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作者:秋芒教育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其实都是人际交往的过程。

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是衡量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及家人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人际关系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或人际行为表现。

考虑到每一个人都具有人际关系需要以及人际交往对个体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人际素质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人际素质具有两类定义,第一类定义是基于个体的人际个性品质。

有心理学家从个人品质与人格特质的角度去定义人际素质,认为人际素质是指个体通过人际沟通交往从而能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的的个性特质。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人际素质不是单一的一种人际人格特质,而是合群性、亲仁性、利他性、共情性和友善性这五种人格特质的复合。

另外,考虑到人际交往对个体发展与适应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更倾向于把人际素质视为个体心理健康的一种基本的且必不可少的个人素质。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人际素质包括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和人际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在探讨人际素质的时候侧重于强调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属于第二类定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际素质?

人际素质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知觉他人人际交往需求以及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能力。

人际素质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质量和人际需要的满足程度。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具有人际依恋和社会归属的基本动机需要,因此会产生一种普遍的动力去形成和维持较为持久积极的人际关系。

人际素质有利于促进个体在日常的人际社会交往中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纽带,收获更多的社会支持。

美国心理学家Freud认为,动机来自于性冲动的同时,也以多种方式提及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他把关系归属需要排在动机等级的中间阶层。

也就是说,在食物、安全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前,关系需要不会出现,但它仍优先于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个体需要根据实际的人际关系质量与交往需求的满足程度来不断调整自身在交往情境中的人际表现或人际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人际素质来达到建立稳定人际纽带和社会关系的目的。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纽带对于个体生存、繁殖以及照顾后代都有好处。

当面临一些生存任务时,比如狩猎大型动物或者对食肉的敌人保持防御警惕时,最好通过与他人的人际沟通和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这些似乎增加了与他人在一起的必要性,强调了群体成员的保护价值。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现实生活中,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网络和人际依恋关系的成年人也会在人际支持等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

另外,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也可能是个体倾向于与他人形成人际社会关系的推动力,在资源稀缺的时候群体内可以共享资源,并且在竞争时不至于面临一个人势单力薄的困境。

因此,形成和维持社会关系的倾向能够保护自己和自身资源免受外部威胁。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这种进化选择的结果可能是一系列引导个体进入社会群体、发展自我人际素质和建立持久关系的内部机制。

人际素质差的个体,可能会出现社会关系被剥夺的感觉,倾向于体验情感的痛苦。

而积极稳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这种情感机制通过积极的强化和社会关系剥夺惩罚来促进个体对自我人际素质的培养。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除此之外,人际关系质量也是个体培养人际素质的目标之一。

一段关系中,与长期亲密的人进行社会接触会带来一些满足感和归属感,而这些在与陌生人或新认识的人的互动过程中是无法获得的。

人际素质能够帮助个体建立一段持久的、稳定的更加亲密的人际社会关系。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从归属需要的角度来看,归属感的需要应该激发那些旨在于满足它的目标导向行为,而人际交往行为的建立则需要推动个体对自我人际素质的培养。

人际关系纽带的形成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情感的波动,更确切地说,积极情感倾向于从形成和巩固社会关系纽带中产生,而消极情感应该在关系破裂、受到威胁或者被拒绝时产生。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如果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归属确实是一种基本需求的话,那么由于个人人际素质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失去人际关系归属的反应,就不应仅仅局限于负面情绪这个层面。

而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剥夺造成的压力、心理病理及适应不良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所以,人际素质越高,人际关系越好,个体就越能频繁地与他人进行互动和接触。

在理想情况下这些互动都应该是积极的、愉快的。

最重要的是让人际互动中的个体不受到剥夺、冲突以及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其次才是追求更进一步的自我发展。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当人们意识到存在一种人际关系,其特征是稳定、情感关怀和可预见的未来延续性时。

这会激励他们对人际素质的进一步完善,这种意识的感知对于人际素质和关系归属感的满足是至关重要的,也为人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关系背景。

人际素质不仅是个体自身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这种人际宜人性和关心合作应该是相互的,这样在交往中双方都能有比较满意的感觉体验。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有研究表明,彼此双方都具备高人际素质的共同关心框架所产生的关系与基于自私自利等低人际素质的社会交换关系在性质上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关系归属需要不是单纯的关系需要,而是有亲密关系、充满情感关心和温暖的关系需要。

经常与不支持、冷漠、不尊重的低人际素质者接触,不仅无法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对人际关系归属感的满足没有任何帮助。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相反,如果能够以较高的人际素质和强烈的依恋、亲密与承诺等为特征,在日常的人际互动接触中双方的人际关系归属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人际素质的培养,在个体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满足人际关系归属需要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还会发现,个人信念与心理适应程度也会影响个体的交际水平。

信念是关于人、事件、过程的性质、原因及后果的概念,它们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的一部分,并引导着那些共享这种文化的人的社会化。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可见,信念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与适应进程,同时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和国家背景文化有关。

个体对社会、国家文化的信念体现着自身对社会国家特有的、源于世代相传的共同起源文化的规范、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假设或认同程度。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个体的逆境信念是一个关于逆境的性质、原因和后果的概念,当然,在研究逆境信念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个体所处的不同国家文化背景。

综上所述,本文中关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逆境信念,是指个人对逆境的认知方式,它包括个人对于逆境本身的认识及后续的行为倾向与应对策略。

不管是认知行为主义、个人建构主义,还是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它们的基本主张都有一致的地方,即人们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干扰,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解释所干扰。

逆境信念对个体幸福感和适应等积极心理特质的正向作用。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逆境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积极的逆境信念和消极的逆境信念。

一方面,积极的逆境信念强调逆境的积极价值和人们克服逆境的能力,这种文化信仰基本上是由中国儒家思想形成的,儒家思想强烈地维护了人们的内在力量和美德,如毅力和宽容。

这些信念反映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和“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等谚语中。

另一方面,在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下,迷信和强调命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

因此,消极的逆境信念强调逆境的负面影响,认为人们无法改变逆境。

这种信念的例子包括俗语“好丑命生成”和“人穷志短”等。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关于逆境信念的影响模式,主要作用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自身战胜困境的信心和效能感;二是个体对逆境积极/消极价值的认识。

从第一点来看,如果个体对于战胜逆境充满信心,能为个体带来一系列的积极体验,如自尊、自我效能等,对于个体克服困境从而实现良好的适应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第二点来看,这涉及到个体对逆境的意义建构,如果逆境被视为个人发展的机会,最终对个体本身的发展有利,那么对当前的困境就更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如果逆境被视为上帝的惩罚、报应或轮回,那么个体就很难去接受它。

简言之,相关文化背景下的逆境信念为经历逆境的人们提供了理解自己当下适应事件和发展应对行为的认知基础。

心理适应

适应最早源自进化生物学领域,适应和个人的生存发展关系密切,它可以简单理解为生理或行动上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和生存息息相关。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很少有概念像适应这样既存在问题,但又是如此的重要。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适应它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

作为一个动词,它是指个体在发生改变,从而变得更加地适应环境,这一过程包括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或整个物种在其发展历史上发生系统的变化。

作为名词的适应则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些进化论者将适应定义为任何有助于个体当下的生存和繁衍的属性。

比如学习一种新的技能,或者学习吃一种新的食物,这些如果可以增加你的健康那么就可以视为是一种适应。

大多数进化学家将适应性定义为进化过程中的历史最终产物。

而在心理学领域内探讨适应这一概念则更加关注个体的适应行为和协调过程,比如对光线的明暗适应或人的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一般认为,心理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点:心理适应是一个动态的时间过程;个人内部因素在心理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个体适应外界时,可能会经历一些重组阶段,比如否认、焦虑、愤怒和接受等以某种形式进行“最终调整”,这体现了另外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更多的远端反应是基于经历过更多的近端反应。

另外,心理适应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内在心理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因为心理适应包括一个重建自我的改变进化过程,并以此来适应身体和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或丧失。

心理适应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在个体遭遇和应对新的变化时反复出现的一系列过程。

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达到新的秩序、稳定和适应水平的过程,是一种在个体结构内的自主组织模式,通过调整自身的过程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创造和更新自我。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基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适应即是调节自我来实现与环境的结构耦合。

面对同样的外界变化,有些人可能会有特别明显的不良反应,甚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至平衡状态,而有些人却很快就能适应,体现了心理适应的个体差异,这也提醒我们需要结合特定背景与限制条件来对个体心理适应加以理解。

心理适应的研究目的在于设法了解能提供最佳适应状态的个人技能和内部资源。

Buss等人指出进化心理学其实就是人类的适应主义计划,也就是对于构成人类本性的所有心理适应过程的识别。

虽然识别、探索人类的心理适应机制是一个难题,但是心理学家们在相关理论的启发下得到了一些帮助。

例如包容性适应理论可以引导进化心理学家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家庭来研究个体的心理适应,这有助于人们对心理适应表现方式的理解。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心理学家们关于适应的研究能够对心理适应形成一定的认识,如心理适应可能对个体具有各种积极的作用与功能,能够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等。

进化论者通常认为适应将表现为功能性的行为,许多进化心理学家也认为个体的适应将显示在特定的领域中,具有模块性。

也就是说,适应往往是相对离散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领域范畴和功能所在。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皮亚杰基于发生认识论角度,认为心理适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过程而产生的内在机能,是“同化”和“顺应”的动态过程。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通过同化增加自己已有信息与图式的数量;通过顺应来进行新的认知加工方式,产生新的认知图式。

在两种作用下不断地实现与外部环境达成均衡状态的目的。

当环境再次发生改变时,这种动态过程继续反复地出现,这一系列从平衡、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变化就是心理适应。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心理适应可以为个体认知和智力的发展提供解释,它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实质和根本原因。

心理适应也经常出现在探讨个体心理健康的领域中,在这个视角下心理适应伴随着个体在行为、认知和态度方面的一系列动态过程。

具体表现为调节自我认识、管控自我情绪、调整反应态度和适应行为等,与此相关的各种心理特质和素质与个体的心理适应性息息相关。

心理适应具有以下特点:

心理适应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心理适应旨在追求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

心理适应可以结合同化与顺应进行解释。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对心理适应的理解。

但是从系统层面来看的话,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心理适应的前提是外部环境或身心的变化。

如果没有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

正是由于个体所处的自然、心理和社会环境时时刻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适应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现实意义,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适应问题,也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这样看来,适应其实是每个个体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阶段性发展任务,不同的心理适应水平会导致个体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其次,基于平衡论的观点,心理适应旨在追求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状态,平衡是心理适应的直接目标和主要任务。

但是,平衡具有相对性、阶段性,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全程的。

矛盾的存在是个体和事物发展的动力,倘若只是为了维持平衡,而忽略了不平衡引起的矛盾对个体发展的动力作用,则会阻碍了个体的发展。

可见,平衡是心理适应的直接目标,而个体发展才是心理适应的最终目的。

最后,同化与顺应并不能完全解释心理适应。

同化体现的是“量”的变化,是个体将外部刺激纳入到自身已有图式的过程;顺应则体现的是“质”的变化,是个体对自身的调整建立崭新图式来适应新的客体变化的过程。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可见,同化与顺应都是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和调节过程。

在此应强调指出,同化与顺应作为调节过程主要受到主体的自我意识支配,并且是借助自我调节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

人类最值得称赞的品质之一就是不管面临怎样的挫折或者适应问题都能够重新得到调整和恢复。

个体在面临适应压力时,主要通过三方面的内容来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

首先是寻找适应事件的意义。

因为对适应事件的意义探索涉及到个体对当前环境变化和适应危机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的理解。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其中一种解释意义的方式是通过因果归因。

在发生一些挫折事件后,人们会做出归因,从而来帮助他们理解、预测和控制所面临的环境。

通过理解适应事件的原因,人们也可以开始理解事件的意义和它对个人生活的象征。

当个人从适应过程中理解到积极意义时,它就会倾向于表现出更加良好的心理调整能力和心理适应性。

因此,外部环境和个人身心的变化挑战也被认为是一种催化剂,能够促使个体通过转变和完善自我来沿着更有意义的路线去重构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其次是获得掌控感。

当个体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潜力,只要通过不断调整与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成功克服适应难题。

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错觉”,来提升自我在适应过程中的掌控感,进而对适应过程有所帮助。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种错觉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当它与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时,基于错觉的认知信念很容易被否定。

当这种错觉受到挑战或者被摧毁时,会发生什么呢?

这在社会认知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心理控制方面。

虽然心理控制存在很多好处,但越来越多人怀疑,当控制的努力被施加在一个存在控制的环境中,控制的努力会不会导致更差或者不成功的调整,但只要掌控感不被破坏,那它对心理适应仍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人际素质的人,能平衡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最后是自尊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因为许多适应压力事件往往会降低个体的自尊心,当没有办法找到让自己再次感觉良好的方法时,可以通过提高自我的认知评价和自尊水平来帮助自我获得良好的适应结果。

综上所述,认知适应理论是在个体面临适应事件时,在认知适应方面做出努力,从而使自己恢复或者超越之前的心理功能水平。

这种适应性发生的过程包括寻找意义、努力获得掌控感和试图提升自我。

意义是通过寻找经验的因果解释和重建适应意义的认知过程来实现的;掌控包括通过相信自己拥有控制权以及对适应相关事件施加行为控制来获得对适应事件的控制权的努力。

自我提升是通过解释从经验中获得的自尊水平和自我积极认知来实现。

当面临严重的事件挑战和损失时,对于事件意义的建构和探寻可能会起着最为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