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15年将有一批企业被淘汰,陈春花:企业如何变革应对AI冲击?

作者: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来源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每15年将有一批企业被淘汰,陈春花:企业如何变革应对AI冲击?

以下为演讲节选: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环境,尤其在今天的背景下要更深入的理解环境,今天的外部环境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可能性、质量以及未来机会。

最近,ChatGPT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它横空出世之后,我也一直在跟它发生关联,学习如何跟它对话,学习如何用它写作,甚至我也告诉外界,会有一个“陈春花”的数字人发布。

这个数字技术的出现,对稳定的社会现状造成了冲击,而且它可能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技术,这一点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

我一直在研究长寿公司,过去在财富500强的榜单里,如果其中50%的企业被淘汰的话,可能它们的寿命是40年、60年甚至80年,这些财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都超过了40年。

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诞生,统计显示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财富500强中52%的公司宣布破产或被收购兼并。可以看出,企业被更新淘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当人工智能技术普遍应用之后,这个淘汰的速度是否会进一步加快?一些学者认为可能仅需要15年左右,一批企业就要被淘汰。但伴随着传统公司的消亡,一批创新公司也在茁壮成长。

如果还是按传统逻辑理解,可能企业消亡的速度会非常快,但如果接受和运用数字技术,企业的发展将会大不一样。

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再是大家之前喜欢的稳定环境。过去,整个工业时代的习惯方法论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或者叫适者生存,为什么能够适者生存?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是累积式进化,可以通过累积知识、优势、对社会的理解和经验来不断适应,企业积累的越多,就越容易活下来。

但今天讨论的数字环境,会发现进化论无法适用了。国外有另一个生物学家,他认为今天的环境是间断-平衡的环境,由间断式的繁荣和间断式的毁灭构成,它不再是一个累进式的概念。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里,就要有一种新的要求,那就是在数字浪潮中,关注到人类进化的新方法。这个方法不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它不是适应和累积的过程,它是间断-平衡的过程。

今天,我们之所以对ChatGPT很敏感、很焦虑,原因还是我们发现如果不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我们自己就会被淘汰掉,因为它现在能做的事远远超过人类。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应对世界变化,然后识别现有模式。观察现有模式什么时失效并如何去进化。

但可能很可怕的一点就是它的变革速度非常快,我自己从来没想过ChatGPT的到来,它的诞生宣告了人工智能高速普及时代的到来。

前两天,我在用ChatGPT写作,然后我输入了我原来写过的两本书进去。曾有一位管理者问过我一个问题,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提问给ChatGPT,结果它回答的答案跟我的答案相似度是85%。

我相信如果继续输入大量数据,它未来很可能会把我替代。

每15年将有一批企业被淘汰,陈春花:企业如何变革应对AI冲击?

我们都想知道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到底是什么,然后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我用了一个词叫作“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环境再认识”,来继续分享我对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思考。

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要么在其中如鱼得水,要么就被它彻底抛弃掉。数字化会带来更广义的机会,不是使我们的机会变少,问题是这个机会属于你还是属于别人。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外部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这个影响因素让进化逻辑也发生了改变。

所以,创新驱动不仅是技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叫自我超越,换个角度说,数字化转型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对自己核心竞争业务进行革命性的改变。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都有自身领域中领先的、有竞争力的业务,但领先的、有竞争力的业务,反而要给自己提一个要求,我可不可以做一个改变。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在传统工作方式下,企业产生的很多东西是相对稳定的,目标和任务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

但当你来到数字化时代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是目标和环境比较稳定,就会发现顾客价值创造和实现之间会有差距,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企业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活动,当不管外界变化的时候,就会有三个非常大的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需求和生产之间的时间障碍。企业生产没有办法完全响应市场需求,这个存在时间上的障碍。传统企业中存在非常巨大的库存,就会不断去调整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就是工业时代中,生产和需求之间的时间障碍。

第二个障碍是交易和物流之间的空间障碍,所以必须要贴近顾客建厂,要用非常高的成本去完成这件事情。

第三个障碍是沟通与协作之间的互动障碍。上下游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按照整个工业时代的流程走下来,实际上是蛮困难的,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建立信任。如果解决了这个障碍,那么整个产业的效率会得到提高,为顾客创造的价值也会变得更多。

过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目标和边界是清楚的,环境是稳定的。在顾客价值创造当中,企业以自己为中心,但当企业以自己为中心时,这三个障碍必然存在。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业务必须要变革,企业的商业价值创造主体不再是企业自身主导,这便直接改变了原来整个商业活动的边界。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是整个工业时代基本的战略理论基础。在竞争战略当中,他强调核心优势。在工业时代,企业是价值活动主体的中心,它决定产生价值活动的部分和支持价值活动的部分。

现在习惯讲的前后台,就是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前台直接产生价值,后台服务前台产生价值。所以就有了前后的概念,公司团队也就分成基本价值活动和支持价值活动。

但现在来到了数字化时代,就必须解决以产业伙伴为导向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商业活动,不再是一家企业参加,必须要解决顾客价值创造和现实之间的三大障碍。

数字化恰恰能够解决这三大障碍,它会产生出非常多的新价值。所以看到了拥有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和没有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我想企业整个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是企业自我塑造的过程和面向未来所付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