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作者:柯南小萌君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而且历史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遇上战争还有可能断代,因此这中间有多少曲折是不为人知的。

从正史到野史,从王侯将相到山野闲士,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都是古人所描述,胜者为王败者贼,经过代代相传,很多人对部分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深信不疑。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千古一帝秦始皇素来被冠以暴君称号,所谓暴行,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估计就是“焚书坑儒”,那么“焚书坑儒”具体史实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

历史背景

当是实,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是表象,在这表象之下的是,六国复辟势力的暗流涌动,随时都有颠覆政权的可能,他们一直在蛰伏等待时机。在后期陈涉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六国残余势力瞬间复辟就是铁证。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焚书事件

“焚书”一事发生在秦统一中国第八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四年,这时候各种暗杀复辟刚被镇压。

博士齐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会议上提出恢复周朝的封建制,给出的理由居然是:没有辅弼,发生变乱时谁来救朝廷。

要知道此时郡县制在秦已经实行几百年了,周朝实行的封建制怎么土崩瓦解的,各诸侯国是怎么争斗百年的,始皇帝估计深有感触。

而在这节骨眼上提出恢复分封制,如果你是始皇帝,你会怎么想,估计就四个字“居心叵测”,这摆明了是六国复辟势力在推动,因此一场断绝复辟势力念想的镇压行动刻不容缓。

后李斯提出:“史书只保留秦国史书,其他国家的史书都焚毁;《诗经》、《书经》及诸子百家之书只有博士官所职可以保留,民间的都限期交出烧毁;医药、占卜、农业之书民间可以保留;想学法律的人以官吏为师。”始皇下旨同意。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因此焚书并不是像之前所说的,焚毁民间书籍,愚民以方便统治。

更多的是为了断绝六国复辟势力的念想,史书只保留秦史,诸子百家之书博士官所职还是保留,而医药、占卜、农业等书籍依然保留。

我们再看看结果,焚书之后,儒生灭了吗?没有;儒家绝了吗?也没有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鲁迅说过: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是的,所谓的“坑儒”是坑术士,术士是什么人,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求神算命的神棍。

坑儒事件

“坑儒”这事发生在焚书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始皇帝为了炼制丹药换取长生不老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后两名为秦始皇炼制丹药的术士侯生、卢生在多次尝试炼药未果,于是心里发虚逃跑了,跑就跑吧,关键是还说始皇帝坏话,说始皇帝贪于权势,残暴不仁。

这一操作可苦了留下来的同事,秦始皇意识到自己被骗之后勃然大怒,于是开始了对剩下的术士进行考核,平时一帮骗吃骗喝的玩意哪里经得住考核,于是全部被逮捕。

其中少部分是儒生,大部分是术士,大概460余人,全部坑杀。(也有说法是秦朝术士也成为儒生,因此有了坑儒一说)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横扫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得知被一群坑蒙拐骗的人戏弄之后,换你会怎么做。

秦始皇在在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想着帝国的长治久安,一如既往的勤勉、努力。

南定百越、北击匈奴、修长城修驰道,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一生未有冤杀一位功臣,文臣武将均得到善终。以上功绩绝对配得上千古一帝。

如果仅仅是因为“焚书坑儒”四个字就被冠上了暴君的头衔是不公平的。相比之下历史中不乏坑杀几万几十万人民或者降卒却被冠上一代明君的头衔的人,那他们又应该被称为什么。

“焚书坑儒”的骗局,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