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春日临夏,约上三五好友,寻一处露营地,租一顶帐篷,备一桌美食。周末假日朋友圈里,许多人不是在露营,就是在去露营的路上。

在浦东航头丰桥村大治河畔的星慕露营场内,除了假日来露营的,长期租客也不少,还有不少人将“家”完全搬到这里。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在村里哪怕什么也不干,对着篝火发发呆也很解压。”90后的沈煜坤是一名广告从业者,每周的周五是他最盼望的时刻,因为这天下班后他就会和女友收拾东西直奔“露营村”,这里也是他的第二个家。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沈煜坤和朋友们准备去露营村内的小河中玩皮划艇。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露营地空间比较大也比较开阔,各种运动娱乐都耍得起来。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晚餐时间,沈煜坤和朋友们准备了烧烤和火锅。食材也琳琅满目,有五花肉、羊肉串、生菜、土豆、香菇等,还有专门网购的淄博大葱,水果、饮料也一样不缺。这些食材,是参与聚餐的村民们提前在微信群分配好任务后分头采购的,算好总账后大家一起平摊费用。搭台子、收拾桌椅碗筷的工作,也是大家一起完成。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夜幕时分,帐篷、天幕上的串灯亮起,款式各异的露营灯也纷纷点亮,“露营村”进入了颜值最高的时刻。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露营村内的“村民”大多都是露营爱好者,晚餐常常几家凑在一起“拼桌”。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在露营村里,不仅大人孩子经常互相串门吃“百家饭”,村民小周养的小狗“小满”也丝毫不认生,闻到谁家饭香就摇着尾巴去找吃的了。不止一位80后村民感慨:“在这里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上海弄堂,很有人情味。”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露营村”近50位常住村民中,有不少是想换个生活环境的80后,还有一些90后夫妻和情侣,以及一些70后资深露营玩家。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据了解,为加强上海市帐篷露营地规范管理,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编制的《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日前发布,对帐篷露营地的场地选址、场地经营、安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一系列要求。《指引》发布后,市民对一些露营点天幕占地大、风绳太长易绊倒孩子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最为关注。

露营村内针对这些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也提供了相应解决措施,大型天幕风绳上的布料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十分醒目。该营地负责人樊晨告诉记者,来这边游玩的有不少都是初次到访的游客,亲子游客尤其多。“考虑到安全因素,营地内的公共天幕的风绳基本都非常醒目。到了晚上,风绳上还会挂亮起的串灯,一眼就能避开。”

周末露营,有人把这当作第二个家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题图来源:孟雨涵 图片编辑:蒋迪雯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孟雨涵 摄影报道      

来源:作者:孟雨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