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其实到现在,破军这条耳熟能详的型号已经没有太多意义让我去下笔了,它作为Open Audio的“背书之作”已经吸引了大批用户去尝试、到入手,你也会时不时的看到关于这条耳机的各种搭配、体验分享,还有来自K佬那高频率的用户定制图...。你不盯着看,真不会知道这牌子活的还挺滋润,与店铺销量形成一个大反差。如果再从中抓只重点,我会觉得这牌子吧,后期每出的一个产品都会有着较高刷新率和持久度的存在感,从早期我接触的Khat再到后面的水银再到女巫系列,都算是那种较为“精明”的型号定位,产品力都还可以,不会瞎鸡儿随便出个作填充,这也是体量较小HiFi品牌的重要经营方式。近几个月我盘破军这条自家旗舰的频率实在是高,何况Open Audio的新旗舰可能也快了(猜的),趁着机会赶紧盘个内容出来。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与水银不同的是,破军的腔体面板是略带点“千变万化”的,同达音科的SA6系列一样,也有开盲盒般的这种新鲜感,只不过破军在面板色彩的统一度上要高,每条腔体的色泽都相对深沉、神秘、致密些,宛如浩瀚星辰?Emmm其实我并不觉得破军的外观会比水银来的惊艳,这就看个人喜好了。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外在体验上有个顶峰优势,就是这条8单元动铁耳机在腔体大小的控制上已经碾压了不少同配置型号,最主要的就是腔体的形态显得蛮秀气,好拿捏,也非常贴合耳廓,搭配K佬引以为傲的003软柱耳套以后就很契合,主力塞的构成占比中,破军优秀的佩戴体验占了重要部分。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线材嘛,看起来就要老气横秋一些了,铜棕色的线身倒是没啥,那个黑色还加了碳纤维装饰面的五金件就....。反正没有水银配线浑然一体的那种感觉好。那这根线的好处呢,也要讲讲,比如它的软度很合适,握手里,舒服的。其次是线材的编制工艺和颜色搭配起来显得足够“密实”,这倒是挺符合破军的声音特点,还有就是线芯选择高纯度铜,可能也是为了给中高频润一润,原线是挺搭的,但其实也见过不少用户选择更偏温厚的线材做组合,同样,这点也是根据口味来调剂。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差点忘了发开箱....。这个密感扎实的银色军火箱属于破军的眼熟包装了,和水银那种略时尚年轻态的外在风格不同,破军开箱过程是比较沉稳大气的,打开以后在海绵块里还嵌着破军俩字的金属铭牌,在仪式感的打造上,给的比较直接,用户接收的也直观些。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关于破军在声音上的形容词有很多,多到我罗列出的时候会让许多不明观众认为这绝逼是条水军塞,那这次我就换个方式,先说说我所认为的破军有哪些不足之处,其次再去聊聊它从“万元塞过渡中”不可或缺的亮眼优势。结合个人喜好+整体分布,我认为破军在能量分布的时候是很均匀的,且不论是密度还是量感都是有着较高的平衡属性。但我认为它还是忽略了一个厚度均匀问题,破军的中频人声其实是比较带有颗粒感和清爽感的,如果你喜欢舔耳和大口型的放松声,那么破军人声方面的丰厚度估计不会令你太过满意,它并不会以相当充足的厚度去吧中频部分给填充到丰满,至少相比自家的中端旗舰塞水银,破军在人声润色方面不会那么的出手大方,如果论流行音乐的代入感,二者其实都有着相同深度但不同倾向的表达。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除去人声润度这个“对应短板”,如果再让我从破军身上去找什么瑕疵,那估计就真是鸡蛋里挑骨头了。谨慎且负责的说,破军在绝大多数的维度上都是往万元级这个领域去奔的,且拥有够格的实力去和多数万元塞对拼,最不怂的应该就是素质层面了,8单元动铁的配置让破军在素质、分离度、层次关系上显得毫不费劲,都说破军听起来有种很彻底很爽的气势感,这与以上三大基础关键点有着直接联系,且毫无争议。基于这点,对于那些追求“精密扎实”的纯HiFi党来说,高频华丽、延伸强、层次多而丰富的这个特征能让你在听古典乐时有着实打实的酣畅淋漓的体验,切换到NEMSEIS这种起伏感很强烈的OST,破军在低频层面的“灵动”也能及时、快速的去做填充,响应忒快,质感也很好。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个人认为破军的低频是最有意思的一个频段,它并不会直接给到你什么“上耳就确定”的标签印象,你说它低频如洪水般猛烈吧,似乎也对,毕竟较深的下潜+结实的打击感+可闻的极低频增益在上耳时就来的很直接。而你说它低频是理性型走向,那也并不冲突!如果细听的话,破军的低频层次其实是蛮丰富的,它在实质的低频形态上蕴藏着恰到好处的细节,这几丝细节的加入就是塑造高级感的标准之一了,不信的话可以对比水银的低频,我确信破军在低频上会呈现出更具质感的形态和难复制的一面。更能凸显破军调教实力的地方是单元区别,水银加了个动圈显得更软,而纯动铁的破军在低频的软感上略逊色但韧性和瞬态更显著,不论你是不是低频控,破军这种激情但懂得克制的低频状态在经过几首歌的切换后自然会得到应有的赞赏。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至于“百密一疏”的人声润度,排除个人喜好来讲它也并不算是自身的短板,但如果你喜欢前作Khat那样磨合痕迹明显的温润缓和之声,那破军更立体和有整洁边幅的样子不一定能多讨好你。但假如说你没有特定的口味预设,那破军略带清爽和气息明显的口型可能在听多数流行乐时,来的更精彩。如果非要更“融” 的听感,原装耳套是个很契合的选择,而在近期的搭配经验上我会选择奥罗格这条偏调味的线去搭配,三频会更接近于我心目中的丝滑,同时会削弱一点点中频锐度然后去提升厚润度,怎么说也强行万元级别了(滑稽),尽量压制脑放的前提下,也确实来的更润哈哈。

高阶耐力赛的头阵选手,浅聊Open Audio的破军

这次我并没有较大篇幅的去深聊这条Open Audio的经典作品,因为从表面描述到深层表现,破军是贯彻到底、始终如一的,不需要太过细节的去描绘骨髓,框架上的健康度极为完善。对于这种挑动情绪很轻松、框架基底很强大的旗舰型号,我建议每一个抱有万元预算的用户去“降级”看看它,然后省下的钱该干嘛干嘛去,多香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