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Nutanix总裁:超融合推动云计算发展 客户需要定制化的云服务

近两年来,超融合技术的热度越来越高,国内外云计算和存储厂商纷纷推出了超融合架构方案。作为全球超融合市场公认的领导厂商,Nutanix于今年10月正式IPO,目前Nutanix的市值已经超过了50亿美金,成为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什么导致Nutanix这家国际化企业发展如此迅速,它和其它厂商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呢?
Nutanix总裁:超融合推动云计算发展 客户需要定制化的云服务

12月16日,Nutanix的年轻总裁Sudheesh Nair先生来到中国,与国内媒体就面对面交流Nutanix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的愿景,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解读。

公有云背后的痛点

当企业的组织结构围绕着业务发生变化的时候,组织内部的IT部门也必须发生变化,他们更多的工作应该着眼于业务的结果。很多企业说我计划做公有云,但要看看你的行业是不是适合公有云。企业使用公有云大多无非这四个目的:快速地把新产品投放市场;只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付钱;精简的基础设施;最快的速度使用到最先进的技术。

虽然公有云的光环显著,但Sudheesh认为,企业使用公有云也蕴藏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1. 公有云本身无法为你实现定制化;
  2. 公有云本身是一种租赁的模式;
  3. 把业务放在公有云上就是把权力外包了,但责任还是在你的身上;(比如银行把自己的业务外包放到云上,如果公有云有漏洞出问题了,这时候是由银行来承担安全责任的,尽管银行本身并没有责任和能力来解决安全的问题。)
  4. 目前所有的公有云都是建构在自己的专有技术之上的,一旦你去使用的话,就把你锁定在里面了。

Nutanix打造应用驱动的企业云

Nutanix相信确实有机会来推动云的改变,打造下一代云——应用驱动的企业云。首先,企业客户云本身一定是要由应用来推动的;第二,企业客户希望云既能够实现定制化;第三,提供选择和自动化。在过去的5年里,Nutanix通过超融合打好了基础。 2016年收购了两家公司,分别是Pernix Data和Calm.io,这两家公司是做自动化架构的,意味着“大楼”已经有了屋顶。

“企业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应用都放到公有云上”

Sudheesh认为,企业客户需要实现IT定制化,获得丰富的选择,同时不会放弃现有的企业治理的框架,自己的安全程度,而且整个架构是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来打造的。Nutanix在帮助客户保留现有的控制度、治理的架构的同时,帮助企业把云的体验引入到他们现在的数据中心中。

丰富的选择

有记者问公有云不断降价,超融合如何赚钱的?Sudheesh解释说,Nutanix在数据、控制层方面给客户提供丰富的选择,无论客户是一起买计算、网络、存储的综合节点,还是纯存储的节点,或非虚拟化的裸机。“对小企业而言,最低的成本当然是使用公有云。单关键是小企业跑的是什么样的应用,如果工作负载是非常稳定可以预测可以跑很长的时间,当然是本地运营最便宜。”

“从里往外走”

有记者问国外的AWS也在计划推可以实现定制化的企业云,Nutanix如何与之竞争?Sudheesh表示,公有云的阵营AWS、公有云、阿里云是从外面往企业内部走,而我们已经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里了,我们是从里面往外走,所以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因为不管你是从外往内还是从内往外肯定会遇到各自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说保险公司,监管数据不能放在第三方上托管,必须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来运行。Nutanix可以把云的架构引入到他们数据中心,即可解决客户的问题的。

“Nutanix的优势在于,企业级单既有应用非常复杂,公有云想把这部分做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Sudheesh说。

如今,各个公有云市场的降价给了Nutanix可以摆脱“超融合”更名企业云的新机会,在这种与公有云市场的竞争环境下,超融合厂商也得到了加速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