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5岁IT人的危机

不知不觉已经飘过35岁,每次和朋友一起聊天总是刻意在回避年纪这个话题,因为心里很清楚自己老了。不论你是否在这个行业是否成为了公司的中高层,还在辛辛苦苦地在底层劳作的员工,35岁已经成了企业主关注的一条警戒线。特别是在IT行业,35岁能成为行业翘楚毕竟是少部分,大多数人还是处于温饱阶层,除了每个月差不多的工资之外,身体和知识结构慢慢在老化。

朋友A:行业漂泊20年,年近四十,从事岗位很多(技术支持、服务管理、售前支持、渠道经理等),跳槽的频度越来越高。其性格特别内向,从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未来完全没有规划,每个月除了按时向老婆交工资之外,完全不知道该干嘛。虽说有点像“老黄牛”一般老实,但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年代,朋友A的处境是越来越艰难,除了几个同事之外基本没有朋友。

朋友B:早过35岁,IT行业20多载,45未婚未买房。去年刚创业,很有激情,对事业的投入了百分之百,热衷于社交和企业管理实践。在没有家庭的束缚下,把多年积蓄全部投入创业,在高度自信和乐观的支持下,每次都是笑呵呵,给你一种无法拒绝的亲切大叔形象。在熟悉的行业干着熟练的营生,每次喝酒都说自己创业晚了,要是早点出来多好。精神是向上的,身体确实诚实,无法像以前一样不醉不归,通宵达旦。

朋友C:39岁,一直在1个大公司里拼搏,智商超群,韧性超强,就是犹豫不决,错过了多次的晋升机会,到头来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人来人往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就是爱折腾,岁数越大头发越少,说不上优秀也算不上很差。唯唯诺诺的样子导致领导对他印象总是“不太靠谱”,所以基本上得不到好的公司资源,天天跑东跑西的为业绩打拼,辛苦但赚不到多少钱。

朋友D:35岁,口才特别好,善于走捷径和包装自己。天生的声音洪亮,在销售第一次接触中,感觉是销售的好苗子。每一次跳槽总是很把自己销售出去,获取的待遇也不菲,但每一份工作很难维持两年。不过此人目标是不断跳跃不断获取能量,把自己包装更完善,十分聪明对朋友和生活还是很大方。赚到的钱马上用来提高生活质量,总体生活幸福感很强,目前娶妻生子后逐步成熟,回归二线城市,买房买车重点享受生活。

圈内朋友很多,大多35岁上下,基本实现了大城市定居,或多或少承担一些房贷,小孩教育的压力,但总体算是平稳。但这个阶段的人群聚在一起少了欢闹,在眼神对视中总有一种忧郁: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担心走着走着就倒下。这是一帮缺乏关爱的中年人,特别IT行业经历过来的人,面对着知识经济变化,有点无奈和悲观,我还能干多久,我还可以如何改变自己,在酒桌上只能借助一杯杯苦酒来拷问自己,但确很少向爱人朋友倾诉。

写这篇随笔文章,是自我一种视角,希望鞭策自己和朋友们积极面对这个危机,放下固有,重回无知,探索未知,得以重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