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作者:开史记

1955年的共和国开国大授衔,少将军衔的总共1000余位,这其中不乏在抗日战场叱咤风云的人物。

匡斌,在115师独立旅团任团长期间,就曾发生过一件非常惊险的事。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1939年,山西平型关附近,匡斌率领2名师级侦查干部来到这里进行侦查。

这一天,本该是平静的,却因为一群不速之客而变得惊心动魄。

白天,一队日伪军装束的人闯进了村子,抓走了不少村干部和革命群众,搞得村民们人心惶惶。

在村子里闹腾了大半天,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扬长而去,留下了一片狼藉和哭泣。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传小丫是村里的一个寡妇,她的丈夫在两年前牺牲了,留下了她和一个六岁的儿子。

她勤劳朴实,靠着种地和养鸡维持着生活。她也是村里的农会会员,支持着地下党的工作。

当天晚上,她刚刚把儿子哄睡后,便出了院门,准备去后面的草垛旁拿些柴火回来。

她刚走到草垛边上,突然听到了不远处的粪坑里有人轻声打了个喷嚏。

传小丫吓了一跳,赶紧躲在草垛后面,向着粪坑方向偷偷望去。

她只见粪坑里的荒草间,黑压压地躺着一群人,都是穿着灰黑色的衣服。她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白天祸祸村子的日伪军!

原来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埋伏在这里,等待着什么机会。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传小丫心里“咯噔”一声,她强忍着恐惧,装作没发现他们的样子,随手抱起了几根柴火,转身向自家院门走去。

传小丫本想赶紧回到屋里,锁好门窗,今晚再也不出来了。

可是当她走到门口时,她下意识地向村口方向看了一眼。她顿时愣住了。

不远处的土路上,走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本村的村长,另外三个是不认识的陌生人。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传小丫知道,本村的村长就是地下党员,他带来的人也一定跟我军的队伍有关。

想到这里传小丫心里一紧,她知道他们仨肯定不知道村里还有敌人埋伏着。

如果他们进了村子,就会落入敌人的圈套。她必须想办法提醒他们。

可是怎么提醒呢?如果她大声喊叫或挥手示意,肯定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如果她跑过去告诉他们,也会被敌人发现。

传小丫急得满头大汗,此时的她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就在这时,她灵机一动就看到了一个机会。她看到了一条从她脚边跑过一只老母猪,正朝着村口方向去。

传小丫灵机一动,一边“啰啰啰啰”地跟着老母猪跑了几步,一边大声的叨咕:“跑什么跑!整天一堆堆地不是趴在草稞子里不动就是出来乱跑!也不看看时间!这么晚了还不上厩,你们等八路呢?”边说边用脚踢向老母猪。

村长带着走过来的几个人正是匡斌和他率领的2名师级侦查干部。

村长和匡斌等人听到了传小丫的声音,也看到了传小丫撵猪时使劲摇摆的那只手,很明显这就是在向他们示意着“有危险!”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立刻意识到村里可能有敌人。他们对视一眼后没有犹豫,立刻扎进旁边的庄稼地里,然后跳下远处的沟坡而去。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他们俩这么一跑可把粪坑里的日伪军气坏了。他们忍着蚊虫叮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等了半天,终于等到目标却突然逃跑了让谁能不着急上火!

他们从粪坑里爬出来气急败坏地冲向传小丫的院子,“砰砰砰!”院门被擂得山响。

传小丫打开门后几个日伪军士兵蜂拥着冲了进来,为首之人皱着眉气鼓鼓地冲着传小丫喝问道:“快说实话刚才村外那两个人是不是你给送信让他们逃走的。”

传小丫装作大吃一惊一脸迷茫地回答道:“我就在家中干活怎么可能送信去?”

“还不老实!”对方打了传小丫一个耳光,继续逼问:“那那几个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还有你说八路是怎么回事?”

传小丫说:“黑灯瞎火的哪有什么人,我眼神可没那么好,黢黑的夜里还能看见什么人,再说我也没说什么八路,我说的是8格牙路,是骂我家老母猪用的,这帮8格牙路”。

传小丫回答完日伪军的问话后顺嘴又说了一句日语。

开国少将回忆,当年中了日军埋伏,多亏一村妇

然后无论对方如何威逼利诱,传小丫却始终一口咬定自己刚才只顾着赶猪回厩,压根就没注意村外有没有人,更不知道眼前这帮人就藏在一旁等着抓八路。

找不出破绽的敌人在又打了传小丫两个耳光后只得悻悻离开出门继续搜查去了。

一场敌人谋划的设伏圈套最终草草收场。

解放后当匡斌再次回忆起当年这段惊险过往时依然唏嘘不已:“若不是传大姐当时冒死提醒,我们那次一旦进村,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