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随记:关于团队管理的思考

前言

今天一大早CTO就找我谈话,主要是为了转正的事。没什么准备啊,就随口做了下总结,和CTO聊天总有一种被打鸡血的感觉。从他的话语中透露着对我的非常高的期望值,这真让我压力山大。不过只字没提“钱”的事,哈哈,有一句话说的好“好的老板和你谈钱,坏的老板和你谈情怀”。这个老板到底是好是坏我还不好太早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职场如战场,CTO能在阿里蛰伏十一年,绝对是个对现实看得比较透彻的人。如果我翻了船,出了错,那肯定是没有什么情面好说的。所以小心驶得万年船,自己的工作必须保质保量,不能出大的纰漏,也不能给别人找借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人不能为了赚钱而活,创业失败之后,我努力的方向转移到自己的见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我必须严以律己、不断提高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经验,才能在未来适应更大的挑战,做很牛��很牛��的人。

提炼四个要点

细细回想,今天的谈话里有四点非常重要:

培养全栈视角

培养全栈视角——如何成为CTO的代理人。当上管理层绝对不能再只专注于技术提升,如何搭班子、如何把团队高效运作起来、如何和其他团队进行合作等也变得非常重要。夫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我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全栈,看了这么多领域的书,我的见识应该在同龄人属于中上。但是很多知识和理念在运用到实际的场景里才能真正被掌握,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里 我的才华和抱负可以尽数施展。为了实现这一点,读书计划不能荒废,床头柜的书堆得越来越高了,不能再放纵自己推延下去了。我选择的道路注定不平凡,那我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不能坚持的事。每个人都有拖延症,要战胜自己的惰性,逆流而上!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拥挤,因为真正肯坚持的人不会太多。

带得好队伍

现在团队虽然很小,但3个人的团队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带好小团队才能驾驭大团队。做好团队管理,首先要了解团队成员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和意愿,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什么任务应该交给什么样的人,心里要有数。如何把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退堂鼓和抱怨不能有,就算有也不能在下属面前表露出来,一个团队如果主心骨都动摇了,则必败无疑。结合我现在实际的场景,我觉得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就看有没有人帮他们压一压,在后面推一把。CEO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潜力是逼出来的”,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得比昨天更好。但也要控制一个很好的度,弦太紧了容易崩断,要维持一个长远的、可持续增长的节奏是一个很深的学问。在平时践行的时候,要一日三省,和昨天比较,向明天期望。

抓重点,分主次

培养大局观,抓重点,分主次。一个团队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时期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事和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应该分的清楚,别本末倒置。公司目前的阶段重心应该花在业务增长上。对于软件部来说,如何更好地支持现有的业务规模,适应未来1年乃至3年的业务增长。这是一个架构师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的事情。在目前的阶段,开发提升效率的平台,别的团队没有精力做,但作为理念的发起者,我不是等着别人有时间去做,而是自己带头去做。我有前端、后端乃至客户端的技术基础,只要有意愿,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去尝试的。既然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工具的重要性,那我就做出点小成果给他们看,进而得到他们的认可,然后调动其他团队的资源完善这个项目。

学会规划

学会规划。做为前端部门的主管,应该有部门三个月乃至半年的具体规划,一年的大致规划(三年就算了,不一定在这个窝里呆到那个点,哈哈)。这个规划我可以画个思维导图,然后做起来。

  • 业务线:首先是weex一期和二期工作的进展,配合做正品控全链路优化、然后是沃朴后台整体风格上的升级,接着是企业服务的weex化升级,AC后台的重构任务,第一年完成前端项目的大一轮洗牌和翻新。
  • 技术线:团队博客搭建、技术周报制度推广,技术分享迭代,技术专栏推广(好的技术分享和积累应该是对外的、可推广的,绝不是像武功秘籍一样堆积在”藏经阁”里,那样的知识容易固化,失去与时俱进的活力,而且知识本身就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