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太雷:“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

作者:人民网

来源:人民日报

张太雷:“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

张太磊.新华社

张太磊在江苏省常州市的故居,张太磊给妻子陆景华写了一本家书,引起了参观者的沉思。书中写道:"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在未来寻求永恒的幸福,所以你我都不必认为这是一种担心。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在这段时间里,永远寻找我们未来的幸福,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张太磊,原名张增让,1898年6月生于江苏武进。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季转入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磊积极参与,成为天津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在李大昭的影响下,张太磊开始接触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协助李大昭创建中国共产党。1920年10月,张太磊和邓忠夏加入李大昭创立的北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成员之一。

1921年春至今,张太磊赴苏联工作学习,担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支部书记、共青团党委等职务,并陪同共产国际代表赴华会见陈独秀, 李大秀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

1924年,张太磊应党的要求回国,担任团中央总书记,出席党的四大会议,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同时兼任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委员。 宣传部长和其他职务。

1927年八七次会议后,中央派张太雷到广东工作,任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军委南方局委员。9月,张太磊前往潮州汕头组织群众,会见南昌叛军。11月,他赴上海共产党中央参加广州起义计划的制定,后来又回到广州主持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组建了广州起义指挥机构——革命军委,担任总司令。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开始,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了广州市区大部分地区,张太磊主持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担任代理主席,人民海军。

12月12日下午,敌人占领了叛军的重要阵地。张太磊到前线指挥战斗。途中遭到敌方伏击,张太磊身三颗子弹,落在敞篷车的红旗上,身亡,享年29岁。

"愿它变成对旧世界的震撼",张太磊用青春和鲜血践行自己的誓言,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锐意进取。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04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