诱导回答。问卷当场发放,问卷中需要测量的指标由研究者当场进行测量。问卷回收后人工进行完整性和逻辑性检查,回答完整且符合逻辑,且无明显虚假作答(例如全部同一选项)的问卷为有效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并双录入数据,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问卷782份,由于时间因素或个人意愿中途退出调查者24例,回收有效问卷75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3%。758例老年人中南京市123例,常州市197例,南通市240例,徐州市198例;年龄60~93岁,平均年龄(72.0±7.8)岁;详见表1。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2.2 脑力活动频率及类型数量与认知功能单因素分析 不同脑力活动频率、脑力活动类型数量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力活动频率为1~2次/周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脑力活动频率为<1次/周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及以上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1种和无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种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高于无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2.3 社区老年人脑力活动类型与认知功能及各认知域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社区老年人进行过脑力活动的情况:学习新知识170例、玩棋牌228例、阅读228例、唱歌59例、益智游戏57例、辅导孙辈功课42例、绘画16例、演奏乐器47例、练习书法30例。

学习新知识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语言、抽象认知域得分高于未学习新知识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有阅读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记忆认知域得分高于无阅读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有唱歌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语言认知域得分高于无唱歌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有益智游戏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语言认知域得分高于无益智游戏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有辅导孙辈功课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记忆、定向认知域得分高于无辅导孙辈功课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有演奏乐器的社区老年人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语言认知域得分高于无演奏乐器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有练习书法的社区老年人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认知域得分高于无练习书法的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2.4 社区老年人脑力活动类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以老年人MoCA总分(赋值:实测值)为因变量,以学习新知识、阅读、唱歌、益智游戏、辅导孙辈功课、演奏乐器(赋值:有=1,无=0)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新知识、阅读、辅导孙辈功课、益智游戏、演奏乐器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0。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分别以MoCA各认知域得分为因变量,学习新知识、阅读、唱歌、益智游戏、辅导孙辈功课、演奏乐器为自变量(赋值同上),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新知识、阅读、益智游戏、辅导孙辈功课、演奏乐器是老年人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学习新知识是老年人抽象、延迟回忆/记忆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阅读是老年人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记忆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益智游戏、演奏乐器是老年人语言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1。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纵观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阅读进入了7次方程,学习新知识进入4次,益智游戏进入3次,辅导孙辈功课和演奏乐器都进入了2次。阅读对MoCA总分的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25,高于其他脑力活动类型。

3 讨论

3.1 脑力活动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关系密切 本研究显示,每周脑力活动频率为1~2次及以上和拥有多种脑力活动类型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高于其他老年人。根据认知储备理论,脑力活动可以提高认知储备,较高水平的认知储备可降低认知功能损害和罹患痴呆症的风险[6]。未成年时期,教育是加强储备的关键认知刺激。成年后,从事复杂职业活动可增强认知储备水平[7]。老年期,既往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性质已不可改变,但老年人仍可通过脑力活动重复和强化认知技能,降低大脑对潜在神经病理改变的敏感性,同时还可充当补偿机制,在大脑受损后,招募既往形成的脑网络或认知模式以补偿功能障碍,对缓冲认知功能下降发挥作用[8]。有研究指出,棋牌游戏、阅读等脑力活动可维持或改善认知功能[9],但鲜有研究探索不同脑力活动类型对于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

3.2 阅读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大部分领域均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发现阅读对老年人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语言、注意、抽象、延迟回忆/记忆6个认知域均有影响,且阅读对MoCA总分的影响高于其他脑力活动类型。阅读是一种复杂脑力活动,涉及人脑对信息的输入、检测、存储、加工、输出和反馈。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各种脑力因素组成了阅读的认知过程[10]。阅读过程可对大脑结构和功能进行塑造,阅读时大脑前额叶等区域会有较强的激活,脑白质和灰质的体积也会发生不同变化,且多个神经活动指标与阅读能力相关[11]。因此,阅读作为经济、便捷又有效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保护手段,值得大力推荐。

3.3 学习新知识可保护老年人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及延迟回忆/记忆功能 学习是大脑复杂的功能之一。神经科学研究者用脑电图记录脑电活动发现,θ振荡是学习记忆、注意力以及动机等高级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神经信息处理机制[12],人脑在学习过程中θ振荡增强,额叶θ振荡的能量越高记忆效果越好。在空间参考性学习和记忆中,海马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也与θ节律紧密相关[13]。有研究表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θ振荡明显减少,但接受了θ频率的刺激后,临床症状可以缓解[14]。另外,θ振荡最常见于与γ振荡的相位-幅值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θ-γ振荡的耦合关系就已经出现了显著减弱[15]。因此,增强θ振荡以及θ-γ振荡的耦合可能就是学习新知识的老年人拥有更好的认知功能背后的神经机制。

3.4 演奏乐器与益智游戏均有助于老年人维护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及语言方面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演奏乐器的老年人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及语言认知域得分高于不演奏乐器的老年人。音乐能够激活广泛的大脑区域,例如,可通过强化大脑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控制,从而增强个体的自主控制能力,还可以调节涉及言语记忆形成的神经网络的皮层同步活动[16]。参与式音乐疗法被证实可通过乐器的演奏来促进机体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递质,从而改善神经网络和神经环路功能,最终提升执行功能,但被动音乐治疗,例如聆听音乐,则无明显效果[17];益智游戏与演奏乐器一样,也需要手、眼、脑的快速协调配合,还需专注地思考、计算、推理和快速反应,外界信息不断刺激大脑细胞,多巴胺和胆碱能系统的神经递质传导功能加强,可增强认知功能,减缓大脑的衰退[18]。而且游戏和音乐的愉悦性还可以调节老年人的情绪和压力,避免负面情绪引起大脑神经功能受损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18]。

3.5 辅导孙辈功课可保护老年人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 辅导孙辈功课的老年人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上有着更好的表现,这可能因为辅导孙辈功课是涉及阅读、学习、计算等多种行为的综合性认知活动。通过认知刺激可提高大脑网络的效率,增强神经环路功能和可塑性,减缓增龄给认知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19]。另外,辅导功课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活动,可锻炼人的计划、调整、实施、监督等执行能力,且这类老年人可能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着良好的认知储备。他们多与下一代同住,参与接送和管理孙辈的日常生活,有频繁的社会活动,所以产生社会隔离、孤独感的概率也较低,避免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失调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20]。

综上,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脑力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领域特异性,为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但横断面调研数据无法纵向分析不同类型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过程和规律,其后续的神经机制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殷海燕,宋玉磊,徐桂华,等.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6):3314-331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