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远川投资评论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有两座著名的紫金山,一座在南京,一座在龙岩。

普通大众对南京的紫金山比较熟悉。南京紫金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山上的天文台和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张维喆。但公众不太熟悉的是紫金山,位于福建省龙岩上杭县,古老的革命区。

福建紫金山的声誉完全取决于紫金矿业,这是一家诞生于二级市场的公司,目前市值近3000亿美元,与宁德时代、法国兴业并列胡健上市公司前三名。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但在谈论这家公司之前,它必须普及一个相对冷淡的知识,即严格来说,中国不是一个"矿产丰富"的国家。

就储量而言,中国确实是一个矿产大国。就类别而言,它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但是,如果从商业角度来看"采矿难度"和"采矿成本"的维度,与南非,巴西和澳大利亚等位于矿山上的国家相比,它有些相形见绌。

矿物中有一个核心属性:矿石品位,指每吨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以金矿为例,国内金矿的矿产含量高达10克/吨可算丰富,达到3克/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能赚钱,几乎是大多数金矿商品化的下限。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品位小于3克/吨,基本上只能包括在矿产资源储量中,没有开采价值,属于古片的后排,到大哥支护现场,而品位小于1克/吨的金矿石,只能称为"废石", 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甚至进入后备支持现场的资质都没有。

南非的兰德金矿,现在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在发现时拥有55,000吨的黄金储量,占世界黄金储量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已经开采了150多年,平均金矿石品位为10克/吨。

澳大利亚福斯特维尔金矿在2017年勘探富矿,其中金矿最高品位为9000克/吨,多项深度探明金矿品位超过100克/吨,属于名副其实的金山。

与这些国家的开采模式"一刀切999,黄金点击交割"相比,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虽然各类矿产资源的总储量普遍居世界前列,但贫矿多,富矿少,矿石平均品位普遍较低,开采成本难度大。所以在中国,很多矿产的自给率都不到30%。

例如,中国产金省山东,其黄金储量约占我国黄金储备总量的30%,截至2020年,矿内金矿石的平均品位一般在3克/吨左右,勉强算作较高的开采价值青岛金和蓬莱金,平均品位勉强达到5.27克/吨和7.03克/吨。

但与福建省紫金山相比,山东省绝对是一座超级富矿。1992年,紫金山完成初步勘探,进入试验开采,平均金矿品位小于1克/吨,探明金储量仅为5吨;

也就是说,紫金山金矿经过开采、选矿、冶炼,处理后每吨矿石平均只能得到0.33克黄金,相当于121元左右,即使紫金山挖空,也没有郑爽一天赚到更多。

然而,正是这片贫瘠贫瘠的紫金山,在2008年被评为"中国最大的金矿",并催生了紫金矿业,一个市值3000亿的矿产金、铜矿,是全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龙头矿企业。

那么,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01

点石成金:贫瘠的矿山逆转改变人生

1992年,工信部将紫金山定性为"鸡肋矿",委托上杭县地方政府开发,由上杭县矿产公司承接当地企业的采矿工作。同年,紫金矿业的灵魂人物陈景和从当地地质调查部门辞职,来到一家年利润刚刚超过3万、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

矿业公司最大的特点是下游几乎没有议价能力——作为大宗商品,它们无法阻止矿产的价格波动,它们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采矿成本的控制。

例如,上面提到的品位超过100克/吨的福斯特维尔金矿是天赐之物,在成本上具有结构性优势,而对于贫瘠的紫金山来说,低成本只能通过技术和管理来解决。

普及一个行业知识:矿石从开采到冶炼成标准金锭出售,大致四个步骤——勘探、开采、选矿、冶炼。

其中,矿业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环节,陈景河将直接包括剥离、运输等挖矿环节分包给多家竞争承包商,他们不必投资矿山生产设备,节省了初始资金投入,绕过了国有企业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

冶炼本身的利润率很小,没有成本优化的空间,因此,要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更费时的能源,也是最不可控的勘探和选矿环节。

顾名思义,勘探是为了找出金矿床的位置。当时,三明地质大队"紫金山工程负责人"陈京河在紫金山勘查至今已有10年左右,早在1984年,陈景河就在论文中预言紫金山"金铜"矿体构造,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紫金山矿貌一无所知,基本上没人能脱身其权。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陈景和1999年发表的论文

但发现金矿,没有办法解决紫金山金矿品位低的问题。当时,设计部门估计紫金山的第一期投资至少要花费2900万美元,但陈景河只从银行获得了350万美元的贷款,因为紫金山项目普遍不受欢迎。如果你想正常开采,你只能做关于矿物加工的文章。

所谓选矿,是指对矿石进行粗加工,开采后的矿石加工成冶炼水平可以达到"精矿"的过程。不同的矿物工艺往往对应不同的矿石品位,每个工艺的"品位公差"也不同。

由于紫金山金矿品位低,加上大部分浅层氧化矿,陈景河大胆选择将更适合北方平原干旱地区,但更高效、更经济的"堆浸法",直接将一期投资降低到700万元左右。

从1996年到2000年,陈经和通过多次技术改进,将堆浸法的开采品位标准从1克降低到0.2克以下,将大量废矿变成了开采金矿。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紫金山,上杭,福建省

同时,陈景河将钻作露天开采,规避矿山规模限制,利用平坦的地形在附近建厂。

1997年,紫金矿业对紫金山以上30~50米的金矿进行了定向爆破,土石100多万平方,用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次爆破"的紫金山高科技版夷平了整座山,此后紫金山开通了大型露天开采,成为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

通过一系列手段,陈景和将紫金山的开发成本降低到难以想象的水平:行业平均水平的10%~20%。

2000年,紫金矿业完成改制,一年后,时任福建省省长莅临紫金矿业,留下了"制度生活、效益好、环保创新"的赞誉。此后,紫金矿业发展顺利,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开辟了扩张之路。

作为在史诗硬拷贝中长大的科技主播,紫金矿业的扩张,基本上是一种对新手村的全面屠杀感。

02

全球测井:中国买家在矿产界

紫金山改变人生,陈景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整个行业来看,紫金矿业的成功其实是一场非常特殊的意外,对于绝大多数矿业企业来说,决定一个企业的色彩还是矿山本身的质量。

以金锭冶炼原料为例,可分为矿产金和冶炼金。矿产黄金是指从矿山开采中获得的金矿石冶炼,冶炼黄金是从外部购买其他矿山企业含量达不到标准黄金,再精炼。

虽然是黄金,矿产黄金本质上是一种原材料业务,其毛利率通常高达50%,冶炼黄金是加工业务,毛利率往往低于1%,回报不如银行定期存款。换句话说,该行业的努力是有用的,但主要是通过在国内拥有矿山。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紫金矿业在冶炼业务上投入1056亿元,但该项目的利润仅为6亿元,毛利率为0.6%,而采矿生产成本为66亿元,利润为70亿元(不计算内部抵消),毛利率为51.4%。其余冶炼铜和冶炼锌的生产也基本是毛利率低的操作。

因此,对于矿业企业来说,想要做大做强,最简单的路径就是买矿。

2001年,国内矿业勘探权、采矿权均获准转让,前一年上引进私人资本,完成重组,紫金矿业开辟了快速扩张的道路。在这条扩张之路上,紫金矿业清关史诗级硬拷贝的经验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轴:逆周期购买、小额投资和存储、低成本挖矿。

首先是逆周期购买:黄金和铜的价格都是周期性的。而周期性特征使得龙头企业在行业低迷时期能够扭转扩张趋势,挤压小玩家的生存空间。三星对DRAM的反周期投资对半导体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故事。在采矿业,反周期投资也受到了考验。

2002年,金价下跌,不少中小型矿业企业在经营困难中,紫金矿业率先采取低成本收购策略,将贵州水星洞金矿、新疆阿舍尔铜锌矿、吉林玉春金矿、西玉龙铜矿等全部收入,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大金矿企业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后,紫金矿业再次逆势而上,首先斥资33.68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上市矿业公司Indophil(后来被地方政府封锁)。然后,它收购了加拿大矿业公司GoldContinental,用于其在哥伦比亚西北部的Buriticá黄金项目。

2012年,金价再次下跌,澳大利亚矿业诺顿金矿逐渐亏损,紫金矿业趁机购买了诺顿金矿89.15%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去年,当龙矿业的现金流陷入困境时,紫金矿业再次介入,坐拥全国最好的铜资源。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种是小额投资:需要解释这样一种概念,即每个矿山的"实际储量"和"探明储量"通常是不同的,例如一个金矿的储量为100万吨,在通过二次勘探收购后可能发现了200万吨黄金,这不会反映在购买价格中。

例如,紫金矿业于2015年收购了Kamoa Holdings 49.5%的股份(相当于KK铜的39.5%),当时探明储量仅为2416万吨,但通过二次勘探,KK的储量增加到4369万吨,收购价格为4.12亿元,直接稀释至每吨价格/资源储量约126元。

如今,赤穗矿已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未开发土地,储量超过700万吨,是2021年后紫金矿业的主要增长之一。

能否通过二次勘探的稀释成本,考验的是矿业企业自身的勘探实力,对于紫金矿业来说,从难度地狱中,是一个低维的打击。

最后,低成本开采:采矿技术决定了矿业公司对矿石品位的公差。例如,A级采矿技术可以保证底部利润为3G/吨品位,B级矿业企业可以达到1G/吨的下限,这是紫金矿业在杀伤四方的终极武器。

2003年,紫金矿业与吉林宇春金矿联合成立了宇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当时延春金矿因矿品位低而濒临破产,紫金矿业通过自主研发的铜及金精矿热压浸出等技术,使宇春紫金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

从2012年到2014年,紫金矿业将澳大利亚诺顿金矿的生产成本从近1400澳元/盎司降至888澳元/盎司,并在国际市场金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将黄金产量从15万澳元提高到17.8万亿澳元。

类似的案例包括塔吉克斯坦的Zerafshan和塞尔维亚的Zijinpol等项目,当地公司的无利可图的矿山已经盈利。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都可以逆周期并购,但紫金矿业在勘探和开采方面全年积累,与其他矿业公司相比","利润范围"更大,这也是其从紫金山当地矿业企业成为世界第四大矿业领头羊的秘诀。

但与紫金矿业的行业地位非常不相称,它曾经在二级市场受制于股市的作用。2008年,紫金矿业在资源牛市登陆A股,连同中国神华等周期性股票,让不少股东处于高位。紫金的股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直到2020年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上涨。

这家公司掀起了更多的波澜,其实从重组前后的各种笔、落地A股时"廉价出售国有资产"的各种争议,它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也少了"个人努力"的色彩,多了"历史进程"的笑话。

03

最佳矿工:紫金山游客

紫金矿业的发展充满了上个世纪和现在的印记。而从重组到上市,掀起了一波"政策套利"的创富运动。那么,谁到底在紫金矿业下注成功,赚了钱呢?

享受紫金矿业第一波红利,是上杭县同康村搬迁户下辖。

2000年左右,同康村也隶属于上杭县蔡溪镇,由于实施了涉及紫金山金铜矿的重大项目,全村251户,1100余人迁至上杭县西北部,划归镇管辖。紫金矿业由于资金有限,拿不出大笔现金作为搬迁补偿,损失拆迁资金的一代村民只能购买其股东1399元的"上杭县金山贸易有限公司"原有股份,享受经营红利。

到2008年,紫金矿业A股上市前夕,无数福浙、浙江的豪商来到同康村购买这些原有的股份凭证,最高成交价达到了65万元。

同康村的很多村民就这样,无意中完成了返还了几百多倍的一级市场创投,实现了财富自由。同康村从此成为著名的富村。

不愿购买原有股份被迫暴利,除了同康村村民外,还有两位福建商人——陈法淑和柯西平。

在认识陈经河之前,陈法淑和柯西平的新华都项目先后承接了浙江、江西的采地工程。之后,他们承担了紫金矿业的土方需求,因为陈景和矿业紫金山需要不断尝试和失误,欠新华社巨额项目资金。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紫金山获奖者:柯西平(左)和陈法淑(右)

2000年紫金矿业公司改制时,陈法书、柯西平通过债转股方式,从资本矿业的债权人转变为股东。

到A股上市前夕,他们已经以每股0.1元的价格收购了紫金矿业6.1亿股。根据招股说明书,两人在上市前共持有22.66%的股份。随着股份出售限制的刚刚解除,柯西平兑现了约6.6亿元,陈发舒套现了约42亿元。

虽然原股东赚了很多钱,但紫金矿业上市后并没有筋疲力尽。上游原材料作为商品——又名周期股,一直以来都是"十年不开,开吃十年",而永恒的紫金矿业上市时遭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上市首日,成交价一度达到10.96元,但这个高点是十多年来,再次突破是在12年后的2021年。

已经干涸了十二年的紫金矿业自然会吸引到每年必须接受一次评估的基金经理。与消费相比,医药方面,它能把"长坡雪"、"商业模式"常年挂在口边的优质轨道上,更何况紫金矿业没有吸引力的,也就是说,整个行业周期都是基金公司在"节约成本效益"的过程中率先优化的对象。

但即使他的大多数同行对周期不屑一顾,仍然有基金经理已经转向反对金块,并在紫金矿业取得了成功,在那里他是千亿私募股权公司高毅的合伙人邓晓峰。

早在2015年和2016年,邓晓峰在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发现,新能源汽车要发展,铜是关键原材料。但在对铜矿商的研究中,他发现铜矿年均开采品位正在下降,这决定了这是一个供应越来越有限、需求越来越好的行业,这种供需之间的剪刀式差异,对铜矿商来说将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幸的是,这一步为时已晚 - 铜价在2016-17年度大幅反弹,而擅长基本面反向布局的邓晓峰并不处于高位。但他等到2019年才有机会在铜价上遭受重创,开始果断地开张紫金矿业。

与此同时,紫金矿业在刚果的Kamoa铜矿将于2021年逐步投产,铜收入本身将是其第二高的增长曲线。

但史诗般的市场也需要供需之间的史诗般的不匹配。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市场解读全球复苏,通胀预期逐渐加强,周期性产品在这一轮走出王者般的市场,铜价飙升带动紫金矿业股价一路走高。

除了周期性因素外,市场也给了紫金矿业一些"结构性增长"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交流中,邓晓峰表示,周期性行业现在处于非常复杂的境地,他没想到整个大宗的周期会很大,而是几个品种的相关目标,如果这个时候能跟上能源转型的步伐, 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进程的变化,如铜,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需求量将非常大,结构上非常有利。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随着铜价大幅上涨,紫金矿业在矿山生产中进入了"量价上涨"的过程,而本月则是加拿大锂矿公司Neo Lithium大举收购新能源。在市场日益嗡嗡作响的气氛中,资本市场最大的担忧也在慢慢出现:

制造无数神话的董事长陈静和即将退休。

04

两面人生:陈景和的民事

紫金矿业成功的核心叙事离不开陈景河。

一方面,陈景河属于一个典型的科研人员,现在知道网络搜索还可以找到他参与的60多篇论文。另一方面,陈经河经常展现商人的B面,比如喜欢写诗,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也大多流畅。

1982年,作为中国最早复考的大学生之一,陈景和随泸西地质大队到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进行勘探工作。为了探索的方便,地质队搬到了海拔800米的紫金山"麒麟寺"破庙居住,最困难的时候一天只有1桶水,20多人用过。

在回忆这段时间时,陈景河用了一句颇为"奢侈"的诗句来形容:骑着"五龙"开雾,伴随着"麒麟"的睡眠。阅读不禁让人想起了"隐蔽"的天津站长那句名言:"峨眉峰,还有TM独拍照。"

进入紫金山两年后,陈景和被调到从事金矿研究,不仅到了房子,妻子也被调到了福州地质疗养院。如果他从那时起走上这条路,他也可能在办公室里。

然而,在地球科学家研究所工作两年后,陈景和申请调回紫金山,从市区调回乡镇,成为紫金山勘探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不仅上山,还带着妻子和4岁的儿子住在紫金山矿区,妻子成为地质队的队医。

从此,陈景河的人生直接从"家有矿"的阶段跳出,进入"矿有家"的岁月。

1992年,国家下放紫金山的采矿权,陈景河再次逆流而上,由地质调查单位(机构)转入上杭县矿产公司(地方企业)。之后,正是上面的叙述,他和紫金矿业"乘风破浪"的故事。

工作期间,陈景河还写了不少关于紫金山的诗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矿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比如在《我和紫金爱不爱今生》一文中,陈景河的笔触充满了90年代乡镇创业者的"浪漫":

少年的我,从书中知道有一个紫金天文台,那就是探索宇宙的奥秘,曾经让我热切而向往;

紫金矿业是怎样炼成的

陈景河2020年再婚引发争议

浪漫回归浪漫,陈经河的另一面清晰:

根据紫金矿业招股说明书,1994年,紫金矿业为国有独资企业,1998年转型为国有控股企业——商杭县财政局占注册资本的86.80%,金山贸易占注册资本的13.20%。

金山贸易占比分为四部分: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10.17%,上杭县老县乡镇政府1.01%,上行县彩溪镇政府1.01%,上杭县蔡溪镇村委会1.01%。这四股注册股本于2000年通过协议转让给金山贸易。

正是在紫金矿业A股上市前夕,金山贸易持有的大量紫金矿业股份以每股0.1元的极低价转让给陈景河。

这样的操作在当时在市场上引起轩然,除了廉价出售国有资产的指责外,一封匿名举报信指出,陈景河以这种方式存在逃税问题,引起公众关注。最后,陈经河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操作在法律上绝对没有问题。"

规模不抵扣后,陈景和兑现了约2.5亿元。

陈景河的功德之词,一方面,紫金矿业确实在他的交易中成为矿业巨头,紫金矿业依然是国有控股;

05

结束

紫金矿业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各类是非的上市重组上,也体现在发财的动向上。

中国的矿产储量约占世界矿产储量的10%,但中国主要金属的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0-50%。作为最大的资源消费国,资源所有权和需求非常不对称,因此中国一直保持着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理解中国一批矿业公司开绿灯的原因,无论是金、铜还是锂,矿业企业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资源自主的国家意志,而许多老牌西方矿业领头羊,资源密集型的边疆国家。

与矿业公司海外面临的危险相对应的,是那些隐藏在山奃山的"成本"和"痛"。

紫金矿业的"反应器浸泡法"效率高,但也是环境污染过程的高风险:2010年7月3日,福建省遭遇"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紫金山矿区铜酸渗漏,造成丁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的声明留下了一句金句,立即成为头条新闻:"污水对鱼类有毒,对人无毒。[5]

事故造成汀江水质三年无法养鱼,渔民不得不卖掉渔船,寻找另一条出路。事发两个月后,信义紫金矿业银岩锡矿高奇岭尾矿场再次发生溃坝故障,导致下游双河村17名村民死亡。[15]

紫金矿业也是中国许多资源企业成长的象征。一方面,他们守护着下游许多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承载着全国资源自治的使命。另一方面,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带来了无数的争议,埋葬了各种逐渐沉默的痛苦。

一些黑白记录的战斗,一些茶后消化的气味,一些不应该被遗忘的牺牲,共同勾勒出一家公司的崛起,有时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缩影。

全文完整。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