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C-DMIS 5.3 距离

功能:按有效的元素组合形式计算两元素间的距离。

操作: 单击“相关元素工具条”中的相应的按钮。如(图1)所示

AC-DMIS 5.3 距离

或者依次单击菜单“基本测量”与“相关功能”中的“距离”选项。如(图2)所示:

AC-DMIS 5.3 距离

弹出距离计算的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

AC-DMIS 5.3 距离

如果选择的元素为距离,则界面改变。如(图4)所示:

AC-DMIS 5.3 距离

名称:指距离的名称,可用系统默认命名或输入自定义名称。

元素1/元素2:指求距离的两元素。

评定输出:设置是否评定,打印输出。若要评定请输入名义值及公差,选择输出。

输出最大最小距离:报告中是否要输出最大最小距离。指令:OUT-MAXMIN-DIS(n),n=0为不输出,n=1为输出。

“加半径、减半径”:报告中是否要输出最大或最小距离(与输出最大最小距离意思相同),只不过是结果分开出,但两者之间只能选其一。

     指令:SET-PROP("CIRCLE-CIRCLE-DIS","n")加半径

         SET-PROP("CIRCLE-CIRCLE-DIS","n")减半径   n=1为加半径,n=2为减半径
      

“(-)(+)”:选择元素为距离时才显示,计算两个距离结果间的相加或相减距离,即界面选择两个距离结果,点击“确定”后的距离结果X\Y\Z\D分别为两距离对应X\Y\Z\D各项代数和或代数差的绝对值。

以上设置好后点“确定”则在测量结果区显示计算结果。

说明:

a.距离计算时有效的元素组合形式如下: 

  点与点 

  点与直线   

  点与平面

  圆与圆

  圆与直线 

  直线(轴线)与直线(轴线) 

  直线(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  

  距离与距离

  加半径与减半径

b.点与点、点与直线(轴线)、点与平面之间求距离,其结果为元素之间的空间距离,同时测量结果区中“X/Y/Z”区域分别显示该距离在三个轴向的分量。 

c.直线与直线之间求距离,其结果为第一条直线特征点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 
      

d.直线与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直线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

注意:平面与直线求距离得到的结果中既包括直线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同时还包括了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如(图5)所示,D表示直线中点到平面的距离;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表示直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到平面距离中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

AC-DMIS 5.3 距离

e.平面与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平面上所有测点的分布重心到第二平面的距离。

注意:平面与平面求距离得到的结果中既包括第一平面上所有测点的分布重心到第二平面的距离,同时还包括了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如(图6)所示,D表示第一平面上所有测点的分布重心到第二平面的距离;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表示这第一个平面的各个测量点到第二个平面的距离中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
      
AC-DMIS 5.3 距离

f.两圆、圆和线计算距离有最大、最小距离。

圆与圆求距离得到的结果中既包括两圆心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包括了两圆间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其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是在空间距离基础上加或减两圆半径;圆与直线求距离得到的结果既包括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同时也包括了圆与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其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是在空间距离基础上加或减圆半径。如(图7)所示,图中D为圆与直线之间的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为在D的基础上加和减圆的半径。
      
AC-DMIS 5.3 距离

编程指令:DISTANCE(“str1”,“str2,str3”)

DISTANCE-CAL("str1","str2,str3",n)

      参数说明:str1为距离的名称

              str2为元素1

              str3为元素2

              n为计算距离相加或相减,0为减,1为加。

      应用举例:DISTANCE("距离-1","圆-0,点-0")

              DISTANCE-CAL("距离-3","距离-1,距离-2",1)
      

编程指令:SET-PROP(“CIRCLE-CIRCLE-DIS”,“n”)加半径

SET-PROP("CIRCLE-CIRCLE-DIS","n")减半径 

                      n=1为加半径,n=2为减半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