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特征,以数赋能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作者:光明网

作者: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活动部主任 赵宇坤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今,互联网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文化融合科技正在快步推进全球进入数字文化时代,这也成为大陆抢占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制高点。只有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特征,全面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才能让中华悠久历史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立足突出的连续性 引领数字文化历久弥新续传承

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熠熠生辉,其深厚底蕴和精髓之所在也是历久弥新,历史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珍贵的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和迭代升级的推动中,为满足人们大量高质量、个性化、有创意的文化内容需求提供了供给保障。加速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是推动中华文化赓续绵长的必由之路,只有打造充满时代气息的数字文化高地,推陈出新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不断开拓前沿领先的数字文化传播路径,才能让中华文化得以更深远、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传承与发展,更好地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立足突出的创新性 驱动数字文化融合创造新空间

日新之谓盛德。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当元宇宙、人工智能、ChatGPT 等新概念新兴技术涌现时,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到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积极适应科技革命带来的文化新发展格局。只有不断深入革新文化内容生产方式、文化消费模式、文化传播载体和传播技术,驱动创新内容呈现方式、技术应用、产品形态等方面,才能为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创造更丰富、更立体、更多元的现代化数字空间。

立足突出的统一性 协调数字技术与文化稳定发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高度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具有统一的共有精神家园,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为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带来的国家安全、文化安全等问题上筑牢一道防线。数字文化具有碎片化、海量化、融合化、互动化等特征,大力发扬本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中国化转化,在提高文化传播效率、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时,更要统筹好数字技术和文化安全平稳共融。只有着力构建文化数字化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用户风险隐患防范意识,才能为数字文化发展营造安全环境,共同维护好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好精神家园。

立足突出的包容性 拓展数字文化国际传播新渠道

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中国人在 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数字技术搭建的文化传播高速公路上,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为数字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开辟了新的路径。数字文化传播正快速地突破民族和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碰撞整合,只有充分挖掘极具代表性、普适性、体验性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积极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数字空间中有效传播,才能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立足突出的和平性 聚合数字文化全球化多元力量

礼之用,和为贵。中华文化蕴含着“以和为贵”的精髓要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全球数字化的浪潮中,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打开通路。推进数字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整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汇集国际数字化领域高端人才,才能让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以数字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之路,要立足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植文化根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