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作者:羊驼讲历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薛访是20世纪30年代北平进步学生运动领袖人物之一,曾被毛教员誉为“女中英杰。”

高呼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国青年,为了捍卫大陆主权,竟然出手打了自己的同胞,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校长。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是事变。

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政策,引起了各界人士的不满,赴京请愿的风潮愈演愈烈。

为此各校代表还举行了联席会议,写出了质问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质问书》,主要内容有:

为什么对日军采取不抵抗主义?“国联”是帝国主义的强盗机关,为什么要在外交上依靠:国联“?北平市、河北省党部压制抗日,你们知不知道?

当时,北京大学组织了示威团,以此来对抗国民政府对日本方面的妥协,此次游行得到了北平学生的认可,最初由,法大、农大、女大、铁路、等高校加入其中。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仅用了2天的时间,组成了一个大约2000多人的队伍,于12月4日出发赴北平车站南下,此时的队伍已经发展到5000多人。

为了保证学生运动的顺利进行,示威团内部还建立了一整套秘密的指令。由林立夫任党团书记。王荫槐任总指挥,薛讯任副总指挥。

蔡元培“救火”被扇一巴掌

平息学生运动显然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失去效用,当局的软化、劝说、威胁概不生效。

学生们要求面见国民党当局领导人蒋介石,而老蒋此时正在为促进宁粤和解而提出辞职要求。

会议开到11点15分时,听见外面人声鼎沸,老蒋得知此事出面的话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搞不好事态的发展会越来越激烈。

要请谁能够镇压学生们高涨的情绪,老蒋思来想去便请在座的京沪戍卫司令官陈铭枢和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上场救火。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其实,此时的蔡元培是不赞成学生搞请愿活动的,他认为,学生就应该回归课堂,潜心学习,以备他日能够习得救国之道,他始终坚持救国之道,根本还是在于学术。

因此,就在学生运动的前一天,蔡元培老先生发表了一篇报告《牺牲学业损失与失土相等》。

中心思想就是:

“因爱国而牺牲学业,几乎与丧失国土相等。”

此时已经65岁的蔡老对于这场学生运动可谓是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做爱国运动的青年,乃重在罢课游行,并有一部分不远千里,受了好多辛苦,到首都运动,牺牲这么多的光阴与学业,岂不是很可惜、很可惜的么!”

然而,蔡老的苦口婆心对此事愤怒的学生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反而令爱国高涨的学生犹如头上泼了一瓢冷水。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所以此时蔡老的出现,令倍感失望的学生们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于是,历史的悲剧就这样上演了:

蔡、陈一出来还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论,就被群情激起的学生团团围住。

陈铭枢试图以蔡元培的威望来控制场面,说各位同学要尊敬蔡先生、听蔡先生的话等等。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结果适得其反,惹得一位同学兴起,当头一棒,打得蔡元培哼都没哼一声就摔倒在石阶上。

冲动之下,薛迅接着也出手,打了蔡元培一记响亮的耳光,随即枪声响了。

这时,大批军警开始强行清场,一部分学生把蔡元培当人质,拉着他就往外跑。准备一旦有学生被捕就拿他作交换。

一片混战中,蔡元培忍痛高呼:“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并安慰绑架的学生说:“不要怕,他们开的是空枪。”

蔡元培说这句话是有把握的,因为正是以他事先做好了以劝慰为首,禁止对学生进行武器制裁的决定,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由于年事已高,腿脚也有残疾,蔡老先生被强拉着拖行几百米,右臂红肿异常,实在跑不动了,学生们先是把他放在黄包车上,后来又是背着他,沿荒野小路向中央大学一路狂奔,直到迎面撞上几名警察。

与此同时,薛迅在打了蔡元培以后,和另一部分学生高呼“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往党部里面冲,与从里面冲出来的国民党要员撞了个正着,双方在过道里打起来,桌、椅、板凳互相砸,到处是一片玻璃、吊灯被砸破的哗啦声。

那一天,薛迅不仅冲锋在前,而且穿一身红毛衣,十分抢眼。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这女学生什么来头,竟然敢当众掌掴蔡元培!

薛讯其人

在这浩浩荡荡的爱国运动队伍中,有一位女同学不得不提,她便是年仅20岁的薛讯。

薛讯,原名薛声豫,1901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父母早亡的却早亡并没有给这个女孩造成她更多的不幸,反而锻炼了她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性格。

1930年,她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读书期间,她泼辣的性格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了共青团西城区委书记兼团市委儿童局书记。

此时,南京政府对北平学生大规模南下早已察觉,随后于5日发布了“禁止集队来京请愿”令。

1931 年12月7日,在薛迅等人的领导下,北平各校数千人经过三天三夜的卧轨斗争,迫使路局下令开车,三天后抵达南京。

此时,黑龙江省代表主席马占山奋起抗日,国内舆论一致要求政府立即出兵援马,民众情绪再次激扬高涨。

示威团在薛迅等人的带领下抵京后与南下的山东学生一起形成上万人的浩大声势。

他们分化为两个意见不同的团体,一个是立场较为缓和的请愿团,一个是情绪激烈的示威团。起初,示威团起先为拒绝国民党的“软化”政策, 将军方免费供应的军毯都扔了,每餐的二荤二素一汤和点心一口没动。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和当局的妥协政策,薛讯考虑到一时半会斗争不会轻易结束,就劝大家该吃就吃,说:“不吃就便宜了他们,只要吃了不手软就行,吃了才依然可以动手打他!”

原本请愿团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请愿书递交给当局国民政府就打道回府。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千多名戴着红袖章的学生们来到外交部时,面对的是紧紧关闭的大门。

面对这一场景,在场的众人一片哗然,显然,此举和学生们想要的结果截然相反,反而较之上次的抗争更为激越,与政府打的对立情绪大有升温之势。

然后,众人再一片嘈杂声中破门而入,谁知整栋楼上,仅仅只有几名工友和值班的人除外,并没有相关领导。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此时学生们气坏了,显然,这是空城计。

于是同学们在气愤之下,索性将外交部的牌子、汽车、包括桌椅板凳、门窗和柜子,能砸的统统都砸了,整个场面乱七八糟,凌乱不堪,然后,直奔国民党中央部。

外交部距离中央部短短几分钟路程。当同学们如潮水般涌向外交部时,有人却在这个档口朝着学生们污蔑辱骂开来。

这一骂可要紧了,果不其然,迎来的又是一顿破坏,甚至连党徽都被砸了下来!

现场一片混乱,维持秩序的警卫员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随后就出现开头混乱的场景。

胸襟开口

尽管挨了打,但蔡元培首先检讨的是他自己。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后来,他对记者说:

“今日在场的如此青年粗暴,实在是我辈从事教育者未能努力所致。”

他认为当初学生组织的那场爱国运动,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爱国学生所为。

其中一定有反动分子按惨其中,造成此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利用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12月19日,蔡元培回上海寓所休养。

起初,以为伤势不算重,但来沪后臂痛加剧,伸屈皆感困难,背上青紫亦未消,头部也时常眩晕。

住院治疗20多天后,头部、腰部才算痊愈,但被扭伤的筋骨仍未彻底康复。

掌掴蔡元培事件发生后,吴稚晖、于右任为息事宁人,要求当局释放13名被捕学生,陈果夫、陈立夫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蔡元培却表示挨打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最终在于右任苦苦相求下,陈果夫、陈立夫同意了。

1931年,一女大学生怒扇65岁蔡元培一巴掌,毛主席:“女中英杰”

随后,薛讯抓捕被释放后,薛迅返回了北平,并先后转战济南、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33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薛迅再次被捕。敌人对她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

1934年8月,薛迅被判处12年徒刑,并投入监狱。

1937年9月,在组织的营救和进步人士的呼吁下,薛迅被接出监狱。此后,她继续为我党工作。

一次,她到北京汇报工作。交谈中,主席问起她的身世和经历,亲切地称赞她为“女中英杰”,还敬给她一杯酒。

解放后,薛迅被任命为河北省委副书记,成为副部级官员,为解放初期的河北建设工作作出了大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