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作者:丹青融媒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CuiZhenKuan

崔 振 宽

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参加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百年中国画展”,首届和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获艺术奖),“中国当代艺术欧洲巡回展”,“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中国美术6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大展”,“联合国世界公务员日中国艺术大展”等。1994 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2002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气象苍莽·崔振宽山水艺术巡回展”。 2005年举办“从艺五十年·崔振宽山水艺术回顾展”,2010年在杭州举办“水墨长安·崔振宽06—10新作展”,2015年、2016年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西安崔振宽美术馆举办“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200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专题报道。2007年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提名奖”。出版有不同版本的《崔振宽画集》多种,数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上海美术馆等学术机构收藏。被列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课题山水卷核心画家及“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课题重点研究艺术家。

山水见我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全忠长安星月/文

小引

2018年12月16日上午应崔讯先生之约。在崔振宽美术馆参加《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在间隙中一层陈列着崔振宽大幅精品杰作。我进去看了之后还是觉得有点瞢然,咋看起来有点儿看不懂。但是还想看......。觉得这里面的内容不是那么简单。

这么说吧:初看起来我看他的画没有规则。没有条理。前面的笔触跟后面的笔触没有联系。用的是灰色纸。如何能够看得来?他要说的那个画意在哪里?等等......这些都从我瞬间的脑海当中…….都在过滤,编辑,问自己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如何能够看待这样一个现象。是怎样的一种现象含量。高级的艺术品确实有一种看起来非常舒服。麻醉让你没有任何知觉就把你吸释的现象。我一直在思考着……在崔振宽先生作品面前。看到的不是这种东西,他不是属于能够吸释的那种东西,而是引起你思考。引起你对事物有个关照。重新理解引发的一系列的这些内容。是我不能释怀。

崔振宽作品还有更早一些的。应该是80年代至2000年为止。应该是渐进的过程。这里面确实流露了出了一种天机。也是崔振宽先生他做学问当中对应:“如琢如磨。生生不息”。我觉得这些话。比较准确的判断在这个格入点。陈列作品基本上是能够有解读的那种意思,这些方面都对在审美过程当中具有的文化高度。以及文化的深入浅出适中。他具有广博性和常性典型的那样位置。这是策展人的一种心境。崔振宽先生的一个发展途径,给观众有解读的方式。已经过了几天了。还是忘不了作品的余味以及我在思考, 包括主题绘画。都有一个比较认真的全面的一个反思。山水画应该有的主题是什么?在他的作品都有解答。以及山水画的形式,山水画境在近现代当中,我们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近现代当中的。文化思潮以及纯粹的艺术方略。这些方面对一副画的认可。他自己确实是有非常独立的认识标准,这个幅度和标准也非常之大,非常之深。无从对他在某一个领域中去下什么样的结论。任何短暂的对他判断的结论都是无效的。中国画历来都有这样子的文化传统。他就指的是一个人历史,对于所从业的事情徘徊认知程度来决定。这才是他画里面明确的回答。

就目前看陕西中国画现象还是很值得注意。目前以健在的这些先生。在他们身上确实还有种坚守。对于中国画有他们个人的思路,以及他们对这个事业的执着与担当。同时还有贡献。就目前他们所具有的这样一个水准,我倒是觉得应该关注一下他们。

他们身上的这种滋养也是非常优秀和珍贵的。中国画在他们身上。还确实具有一种高度。有种他们的信念,信仰。能够直接和他们精神的内涵有兑应。信仰是艺术的信仰。艺术为了完善自身所具有飞蛾扑火的精神。来宣告中国画在长安凤凰涅槃的庄严。这才是一代艺术家的信仰的坚守,艺术宗教带有对自身关照精神。以及灵魂深隧处个人认识,他不是盲从无边际的一种文化。文化是严肃的而且是积极的。它们伴随永远艺术的力量,在他们身上也显得尤为珍贵。可能还有一些东西已经超超过了前者的文化概念。

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他对以往任何时期的东西。只要能够存在人文的记载。都将可以超越对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领会和提升。应该具有文化的意义,文化具有这样一层境界。他对于我们在各方面有启示。是对中国文化历程确实具有历史的认识。重新提高时代标尺。历史是面镜子。对我们尤为重要这是我们一直能够发展的主要原因。图式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内容。历来中国对于图式理解解释本身是有距离的。如何看待所具有的内涵有很大启示。这就是我站在他作品跟前的思考如是说。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释物注象的历程

艺术家画家到底有没有区别?尤其是现在情况有一些不同。就目前审视的现状。还跟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一些相背离。我们看到的以及修正的幅度或者他艺术主导方向和观点。在这个时候选择让人焦虑,就目前能够看到,读到意识形态,关注到的现状特征和现象。

崔振宽先生他自己从事艺术多年。尤其是他中国画的发展显得尤为不同。崔振宽是个别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在我们看到他在和以往大师的一种联系。崔振宽和黄宾虹一脉相乘文案,体系的确立在崔振宽身上我觉得还是有所不同。他有自己的谱系。

就目前看到的作品中和长安画派的联系还是有因缘。那个时候他对长安画派应该有他的观点。他自己认识非常有独立精神的。是一个学人。“学习是终身的,从婴儿到坟墓”。学习使我们能够常常自醒明志。他在这个方面不是去唱高调,又不去说大话。而且一直在做着自己的事。在做着确实是百年以来中国所没有的现象。

他依据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写生二是案头学问。自己坚守自行有他的方向。崔振宽先生作品再早一些时候80年代当中。主要是延续有长安画派的那个途径。包括还有向方济众先生的学习影响。在中期中有段时间有小巴山大巴山陕南的景致。2000年之后。走过青海新疆交界阿尔金山之后。一直到现在他又多次走过。这个都对他画风有相当大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画风有相当大的改变。

2000年至2018年后来的。他的中国画作品发展完全不是前者规范的那种情况。以及他自己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是他开创的。是他比较在意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模式中所创立和起始的。这个画风没有任何其他人的影子。是独立成长应该是自我圆满的过程中的一段。

并没有庄子的解衣磅礡之类的表演。意志往往已经完全超越树立扩充造型观念。对于形象章法格调。布局重新的调整。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没有任何改变。这是我认为他在这些方面他自己的笔墨的载体。笔墨和书法的相互混用。以及他对于诸多经典东西的理解完善。还是在已有造型观念的重新改造,2000年之后对人文气象重新树立释物注象人文气度。他就是通过独立的思考推敲,判断以及他自己的全部的精神倾注。通过笔墨来叙述这样内容事绝言象不同凡响。

长安画派留下的文化就是笔墨,宣纸,说明他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宣纸笔墨都没有改变。始终都在这样一个简单工具当中。他在这上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跨越。依他自己的对于的艺术格局章法的追究苦思。应物象形思考还是有前提的。如何能够把这一部分东西发挥到当代文化载体中。这是他在思索理念已经进入了“三摩地”。心静和心意他没有改变。而且置身其中一心一境。就现在中国画能够叙述的格式理论,宫格理论。对它能够有的判断。所以说穷理尽性。尽性是指的能够知己不散和化解的东西。明心见天地。

他的水墨画作品能够读出来的一点蛛丝马迹。但偶尔当中也流露一种天机。这是他自信的那种非常让人反复咬爵盘桓回味的。他的中国画到目前能够读解涉及到的内容,作为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或者思索。他们的无畏。从雪峰冰川架起这样文化底蕴。这都引起我们的种种思考。中庸文化能够对其有正确的方法论,他没有离开对象没有离开笔墨去渐进自己的王国。

对象自我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哲学的思考。非常幽寂深邃的潜在事物的联系,它具有合乎其规律的,他是在践行天地间的一种道理。不能不在中间行驶。是对象的深层的一种追究体验。在业已形成的自然理性的思索。使我们能够进入他的理性世界莫过于笔墨。图式内容笔与笔能够建立起缝隙是天机的内容。在解释与否定。否定之否定,重生相互间包容的,生成自身的定理法则,又有一个新的生活认可。它就是艺术的道理规则。

艺术的心性是生生维新。这是我能够对于崔振宽先生客观的判断。他确实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体系。是长安的文化一一 当然属于中国文化一一他就是世界的文化。他在破除理法树立法则。建立自己体系对这个道理有深深的理解。

他在探讨研究宇宙和人的根源问题和规律问题找到真我。

思想的幽玄,生,色,味,触,性及我们现在的经验感知,画面的内容都不是他要去说的话。就目前:起笔式那一点一画,前一笔和后一笔之间间隙流露的动静。有序的如圣湖之水一浪推逐一浪娟娟而依,所流露的动静。如同雪片落到岩石上空空作响。对图式深深地在研究。在暝冥无有,他没有停顿。他没有对行笔自我约束。舒服稀释的内容它是积极的。他对中国画的核心理解应该不是僵化古板的。他的思想是积极活跃敷和相互间生发的。我们能够感知到。笔笔之间留真意。笔笔之间留幽玄。这是他流露精神世界的最好的表达形式。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2018/12全忠长安星月与陕西民族书画院工作室

山水见我 笔墨见人 崔振宽的笔墨世界

CuiZhenKuan

崔 振 宽

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参加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百年中国画展”,首届和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获艺术奖),“中国当代艺术欧洲巡回展”,“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中国美术6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大展”,“联合国世界公务员日中国艺术大展”等。1994 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2002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气象苍莽·崔振宽山水艺术巡回展”。 2005年举办“从艺五十年·崔振宽山水艺术回顾展”,2010年在杭州举办“水墨长安·崔振宽06—10新作展”,2015年、2016年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西安崔振宽美术馆举办“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200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专题报道。2007年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提名奖”。出版有不同版本的《崔振宽画集》多种,数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上海美术馆等学术机构收藏。被列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课题山水卷核心画家及“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课题重点研究艺术家。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