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1.基于元数据的管理体系构建---统一流程平台1.统一流程平台的发展过程2.统一流程平台业务的自我描述3.统一流程平台的接入方式4.其他注意事项

统一流程平台在元数据系统中以控制中枢的形式存在,让业务描述与业务流程串联,最终完成数据的加工/验证/汇集/最终输出等一系列工作。

1.统一流程平台的发展过程

在推进统一流程平台过程中,收到过“不如流处理来的快”的反馈。是的,当我们非体系化的使用流程时,或者只是固定的几个环境时,确实使用流处理来的快些。统一流程平台自身也是不断成型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几个过程:

1.1.使用字段控制处理环节阶段

在政务系统中,早期的审批是有限的固定环节,数据的流转可以直接基于特定的业务字段来控制流转。

1.2.流转框架阶段(可编程控制阶段):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早期的OA系统中,OA系统需要管理大量的企业内部流程,流转条件各异,使用业务字段已经无法满足流程流转需求,所以,引入了可编程流转框架,让开发人员能为流转环节注入逻辑代码,以便控制业务的流转方向。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流转框架不提供业务控制,控制权移交给开发人员。对于变化性较小的业务流程来说,这是一种相对可行的方案

1.3引入表达式的流程引擎

采用编码控制流程流转无法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控制业务流转的数据是可被描述的,表达式计算的结果正好可以用来支持流程引擎的流转,所以,进入第3待流程引擎后,在业务落地阶段开发人员不再参与,而是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让业务人员自行基于业务需求配置流转条件,实现业务流转需求。

当前的低代码平台与企业级应用内置的流程平台,大多少已进入表达式业务控制阶段。

1.4企业级统一流程平台

随着企业数据化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基础平台不断引入,最终形成了多样的企业流程平台,管理分散,基于企业级的流程梳理困难。随着流程平台与具体的业务不断分离,流程平台形成了符合自身的业务模型规范,建立企业级的统一流程平台能更便捷地跨平台完成流程整合与梳理,便于服务于企业战略在运营流程中的落地。

2.统一流程平台业务的自我描述

在当前流程的开源低代码平台中,引入了flowable或activity作为流程引擎,这个方向都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只是完成了简单的引入,对于流程设计与业务数据的关系没有进一步建模,使平台看起来完整,实际落地非常之难。

统一流程平台至少有4个层级的模型:

1).接入系统管理

2).系统功能清单

3).系统功能数据模型清单(一维模型)

4).系统功能流程列表

当完成这三个层级后,统一流程平台初步成型。所以重当前状态看,flowable/activity至少统一流程平台的一小块,更多的是怎么建立系统-->功能-->业务-->流程四个层级的关系,并已可视化模型完成整个体系的构建,最终基于这些自我描述体系完成整个统一流程平台的业务模型构建,整个元数据体系在统一流程平台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3.统一流程平台的接入方式

统一流程平台的接入有两种方案:完整流程接入/拼接流程接入。

完整流程接入是对于新业务系统,规划时可以使用统一流程平台直接接管业务系统的流程引擎,让流程直接进入统一流程平台中。

对于已完成建设的流程平台,可能已经完成了特殊业务的固化,这时为了降低系统构建风险,将总部管控环节在统一流程平台中实现,而偏向业务的流程环节继续沿用业务系统的流程流转,在业务系统中嵌入外部流程节点,最终形成业务系统-->统一流程平台串联方案....

4.其他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