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作者:寻史微鉴

1954年9月29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国庆大典之际,以赫鲁晓夫同志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来到大陆进行访问。赫鲁晓夫是苏共中央委员第一书记,也是斯大林同志的接班人。同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又处在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所以对于赫鲁晓夫同志此次来访,大陆领导人也非常重视。可在会谈期间,赫鲁晓夫却提出了一个让大陆领导人始料未及的要求。

“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缺少劳动力,希望中国派遣100 万工人前往苏联参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赫鲁晓夫

这句话如果放到今天,很多人会一笑了之,毕竟被“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儿”已经成为了梗儿。但实际上,去西伯利亚劳动是一件苦差事。苏联时期的西伯利亚地广人稀,环境恶劣, 一月平均气温可达零下25 °C,所以一度被当做流放犯人的地方。而另一方面,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该地区一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基地、最大的能源基地和木材加工基地。在二战时期,西伯利亚源源不断地为苏军提供工业和军事补给,可以说西伯利亚曾承载了整个苏联的荣光。那么如此重要的地点,赫鲁晓夫为何会提议让中国工人过去呢?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寒冷的西伯利亚曾是苏联天然的战俘营

首先是人口问题。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领口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24022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北美洲。人口仅两亿多,且大部分都在欧洲。再加上在二战中的伤亡人数超过2500多万,又都是青壮年,苏联当时的人口密度低得可怜。所以能去西伯利亚这种条件恶劣地区搞开发的工人少之又少。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由于人口不多,苏联的女人也得进入工厂工作

再一个,当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中苏关系还比较亲密。不同于斯大林时期更注重发展双边兄弟国关系,赫鲁晓夫展示了更加诚恳的态度,鼓励苏联从官方到民间,广泛的和中国进行交流与合作。甚至还亲自率团访问中国,要知道在斯大林时期,都是大陆主动去访问苏联,伟人也曾说过:“第一次与赫鲁晓夫同志见面,就很谈得来。”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在席间,赫鲁晓夫和伟人畅谈甚欢,在聊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赫鲁晓夫问了句:“为何不早日进攻上海呢?伟人回答:上海有600多万人口,如果占领就得给这些人准备吃的。这话让赫鲁晓夫瞬间来了灵感。1954年,中国的人口已超过6个亿,经历过硝烟和炮火的洗礼,百废待兴,急需发展经济,不然这六亿人的吃饭和工作都成了问题。苏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缺少劳动力,如果以此进行合作,不是可以实现互惠共赢么?基于这样的想法,赫鲁晓夫同志正式提出了“希望中国派遣100万工人参与西伯利亚开发”的诉求。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赫鲁晓夫同志的这个提议是一个临时的想法,甚至没有和苏共的主席团商量一下。他认为,这是基于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提出的,对两国都有好处。然而伟人沉默了许久,说出了一段话:

“赫鲁晓夫同志,你知道,多少年以来,很多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发达国家,是贫穷落后的同义语。中国人口过剩,失业普遍,饿殍遍野,因而是一个很好的廉价劳动力来源。但是你知道,我们中国人认为这种看法是很侮辱人的。”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寒冷的西伯利亚

听完这话,刚刚还得意洋洋的赫鲁晓夫一时间很不是滋味,没想到与中方领导人第一次见面就闹得这么不愉快。其实伟人这么说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也正需要劳动力组织生产建设。另一方面,美国的太平洋铁路,西伯利亚的铁路,都浸透了华工的心血,尤其是西伯利亚铁路,吃苦耐劳的中国工人夜以继日地劳作,却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薪水,还要和恶劣的天气作斗争,可谓是一寸路基一寸白骨。如今新中国成立了,伟人也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被拒绝的赫鲁晓夫可没想到这些,他只是知道自己提出的一个看似符合两国利益的提议被婉拒了。这次的会议草草结束了,更让他郁闷的事还在后头。一同参加会议的苏联第一副主席米高扬也不赞同赫鲁晓夫的想法。米高扬认为,第一:西伯利亚即便现在不开发,将来也可以作为充分的能源储备,这是苏联的优势,不急于一时。第二:中国人是黄种人,米高扬还秉持着 斯拉夫人至上的优越感,他认为100多万黄种人突然涌现在西伯利亚,当地的白种人可能无法忍受。第三:经历过二战,苏联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会有很多单身的青壮男劳动力娶走苏联姑娘,并有了混血儿后代,长此以往,苏联的痕迹便会消失,西伯利亚会慢慢“中国化”,整个西伯利亚都会变成黄色。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米高扬

听了米高扬的陈述,赫鲁晓夫开始后悔冲动提出的想法了。米高扬趁热打铁补充道“既然(对方)并没有同意我们的要求,就别再想这个事儿了,顺水推舟,下次会谈我们就完全同意对方的想法。米高扬的话深深地烙在了赫鲁晓夫的脑海里。在赫鲁晓夫后来的回忆录中就有这样的话:

“他们想渗入并接管西伯利亚的经济。他们想确保在西伯利亚定居的中国人多过住在那里的俄罗斯人和其他苏联人。简言之,他们要把西伯利亚变成中国人的而不是俄国人的。”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赫鲁晓夫参观了中国的很多地方,包括华东、华南的各大城市,还坐火车游历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上海。一路走来,赫鲁晓夫心情不错,但绝口不提”100万劳动力输送西伯利亚“的事儿,与伟人的相处也非常愉快。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刚回到住地,伟人就带给赫鲁晓夫一个口信,郑重的表示:中国决定从大局出发,接受苏方的建议,帮忙搞建设,输送100万劳动力去西伯利亚。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西伯利亚的开荒工人

赫鲁晓夫此时傻眼了,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但这个想法是自己先提出来的,而且提了不止一次,中方早前多次婉拒,如今同意了这个要求,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赫鲁晓夫不想毫无诚信公开食言,就吩咐手下的官员想想办法。最终,犹豫再三的赫鲁晓夫告诉伟人:

“一下子来100万中国劳工还不能派上用场,后勤工作也跟不上,我们先接受20万人。”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最终大陆领导人同意了赫鲁晓夫的提议,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签订了协议。协议中规定中国工人和苏联工人的薪资待遇要一致。在苏联工作3 年期满后,回国时每人可将1000 卢布以内的工资汇回中国等等。但毕竟这是赫鲁晓夫的权宜之策,20万也是相当庞大的数字。到了1955年4月,赫鲁晓夫找准机会委婉地提出:希望延迟中国工人去西伯利亚务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难免有些尴尬,中方还不太了解苏联的真正意图,赫鲁晓夫也不好把话说绝,最终,大陆领导人建议:先派遣1000到苏联去学习经验,为后来的工人入苏做准备。赫鲁晓夫这回同意了。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苏联工人正在接受培训

1955年的夏天,1000工人和三名管理人员从中国河北保定出发,踏上了开往苏联的旅程。这些工人分别会被派送到吉达联合企业、伊尔库茨克东方重工业建筑托拉斯和莫洛托夫建筑管理局。虽然一开始工人们都有一种不安的情绪,但到了目的地时,热闹的欢迎大会,热情的苏联人让这些工人放松了心情。

此外苏联也非常重视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干净整洁的四人间和六人间,每个人还配备了收音机,下工时间还可以阅读《工人日报》、《中苏友好报》等报刊。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西伯利亚的工人

休息了几天后,这批工人开始着手粉刷工、挖土公等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中国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得到了苏联人的认可。中国人的勤劳也吸引了苏联女工,甚至有苏联女工悄悄的记下喜欢的中国工人的号码,成为成为一桩美谈。只是后来,中苏关系发生了变化,双方的各项工作停止,派遣工人的事儿,也不了了之。

1954年,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派100万人到西伯利亚,为何最终夭折?

苏联女工

其实赫鲁晓夫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是好的,中苏50年代的蜜月期(1954—1958)也是从赫鲁晓夫为大陆提供大规模援助开始的。在一开始被伟人婉拒后,赫鲁晓夫曾表示:

“我们当然不想给你们制造困难,我们当然不坚持我们的建议。如果你们觉得这个建议会损害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那就当我们没提过,请你不要放在心上。我们用自己的工人也行。”

覆水难收,在听完米高扬的建议后,赫鲁晓夫又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坚持自己的建议,便把“向西伯利亚输送100万劳动力”变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

继续阅读