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作者:陕西小荣珍

原创不易,请点击“关注”让我们成为朋友。下次你就会轻松找到我,我们一起进步加油。

话说大脚抱着女儿二丫头,为她揉搓额头的碰痕疱块,本来已停止哭泣的女儿,又大声地哭了起来。

不知是因为大脚给她揉痛了,还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又在作怪?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大脚一听慌忙神,她抱起女儿在歇房里轻轻地拍着女儿的后背,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几圈,直到女儿的哭声逐渐变小,最后女儿竟睡着了。

看着怀中的女儿清瘦苍白又有些腊黄的面容,女儿紧闭着眼睛,她长长的眼线边挂着晶莹剔透的泪水。女儿睡着睡着,时不时地发出一声低低的抽泣声。

过了很久,大脚把睡沉了的二丫头轻轻地放在床上,为她盖好被子,自己去厨房生火做饭。

旧时候的人们,因为物质的短缺匮乏,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即早饭和午饭。

他们旱上起床就去地里干活,鸡叫二遍大概就是现在的十点钟左右吃早饭,下午好三点左右吃晚饭。

鸡叫两遍的时间,有才从地里回家吃饭。有才家从地窝大地主乔家租种了三亩地,他每天都去地里侍弄庄稼,收成好的年头,他们家除了交租子还有余粮可以勉强维持生活,收成不好时,吃饱饭都很艰难。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今天大脚煮了玉米红薯稀饭,凉拌了红薯叶浆水菜。菜里沒有一点儿油星,只淡淡地放了一点盐巴。

女儿还没有睡醒。大脚为女儿留下小半碗玉米稀饭,她很贴心地把红薯挑出来放在自己的碗里。想着女儿这几天病着,吃红薯肚子会胀气不舒服。

有才和大脚都端着大大的瓷碗,碗里盛着满满的没有去皮的大块红薯,在瓷碗里像小山一样高高隆起。

大脚将另一个有浆水菜的瓷碗放在灶台上,有才坐在灶门口的草墩上,大口大口地就着红薯叶浆水菜,将红薯玉米稀饭吃成了山珍海味的节奏,并不时地发出很响的吸食声。

大脚坐在有才边上的另一个草墩上吃饭,她的饭量轻,每顿就吃满满一碗就饱了。有才一天天的在地里干体力活,他的饭量很大,锅里的饭和菜,都是由有才扫尾打折干净。

大脚从小身子弱,她不喜欢吃红薯叶子浆水菜。她总觉得那个叶子在浆水盆子里泡得那里不对劲了,吃起来有点起粘的腻歪,在嘴里凉凉粘粘的不想下咽,她宁愿吃不要菜的白饭。她觉得光吃红薯,有一种淡淡的香甜很宜人。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有才问过二丫头不需要添饭后,他将锅里剩下的饭全都盛到自己碗里,他见大脚不太喜欢吃浆水菜,就把大部分菜顺到自己碗里就着红薯吃得很尽兴。

大脚吃完饭,洗净了碗筷,并向锅里加了半马勺(水瓢的意思)水,把二丫头的饭坐在锅里,加上锅盖,又向灶堂里加了一把苞谷杆杆,才起身去歇房看看女儿睡醒了没有。

当她走到门口时,老远看见二丫头已经睡醒了,她大睁着眼睛在东张西望。

大脚将女儿抱下床,为她穿好鞋对女儿说:“丫头,饿了吧?锅里给你温着饭呢。”

二丫头下地后,扶着墙边慢慢地往厨房里走去,大脚也赶紧随女儿去厨房为她取下饭碗放在灶门口的另一个草墩上,稀饭已经变稠了,大脚为女儿倒了一点菜汤,轻轻地搅拌了一下递给女儿。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也许是饿了吧,二丫头坐在一个小小矮矮的草垫子上,用有才给她做的木勺子,一口一口吃得有滋有味的。

看着女儿吃的很香甜,大脚的心里一阵窃喜,她觉得:女儿的病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吃过饭后,二丫头喊妈妈说她要拉巴巴。

大脚将她带去门后的竹林子里,二丫头拉下了几团乱拱的蛔虫,大脚怕蛔虫团吓着二丫头,她不时地用脚把竹子叶收拢盖着蛔虫。

见女儿拉下了蛔虫,大脚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知道,从此之后,女儿的蛔虫病算是治愈了,说明了杨家堂这个陈郎中还是有几把涮子的,以后女儿的肝病也会好利索的。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从此以后的那个冬天,大脚每隔两天就抱着二丫头去陈郎中那里切脉问药。

为了给二丫头提供足够的营养,有才去杨河街上为女儿买了砂糖。

每天吃饭时,大脚都小心地从歇房的箱子里为女儿取半勺砂糖放在女儿的饭面上,看着女儿香香地吃下。

二丫头在有才和大脚的精心照顾下,她的脸色由苍白腊黄,变得日益红润,精神头也一天好似一天。

一直到腊月二十边上的一天,陈郎中为二丫头诊过脉后,高兴地告诉大脚:“你女儿恢复得真好,这是最后一副药了,你回去多熬几遍,给娃娃当茶水喝,娃娃以后就不用忌口了,她的病现在彻底好了。”

大脚听了陈郎中的话,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地向陈郎中说谢谢。

二丫头好像也听懂了陈郎中的话,她手舞足蹈着在地上转圈圈,并望向陈郎中,口中不住地喊:“爷爷,爷爷。”

回家的时候,大脚在地窝遇到正在野地里拾粪的东家乔老爷。

乔老爷不到五十岁的样子,他穿件黑蓝色的粗布短袄,下穿黑蓝色大腿裤,脚穿自己做的白底黑条纹布鞋。最能体现他与众不同的是他眼睛上的那双黄铜镶嵌的玻璃眼镜。

二丫头和小她八岁的丈夫<6>

距说这个眼镜是乔老爷在汉中上学时花大价钱配制的,他一戴就是几十年,听说中间乔老爷去汉中修理过几次,乔老爷对它有感情,一直不舍得换掉。

只见乔老爷用锄头把撬着一个有着长系的粪箕,粪箕里装着半篮子狗屎。

拾粪是我们本地人冬天的一种运动,也是一种为来年庒稼大丰收做的肥料积累。

我们这里拾粪的都是男人,女人好像天生爱干净、不喜欢这种又脏又臭的差使。

乔老爷远远地看着大脚背着二丫头走过来了。他放下粪箕,站在田埂边……

未完待续。谢谢你的阅读点赞,非常感谢您的转发和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