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ooper的工作原理

Looper 在 Android 的消息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就是它会不停地从 MessageQueue 中查看是否有新消息,如果有新消息就会立刻处理并删除消息,否则就一直阻塞在那里。

我们知道,Handler 的工作需要 Looper,没有 Looper 的线程就会报错。

在一个 Activity 主线程中,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Handler,因为 在activity 主线程中,系统会通过 Looper.prepareMainLooper () 来创建主线程的 Looper 以及 MessageQueue,并通过 Looper.loop() 方法来开启主线程的消息循环,所以不需要自己创建。

但是在 子线程中 要想使用 Handler 的话,怎么在子线程中创建Looper呢?其实很简单,通过Looper.prepare()即可为当前线程创建一个Looper,接着通过Looper.loop()来开启消息循环。

在子线程中,如果手动为其创建了 Looper,那么在所有的事情完成以后应该调用 quit 方法来终止消息循环,否则这个子线程就会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而如果退出 Looper 以后,这个线程就会立刻终止,因此建议在不需要的时候终止 Looper。

Looper的 loop 方法是一个死循环,唯一跳出循环的方式是 MessageQueue 的next方法返回null。当 Looper 的 quit 方法被

调用时,Looper就会调用 MessageQueue 的 quit 或者 quitSafely 方法来通知消息队列退出,当消息队列被标记为退出状态

时,它的 next 方法就会返回null。也就是说,Looper必须退出,否则loop方法就会无限循环下去。 loop 方法会调用 

MessageQueue 的 next 方法来获取新消息,而 next 是一个阻塞操作, 当没有消息时,next 会一直阻塞在那里,这也导致 

loop 方法一直阻塞在那里。如果MessageQueue 的 next 方法返回了新消息,Looper就会处理这条消息:

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 这里的 msg.target 是发送这条消息的 Handler 对象,这样 Handler 发送的消息最终又

交给它的 dispatchMessage 方法来处理了。但是这里不同的是,Handler 的dispatchMessage 方法是在创建 Handler 时所

使用的 Looper 中执行的,这样就成功地将代码逻辑切换到指定的线程中去执行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