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filter—— 你以为它只能做单纯的“滤镜”吗?
不!常用的
blur
处理(图片)模糊程度、
opacity
处理(图片)透明度、
grayscale
处理(图片)灰度 属性只是其世界组成中的一部分。
css-filter的实际用处可真不少。
其实,最【受人追捧】的
夜间模式用filter也可以简单实现:
首先,我们拿到一个input标签 —— 它一般放在整个页面(body)的最上面 —— 这样就可以通过CSS的一些“特性”来控制“全局”:
哦,你当然可以将它换成“按钮”的样式 —— 这用单纯的CSS也很容易实现 -> 细说UI组件库中的“开关”
当你点击这个“开关”时,就到了filter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filter: invert(xxx); —— CSS中的“反相”:其作用元素拥有这个值时会发生色调“翻转”,比如:白-黑;当作用元素是img图片时,会使图片色调也反转
xxx是定义转换的比例值。100%的价值是完全反转。值为0%则图像无变化。值在0%和100%之间,则是效果的线性乘子。也可用0和1以及之间的小数表示。若值未设置,值默认是0。
这时候,就会对整个页面有效果。若页面中有图片元素,正如上面所说:invert会对图片造成“反转”效果(这才是它的本意!)。
这时我们可以在图片上用到filter的另一个属性值:inherit:
inherit:从父元素继承该属性(☞ filter任一属性)
当然,你还可以更简单的完成:
hue-rotate(deg):给图像应用色相旋转。"angle"一值设定图像会被调整的色环角度值。值为0deg,则图像无变化。若值未设置,默认值是0deg。该值虽然没有最大值,超过360deg的值相当于又绕一圈。
filter还可以用来“在非透明区域加阴影效果”:
filter: drop-shadow;
它能达到和box-shadow一样的效果(还支持svg)—— 虽然box-shadow已经很完美了。
你甚至还可以只用上面提到的
hue-rotate
属性值完成曾经非常麻烦的特效: “字体动态颜色流转效果” —— 结合animation:
好吧,其实filter主要还是用来做「各种过滤(color、image…)」的,咱们别“舍近求远”。比如:遮罩层就经常用到这个 —— 跟这个用途类似的还有一个是“mask”(全名:
mask-image,CSS3属性)。也是很好用的。
但是他们都有一种情况不能“兼容”:
background-image仅背景图片透明度设置!
事情是这样的:某元素,我们希望它的背景图片(background-image)是半透明的,但是,元素里面的其他内容,例如文字,图标之类的还是照常显示。
如果是纯色背景或者是CSS渐变背景,很好处理,使用rgba或者hsla颜色色值即可。
但是,如果是url()背景图像,似乎就无能为力了 —— 无论是filter滤镜 、mask遮罩 还是opacity透明度 设置都无法 “准确作用于” 背景图像,所有前面提到的这些方法都会影响文字等的正常显示。
此前,我们有一种解决的方案是
CSS伪元素:
这种方式无疑是巧妙的,但并不友好 —— 元素定位、拉伸展示、背景图片大小以及z-index都可能让新手“望而却步”。
有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是 ——
cross-fade()(background-image属性值之一),它支持两个图片url参数,一个透明度参数。愿意是“用来处理两张图片叠加问题”,但似乎这方面没有太多使用,反而被发现可以方便地用在“对一张图片设置透明度(且仅作用图片,不对文字产生影响)”的问题上:
透明度参数仅对第二个url的图片起作用,可任取一张“透明图片”作为第一个参数,第二个url上就放上我们想要处理的图片(真正图片),如此,即可:
(当然,如果页面中需要这样做的地方多的话,你也可以把“透明度图片”设置为CSS3变量,然后不断的用
var()
引用)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云小梦」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关于CSS3一些新属性的一些思考:夜间模式、区域阴影、透明度_flying meng的菜鸟居-CSDN博客_css夜间模式blog.csd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