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作者:内科主治医师常东阳

只要是对养生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了解清淡饮食的重要性,而低盐在清淡饮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只是一篇发表在著名医学刊物《欧洲心脏杂志》中的研究似乎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该研究在统计了18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之后,分析发现: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5克。出生后预期寿命增加2.6年,60岁后预期寿命增加0.3年。也就是说,统计分析发现,食盐的摄入量和寿命是正相关的。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那么养生以及医疗人员长期以来提倡的清淡饮食就这样被推翻了吗?

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即使发表在著名医学刊物上,这篇研究的成果依旧没有得到主流医学的认可。且这仅仅是一项观察试验,并不能证明食盐的摄入量与寿命之间的直接关系。

尤其是这个研究的观察样本庞大,包含了多人种、多地区。忽略了其中人种、体质、饮食文化、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后直接将寿命的长短归因于食盐的摄入量,显然是并不严谨的。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就像吃辣对于身体的影响:对于生活在潮湿寒冷地区的人来说,吃辣能够排除湿气,抵御寒冷,但是对于干燥地区的人来说,吃辣就容易导致上火、便秘等后果。

那么饮食就越清淡越好吗?

其实并不尽然,食盐被摄入体内之后能够参与多种生命调节活动:

1、电解质平衡

食盐中的钠是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元素之一,摄入不足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身体健康。

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之一。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钙、镁等离子体,它们在体内起着各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如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参与神经、肌肉、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等。如果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甚至危及生命。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2、血容量平衡

钠是维持血容量平衡的重要元素之一,如果钠的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导致低血压。

低血压会导致人体各个器官的血流量不足,从而影响氧气以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对器官造成损伤,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产生。

3、神经肌肉控制

钠是调节神经肌肉传导的重要元素之一,如果钠的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递质(例如乙酰胆碱)释放不足,从而影响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这会导致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频率下降,以及肌肉疲劳感的出现。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此外,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能量供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肌肉疲劳。

4、免疫力

适量的钠摄入对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因为维持正常的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和血容量是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过多或过少的钠摄入都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过多的钠摄入可能导致水肿、高血压等,进而影响免疫力,而过少的钠摄入也可能导致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失调,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不仅如此,钠还有着刺激脾细胞的增殖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T细胞的成熟和活化等重要作用,对免疫系统有着调节能力。

5、消化能力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而盐的主要成分正是氯化钠, 所以食盐不仅仅是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是维持人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

除此之外,盐分还可以促进淀粉酶的转化产生,促进淀粉酶的活性化,加速淀粉的消化分解。同时,盐分还能促进肠壁对于游离葡萄糖的吸收,加速糖分进入血液,提高机体对于食物的利用效率。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不过虽然人体内不能没有盐,但实际上只需要摄入少量的盐,就能满足机体各种调节活动的需求,并且在现代生活中,还存在着随处可见的“隐形盐”,如牛奶、肉、鸡蛋等天然含有一定钠的食材;或者饼干、面包、挂面等经过加工的食物中,钠含量都不低。

所以即便是口味清淡的人,也有钠摄入超标的可能性。目前,根据大陆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国人体质研究,通常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盐的量为 5~6 克。但是经过长期调查表明,大陆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达到了 9~10 克,远超健康标准,因此控盐才是主流做法。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如何正确的的进行控盐

1、减少在外用餐

饭店内的饮食制作一般调味复杂,会同时使用多种调味料,而大部分调味料里面,都少不了盐分的参与,因此,在外用餐时摄入的盐分其实是远超味觉所感知到的咸味的。

因此在外就餐,或者选择外卖,都是不利于对摄入食盐的计算以及控制的。

2、选择有包装的商品

在购买咸鸭蛋、腊肉、腊肠等腌制品以及半成品的时候,超市以及市场都会有散装商品进行售卖,这样的产品缺点之一就是没有营养成分表,对于需要进行控盐的人群来说,也就没有办法对食品的食盐含量或者说钠含量进行评估,造成食盐摄入把控的困难。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3、发现“隐形盐”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对食品的钠含量有所了解;自行烹饪饭菜时,也应该对各种调味料的食盐含量有所把控,并在进行饮食方案的安排时计算在内,防止“隐形盐”摄入过多,导致钠的总摄入量增加。

4、重视身体信号

虽然这样的饮食标准对大部分人都适用,但个人体质不同,对食盐的需求也可能有所出入:如果患有高血压等需要进行饮食调节的疾病,需根据医嘱进行饮食中的钠含量调整。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所以在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者饮食调整,制定新的钠摄入指标,使饮食控制更贴合个人情况。

参考文献

[1] SAEEDI P PETERSOHN I, SALPEA P,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diabetes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19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 and 2045: Results from the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9(th) edition Jl. Diabetes research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9, 157: 10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