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作者:技术宅Techouse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一马当先、先声夺人、卓尔不凡,自主创新道路上的坚实一步,打造国产整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助攻国家强芯战略的第一步!

这是5月6日宝德重磅发布第一代芯片暴芯Powerstar的时候,给自己加上了光环。

不过当时就有人发现,暴芯跟英特尔酷睿i3-10105像极了。

酷睿i3 10105于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采用14nm制程,四核八线程,CPU主频为3.7GHz。

不过当时只是觉得像极了,还没法确认。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但是要拿到市场上卖,需要有独立第三方对于芯片的测试。

这一测试,就露出马脚了。

Wccftech 报道指出,宝德科技的DP1UI-2 服务器在Geekbench 5 的测试内容显示,其搭载在服务器中,该公司先前号称首款推出的PowerStar P3-01105 处理器,事实上只不过是英特尔的第10 代Comet Lake 系列Core-i3-10105 处理器重新贴牌的产品。

该处理器与Core-i3-10105 不仅有相同的规格,还同样提供3.7GHz基本运算频率、4.4GHz最高运算频率、6MB 的L3缓存和65W的最大功耗。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不仅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性能和算法频率都是一样的,连改都没有改动。

除了上面的字,其他都是Intel,同样的触点、同样的电容、同样的走线、同样的pcb、同样的顶盖、上面还有同样的字体。

有网友调侃,pcb上的测试触点位置都一样,intel自家两代cpu的测试触点位置还不一样呢。

砂纸又立一功,擦的比汉芯一号干净点。

“贴牌欺骗”又来了?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当年的“汉芯一号”的带头人陈进拿着摩托罗拉的芯片进行贴牌,然后说出是自己研发的出来的,但最后被人家直接点名造假。

20年前,汉芯公司曾宣称,汉芯一号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个集成块上装有250万个器件,而且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

“经国内权威专家验证,认为这一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这是中国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0.18微米DSP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申请了6项专利。

后来汉芯公司在短期内又研发出汉芯二号、三号、四号。但是内部人爆料,汉芯公司根本没有研发芯片,每天就在写材料申请项目,还有旅游,拿出来的芯片,就是摩托罗拉的芯片打磨出来的。

由于太多专家当时为汉芯站了台,签了字,汉芯事件后来也不了了之。中国芯片研发进入低谷,没人再相信他们会踏踏实实搞芯片。直到芯片被卡了脖子。

汉芯事件本身的性质非常恶劣,手法极其粗糙,通过打磨摩托罗拉的芯片来伪造自主研发。但它对芯片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决策方面的负面推动作用,远超事件本身。

业内人士估计,“汉芯事件”至少影响了中国芯片行业13年,严重影响了对于芯片行业的政策性扶持和投入,假如这13年能像补贴新能源车一样持续,那么现在的芯片行业可能要比想象中强大的多。

而宝德这个暴芯,是怎么出来的?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宝德公司的全称是,深圳市宝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

宝德服务器业务范围包括通用计算产品、人工智能产品、自强系列产品、应用型产品等,代表性产品有单路服务器、双路服务器、高端服务器、GPU服务器等。

2002年,宝德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以研发、生产和销售INTEL IA架构的Powerleader服务器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主要业务,以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及测试、IT周边产品分销等为辅助业务。

2020年由速必拓以吸收合并宝德的方式将宝德私有化,对价总额分别约为2.38亿港元及人民币2.71亿元。

深圳市速必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000万,是深圳市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以互联网内容分发、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虚拟主机、主机租用和托管为主营业务的专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要研发一款芯片,大到OPPO投资哲库招了3000人,花了100多亿,手机芯片都没研发出来,都撑不下去解散了。而就凭宝德这个实力,一下子就把电脑CPU给整出来了?详见:内部视频流出,多名高管泪目,造芯创业未半,哲库死的光荣!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根据宝德的介绍,宝德Powerstar(暴芯)芯片基于x86架构,X86架构是英特尔公司的专利,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直仅有AMD和威盛拥有X86的授权,国产X86芯片厂商兆芯和海光则是分别通过威盛和AMD成立合资公司获得的X86授权。

可是,宝德什么时候获得的授权?怎么就突然放出了一道国货之光?

宝德科技的DP1UI-2 服务器在Geekbench 5 的测试内容显示,虽然名字改成了PowerStar P3-01105,实际上CODENAME就是英特尔的Comet Lake,各种参数跟酷睿i3-10105一模一样。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只是打磨掉外壳的标识,在电脑显示CPUID的时候,还是会露出破绽。但是电脑显示的CPUID确实是PSTAR P3-01105,然而CPUID本身是写在芯片Fuse里的,要显示PSTAR P3-01105只能是英特尔自己来修改。

那是宝德跟英特尔一起,让国产芯片赢两次?

由于政府部门采购芯片限定为国产芯片,把英特尔的老旧芯片包装成国产芯片出售,既不影响英特尔当前市场在售芯片的销售,又能规避政府部门的限制令。

砂纸再立新功?汉芯事件重演?自主创新还能这么玩?

一方面英特尔换个国产公司马甲,成功避开美国限令,方便出货。

一方面,宝德成功获取国产之名拿到了政府补贴;国内依然可以获得大批量芯片继续生产,又赢了一次。

而且对于一直抱怨国产化电脑太慢的用户来说,根据宝德自己的介绍,基于宝德暴芯芯片的PC机PT620P,它具有极高性能,超越国产CPU整机数倍。

既完成了国产替代任务,工作效率又不受影响。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